集體沉默症候群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你們什麼時候開始學會集體裝瞎的?

也許是小時候,班上有同學被霸凌,你們都看見了,但沒人敢說話。

也許是長大後,公司裡有人被不公平對待,你們都知道,但沒人敢出聲。

你們學會了一個生存技巧:只要大家都不說話,問題就不存在。

辦公室裡,主管明顯偏心某個員工,所有人都看在眼裡。

但會議上沒人提起,茶水間裡只敢小聲抱怨,正式場合全都裝作沒看見。

你們告訴自己:「反正說了也沒用」、「不關我的事」、「別人都沒說話,我幹嘛當出頭鳥」。

朋友聚會時,有人說了明顯不對的話,其他人都覺得不舒服。

但大家只是交換眼神,沒人當場反駁,事後才在小群組裡討論。

你們以為這叫和諧,這叫避免衝突,這叫識時務。

家族群組裡,長輩轉發明顯是假消息的文章。

你們都知道是錯的,但沒人糾正,因為「算了,不要讓老人家不開心」。

於是假消息繼續傳播,錯誤的觀念繼續擴散。

你們用沉默投票,投給了錯誤的一方。

當不公平的事情發生時,你們都在等別人先開口。

當錯誤的決定要被執行時,你們都在等別人先反對。

當有人需要幫助時,你們都在等別人先伸手。

結果就是,沒有人開口,沒有人反對,沒有人伸手。

你們以為自己很聰明,知道什麼時候該閉嘴。

你們以為自己很安全,沒有樹敵,沒有得罪人。

但你們沒想過,沉默也是一種選擇。

你們的不作為,其實就是在支持那些不對的事情繼續發生。

你們的集體失聲,讓那些做錯事的人覺得自己沒有錯。

當事情終於爆發,當問題終於無法掩蓋,當後果終於降臨時。

你們會發現,沒有一個人是無辜的。

每一個選擇沉默的人,都是幫兇。

每一個裝作沒看見的人,都有責任。

你們用集體的沉默,換來了集體的懲罰。

你們以為明哲保身,結果誰都保不了。

因為在這個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壞人做壞事,而是好人什麼都不做。

當你們選擇集體沉默的那一刻,你們就已經不再是好人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偷得浮生半日閒
5會員
27內容數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偷得浮生半日閒的其他內容
2025/08/19
你是什麼時候開始覺得自己不重要的? 也許是那次考試沒考好,爸爸說「你看人家隔壁小孩」。 也許是那次表白被拒絕,對方說「我們還是當朋友吧」。 也許是那次工作失誤,同事在背後議論「她就是能力不行」。 從那之後,你開始相信一件事:我確實不夠好。 你開始把自己放在最後面。
2025/08/19
你是什麼時候開始覺得自己不重要的? 也許是那次考試沒考好,爸爸說「你看人家隔壁小孩」。 也許是那次表白被拒絕,對方說「我們還是當朋友吧」。 也許是那次工作失誤,同事在背後議論「她就是能力不行」。 從那之後,你開始相信一件事:我確實不夠好。 你開始把自己放在最後面。
2025/08/19
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不敢說「不」的? 也許是小時候,老師說「乖孩子要幫助同學」,於是你把作業借給別人抄。 也許是長大後,朋友說「你人這麼好,一定會幫我的對吧」,於是你咬牙答應了。 你發現,當一個好人真的很容易得到讚美。 「你真是太好了」、「還是你最可靠」、「有你真好」。
2025/08/19
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不敢說「不」的? 也許是小時候,老師說「乖孩子要幫助同學」,於是你把作業借給別人抄。 也許是長大後,朋友說「你人這麼好,一定會幫我的對吧」,於是你咬牙答應了。 你發現,當一個好人真的很容易得到讚美。 「你真是太好了」、「還是你最可靠」、「有你真好」。
2025/08/19
你什麼時候開始學會看人說話的? 也許是小時候,媽媽對鄰居說「我家孩子很乖很聽話」時,你發現原來你必須是乖的。 也許是上學後,你發現在老師面前要認真,在同學面前要有趣,在父母面前要懂事。 你開始收集面具。 在公司,你戴上專業的面具,說著標準的客套話,笑得恰到好處。
2025/08/19
你什麼時候開始學會看人說話的? 也許是小時候,媽媽對鄰居說「我家孩子很乖很聽話」時,你發現原來你必須是乖的。 也許是上學後,你發現在老師面前要認真,在同學面前要有趣,在父母面前要懂事。 你開始收集面具。 在公司,你戴上專業的面具,說著標準的客套話,笑得恰到好處。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A乖乖地,不多話,也不太會主動跟別人說話,老師上課總是專心聽,就算隔壁同學嬉鬧聲已過大,還是繼續「表面上」專心聽課。聯想到剛進入團體生活(當年的幼稚園)的我,就是如此,不敢表達自己,不敢上課亂動,跟不敢跟同學一起嬉鬧,其實內心早已跟他們一起玩樂去了。
Thumbnail
