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這樣斷斷續續花了兩三個禮拜才把《吃佛》讀完,以往這樣的閱讀方式總是要先複習前驗才能逐漸進入狀況,在這本書,不管我從什麼地方讀起,卻沒有這樣的問題。不論是這本或是探討北韓的《我們最幸福》,Barbara的文筆就宛如一顆明晰的鏡頭,沒有矯情的情緒參雜其中,以報導文學來說,做足了本分是提供我一個輕易進入西藏獨立這巨大議題的便利途徑。
本作的主軸從阿壩(Ngaba)這個在無法精準翻譯地名的城市,開始延伸西藏從何而生,又正面臨怎樣的慢性消亡。當中提及諸多生長於此的人民,他們身份有公主、有護衛王族的軍人後代、有對藏族文化不感興趣的少女、有只想生存而加入中國表藝團體的青年⋯⋯他們共同經歷過自身文化、歷史被軍事性有機化地抹除,逐漸失去自己的語言、禁止推崇精神領袖、限制取得對應於漢人的生活資源。那多是憤慨,內心懷著反抗的炎火,為遵循達賴喇嘛的非暴力精神,火轉嫁到了自身。
比較深刻的部分是,有一章節描寫了之所以選擇自焚,那是為了對抗中國刻意營造的歡樂大場面。政府可以鋪張舉辦一場又一場虛假的宴會,用舞蹈與音樂掩蓋五光十色照不到的不公義,欺騙外人、虛晃年輕或在政治態度上避而不談的藏人或許有用,但是自焚的肉身無預警出現在日常街道時,圍觀的群眾、被偷攝的影片散播網上時,那些虛構就會不攻自破。但是Barbara也在引用其他資料時談到,自焚帶來的隱憂包含了眾自殺方式中最有優越感。火會讓一切看起來很可怕。(p.282)我總會在想像的過程將火吻自身的畫面與獵奇畫上等號,畢竟那樣的罕見同時也是視覺上的強大刺激,也得因此才能與西藏議題強力結連。
正因為Barbara書寫的對象是整個居住在阿壩的人,自然也有不想要反抗、選擇低調,或者理所當然接受去藏化教育的民眾。當中的青少女德欽就對藏族、獨立這些議題不感興趣。她樂於接受漢人的教育,看歌頌中國的電影,自願放棄學習母語。德欽的作為其實並不可惡,那既視感就很像現在的台灣社會試著讓更多人意識到使用台語(我的母語)人口正在銳減,可是就連我也對學習台語感到很無力,那並非出自我不愛我的家鄉,或是我的文化。同時間,最近正在錄製必須使用台語對談的podcast時,覺得將腦袋所想用很笨拙的方式表達出來就好像重新在摸索自己是誰的這段過程十分未知。無法一概而論那是愚笨,或是很有趣的過程。只覺得自己正在重建與這片土地過去的連結,它必須投入遠比政策規劃高談闊論的理念中數不盡的努力,才能夠真正累積點什麼東西出來。而那,比起西藏的情況,起碼我是身處在相對和平許多的環境中。
我在讀的時候,所產生一些更個人的感受是關乎達賴喇嘛的部分:
對於達賴喇嘛,更早的記憶是建立於母親對他的崇敬。那時對他的印象皆源自家裡堆積的書中,任何談及達賴喇嘛是多麼偉大的精神領導。之後,關於他的既定印象我也僅止於此。正如文章前述所言,如果沒有《吃佛》我確實沒有機會去縱覽整個西藏的發展概況,以及之於藏人達賴喇嘛是多麼重要的存在。達賴喇嘛肯定中國的進步,但他亦相信藏人不需要會了謀取進步而犧牲宗教及個人意識。即便至於馬斯洛的需求序位之前,一但人有選擇的情況下,中共一如往常小瞧了他們想要克破的民族從來都不是那麼好操控(這句話是我說的)。
經由《吃佛》說明我因而去翻閱達賴喇嘛的自傳《我的土地,我的人民》,當中提到,西藏的教政和一特質以及業果法則的概念,近乎融入了藏人的人生價值觀中。他們相信就算這世過得貧困,都可以因為努力以及行善在來世時獲得善報;即便貧困,也無需嫉妒是因為他們亦相信富裕者是因為上輩子努力行善,理所當然在這輩子獲得福報。整體來說,「善行」是維持整個價值觀運作的核心動力。故也可以說明為什麼達賴喇嘛從頭到尾主張非暴力理念,促使抗議藏人選擇以自焚向世間宣告。我想,那是不是也可以說因為無法再對這些人行善,必然必須以能幫助自身群體效用最大化的方式去讓世界看到西藏的呼喊,也是一種鞏固藏人民族性的表徵。
藏人因為沒有明確的戶口制,自然也沒有戶長制,女性也可以一妻多夫。另一個讀起來很舒適的部分是,Barbara也寫了諸多身份的藏族女性,他們當中有末代公主,瘸腳但是可以持家的單親媽媽,獨立扶養姪女的女性。這些面向可能不是特意,閱讀時我也沒特別留意,是直到在回想並書寫時,我才發現書中的這個面向亦是我閱讀過程非常享受的部分。
對於本作的情感無論怎麼咀嚼,我認為還是那句:不管我從什麼時候接續著讀,一直到我讀到最後一個字,《吃佛》的精彩程度真的不在話下。有受訪者最後為了西藏必須和家庭長時間分離,也有受訪者的至親在暴動事件中中彈身亡,他們都是某種形式下平行宇宙的我們,面對著一樣的威脅,真的不用以爲那是報導、是很遙不可及的事。開這個閱讀帳號的意義就是存在於此,作為平台我只不過是想把我很介意的議題推廣出去。我當然不是專家,作為平凡讀者如果能做到一點口耳相傳,讓更多人知道有這麼一本值得你花時間讀的書,那南聲存在就非常值得。
好久沒遇到那種不管是誰都想推薦的書了,真的好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