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島國觀察室
前言
這次在 X 平台的交流,與過往大多數只剩謾罵與攻擊的互動不同。意外地,我遇到了一位願意靜下來「談」的網友。雖然我們的立場與觀點依舊存在差異,但理性的對話,讓我看到另一種可能。
一、預設立場的侷限
我在最初的發言中,使用了「共匪」這樣的詞彙。這樣的語言,本質上是一種立場預設,很容易讓對方立刻進入防禦狀態,甚至忽略了真正要討論的核心議題。
經過這次經驗,我意識到:過於極端的字眼,往往阻斷了理解的空間。如果目的是「交流」,那麼辯證遠比罵贏更重要。
二、理性溝通的可貴
這位網友並沒有選擇情緒化回應,而是承認「中共有錯誤、有曲折」,同時表達對和平的盼望。雖然這些觀點依舊帶有體制內的框架,但至少能在討論中釐清彼此的思維。
對我而言,這是一個難得的經驗:在高度對立的語境中,仍然有人願意試著用理性來面對差異。
三、辯證的力量
我始終相信,討論的目的不是要「踩贏對方」,而是藉由辯證,找出更接近真相的部分。當我願意放下立場語言,專注於理性分析,對話就有了延續的可能。
這次的經驗提醒我:辯證能打開理解的大門,而預設立場只會製造更多隔閡。


四、結語
雖然我們之間的歧見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消弭,但光是能夠展開一場理性的交流,就已經是一種收穫。
在充滿對立與仇恨言語的環境中,能夠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尊重,或許才是真正邁向和平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