A乖乖地,不多話,也不太會主動跟別人說話,老師上課總是專心聽,就算隔壁同學嬉鬧聲已過大,還是繼續「表面上」專心聽課。聯想到剛進入團體生活(當年的幼稚園)的我,就是如此,不敢表達自己,不敢上課亂動,跟不敢跟同學一起嬉鬧,其實內心早已跟他們一起玩樂去了。
Thumbnail
此堂課介紹了幫助孩子認識和理解表情、聲音和情感的重要性,並提供了一些方法來增強孩子的情感認知和社交能力。
Thumbnail
此堂課介紹了幫助孩子認識和理解表情、聲音和情感的重要性,並提供了一些方法來增強孩子的情感認知和社交能力。
Thumbnail
在家裡明明就很「搞威」,而且說不定還很吵,怎麼在外面就「沈默是金」,而且越鼓勵還越退縮?其實可以用社交焦慮的觀點來理解孩子唷
Thumbnail
在家裡明明就很「搞威」,而且說不定還很吵,怎麼在外面就「沈默是金」,而且越鼓勵還越退縮?其實可以用社交焦慮的觀點來理解孩子唷
Thumbnail
如果課堂上來了一個奇裝異服的轉學生,或是職場上來了一個明顯氣場與公司氛圍不同的人,你會以什麼眼光看待呢? 相信一開始大家都會感到好奇,但也有人會心中警鈴大響而展開排拒的行動,其實都是基於心中對於未知的恐懼使然,雖然看似是正當的防衛,但有沒有可能是我們的偏見誤解了對方呢? 《我們一起》
Thumbnail
如果課堂上來了一個奇裝異服的轉學生,或是職場上來了一個明顯氣場與公司氛圍不同的人,你會以什麼眼光看待呢? 相信一開始大家都會感到好奇,但也有人會心中警鈴大響而展開排拒的行動,其實都是基於心中對於未知的恐懼使然,雖然看似是正當的防衛,但有沒有可能是我們的偏見誤解了對方呢? 《我們一起》
Thumbnail
(剛剛認真地閱讀了一下前面寫的那一篇文章,發現自己根本沒寫多少篇幅就撐不下去了。我的腦海中一直不停出現他們當時的臉孔,令我感到窒息,甚至一度強迫自己不要呼吸。) 現在理智回來了,我想逼迫自己繼續寫下去。 本來四個人的小團體在當時就挺吃虧的,因為老師們常常喜歡分為「三個人一組」,因此我早就擔心
Thumbnail
(剛剛認真地閱讀了一下前面寫的那一篇文章,發現自己根本沒寫多少篇幅就撐不下去了。我的腦海中一直不停出現他們當時的臉孔,令我感到窒息,甚至一度強迫自己不要呼吸。) 現在理智回來了,我想逼迫自己繼續寫下去。 本來四個人的小團體在當時就挺吃虧的,因為老師們常常喜歡分為「三個人一組」,因此我早就擔心
Thumbnail
文章描述了當人們開始年老,家庭生活忙碌,朋友關係漸行漸遠時,如何學會獨處,尋找內心的平靜和自我驗證。這是一個關於內心安寧和自我成長的故事。
Thumbnail
文章描述了當人們開始年老,家庭生活忙碌,朋友關係漸行漸遠時,如何學會獨處,尋找內心的平靜和自我驗證。這是一個關於內心安寧和自我成長的故事。
Thumbnail
現在的人都有病。 不知怎麼的,因為大家用心交陪的習慣變了,現在都用滑手機交陪,所以沒什麼交集,所以沒什麼情感,就像機器人般的生活著,毫無感情,甚至可以是冷血。 小朋友,哭鬧,正常,大人都會發瘋了,憑什麼小孩不能耍脾氣? 於是,你動了殺機。 這種事層出不窮,一個看起來正常的人,居然可以
Thumbnail
現在的人都有病。 不知怎麼的,因為大家用心交陪的習慣變了,現在都用滑手機交陪,所以沒什麼交集,所以沒什麼情感,就像機器人般的生活著,毫無感情,甚至可以是冷血。 小朋友,哭鬧,正常,大人都會發瘋了,憑什麼小孩不能耍脾氣? 於是,你動了殺機。 這種事層出不窮,一個看起來正常的人,居然可以
Thumbnail
在幼兒園歷經“巴掌事件”後,本來就習慣一個人(長女關係)的我更加安靜。潛意識覺得這個是保護自己的好方法。說少錯少,不說應該就不會有錯。以為離開幼兒園的舊有環境後會得到嶄新生活圈子,從此快樂生活的我,在升上小學發現自己不被同性待見,還要被誤會還是污衊後的我開始覺得這個世界沒有想像中美好,甚至很討厭。
Thumbnail
在幼兒園歷經“巴掌事件”後,本來就習慣一個人(長女關係)的我更加安靜。潛意識覺得這個是保護自己的好方法。說少錯少,不說應該就不會有錯。以為離開幼兒園的舊有環境後會得到嶄新生活圈子,從此快樂生活的我,在升上小學發現自己不被同性待見,還要被誤會還是污衊後的我開始覺得這個世界沒有想像中美好,甚至很討厭。
Thumbnail
在教育現場遇到越來越多的孩子很容易脫口而出的一句話是「這樣好麻煩哦」!或者為了避免自己認定的麻煩,乾脆很多事情都不做或者將就一下就好。我一直很好奇這樣的狀態是怎麼形成的?經過多年的觀察,和身為成人的我們絕對息息相關!
Thumbnail
在教育現場遇到越來越多的孩子很容易脫口而出的一句話是「這樣好麻煩哦」!或者為了避免自己認定的麻煩,乾脆很多事情都不做或者將就一下就好。我一直很好奇這樣的狀態是怎麼形成的?經過多年的觀察,和身為成人的我們絕對息息相關!
Thumbnail
沉默的孩子總是特別使我感到好奇,心裡冒出好多問題想問,卻不是那麼容易說出口。
Thumbnail
沉默的孩子總是特別使我感到好奇,心裡冒出好多問題想問,卻不是那麼容易說出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