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計劃全攻略|EP12:評審委員與承辦的不同角色 — 為什麼要同時兼顧?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很多人寫計劃書時,心中只想著「如何打動評審委員」。

但在政府計劃的生態裡,真正影響專案成敗的,還有另一個角色:承辦人員

  • 一個是「一次性把關」,決定計劃能不能過;
  • 一個是「長期陪跑」,決定計劃能不能成。

如果只討好其中一方,就可能導致:

  • 過審卻難執行:文件很華麗,但執行不落地。
  • 執行順利卻過不了審:規劃務實,但缺乏政策亮點與創新語言。

因此,有經驗的團隊一定知道:「過」要靠委員,「成」要靠承辦

評審委員:決定能不能「過」

  • 角色定位:一次性審查,決定是否核准。
  • 核心任務:依據投標文件、簡報,給予分數。
  • 關注重點
    1. 計劃是否符合政策方向?
    2. 是否具創新性與差異化?
    3. 是否能產生產業/社會效益?
    4. 團隊有沒有執行能力?
  • 典型提問
    • 「這和政策目標的關聯是什麼?」
    • 「為什麼要選你們,而不是別人?」
    • 「效益如何被驗證?」

應對策略:在計劃書中強調政策呼應、差異化、效益量化,用故事 + 數據讓委員一眼看懂。

承辦人員:決定能不能「成」

  • 角色定位:長期負責專案落地與驗收,甲方內部溝通的關鍵窗口。
  • 核心任務:確保專案如期如質完成,並能對上級交代。
  • 關注重點
    1. 計劃是否可執行、可驗收?
    2. 成果是否能即時佐證?
    3. 預算、人力、時程是否合理?
    4. 過程是否能即時調整、降低風險?
  • 典型提問
    • 「KPI 怎麼驗收?」
    • 「如果需求變更,你們能調整嗎?」
    • 「承辦要怎麼對長官報告?」

應對策略:在文件與簡報中展示里程碑、驗收方式、風險應對機制,讓承辦有安全感。

不同案子的委員參與模式

在實務上,不是所有計劃都由同一批委員從頭到尾參與。常見有兩種模式:

同一批委員全程參與

  • 從提案、期中到期末,都是同一組委員。- 前後一致性高,能追蹤專案脈絡。
  • 委員記得前期承諾,若成果差距大,會被嚴格追問。- 期末若無法兌現,扣分更重。
  • 在期中就要「兌現承諾」並呈現進度證據。- 有需求變更要清楚交代合理性(政策轉向、外部環境)。

不同批委員分階段參與

  • 提案、期中、期末各由不同批委員審查。- 每批只看到部分階段。
  • 評分標準可能不同。- 期末委員不熟前因後果,容易斷章取義。
  • 文件中強化「專案脈絡」與「前後銜接」。- 簡報時主動交代「這個專案從何而來,要到哪裡去」。
委員參與模式 × 特點 × 挑戰 × 策略

委員參與模式 × 特點 × 挑戰 × 策略

三合一策略:讓委員與承辦都點頭

1.政策對齊(打動委員)

  • 明確呼應政策文件與產業趨勢。
  • 用數據與案例展現價值。

2.執行可行(安住承辦)

  • 清楚列出里程碑、驗收指標、風險控管。
  • 提前設計「需求變更管理」機制。

3.語言轉譯(兩邊都聽得懂)

  • 面對委員:用政策與效益的語言。
  • 面對承辦:用操作、驗收、風險管理的語言。

小結

  • 評審委員:一次性審查,決定能不能「過」。
  • 承辦人員:長期執行,決定能不能「成」。
  • 委員參與模式:有些全程參與、嚴格檢視承諾;有些分階段參與,需要快速銜接脈絡。

一份真正成熟的計劃書,必須同時滿足兩種角色與不同參與模式的需求:

既要打動委員,拿到高分;也要讓承辦安心,順利結案。

「計劃書不是一次性的門票,而是一場分段考;能不能從頭到尾拿高分,關鍵在於如何同時管理承諾與脈絡。」


📌 下一篇預告

我會談 「評選會現場的互動 — 如何在簡報 15 分鐘裡抓住評審注意力?」,延續委員視角,聚焦簡報表現的技巧。

#政府計劃 #專案管理 #評審委員 #承辦人員 #計劃書策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愛蜜莉的人生演算法
73會員
154內容數
我是愛蜜莉,20 年橫跨市場研究、策略與品牌行銷,目前是顧問、講師。在這裡,我用文字記錄思考、感受與實踐——從職場到人生,從轉型到覺察。如果你正在路上,想讓自己更清楚、更自在、也更貼近理想的樣子,歡迎走進這場「人生演算法」。
2025/09/04
政府計劃執行容易遭遇方向跑偏、佐證不足等問題,本文從專案管理角度,提出「承辦安心四力模型」,包含需求力、控險力、預期力、信任力,並提供建立早期預警指標、風險管理、需求變更管理等實務方法,協助團隊順利完成政府計劃。
Thumbnail
2025/09/04
政府計劃執行容易遭遇方向跑偏、佐證不足等問題,本文從專案管理角度,提出「承辦安心四力模型」,包含需求力、控險力、預期力、信任力,並提供建立早期預警指標、風險管理、需求變更管理等實務方法,協助團隊順利完成政府計劃。
Thumbnail
2025/09/03
參加標案評選,委員類型多元,評審角度各有不同。本文剖析技術派、政策派、實務/產業派、跨領域・實戰派、學術派五大委員類型,分析其思維重點與常見提問,並提供相對應的應對策略,助您撰寫一份讓所有委員都滿意的計劃書。
Thumbnail
2025/09/03
參加標案評選,委員類型多元,評審角度各有不同。本文剖析技術派、政策派、實務/產業派、跨領域・實戰派、學術派五大委員類型,分析其思維重點與常見提問,並提供相對應的應對策略,助您撰寫一份讓所有委員都滿意的計劃書。
Thumbnail
2025/09/02
如何撰寫一份兼具理性與感性的計劃書?本文從評審委員的常見疑問出發,提出數據佐證與故事鋪陳的策略,並提供三個常見應用場景範例,協助讀者提升計劃書說服力,提高通過審查的機率。
Thumbnail
2025/09/02
如何撰寫一份兼具理性與感性的計劃書?本文從評審委員的常見疑問出發,提出數據佐證與故事鋪陳的策略,並提供三個常見應用場景範例,協助讀者提升計劃書說服力,提高通過審查的機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僅代表個人立場,抒發與分享工作相關的點點滴滴。
Thumbnail
僅代表個人立場,抒發與分享工作相關的點點滴滴。
Thumbnail
公民團體/NGO以倡議議題為核心,採用不同方式在社會各階層努力擴張影響力,常需要與相關夥伴團體合縱連橫,但同時也須在競爭激烈的權力競技場中,找到存續下去的運作模式。作為一個曾擔任組織結盟20週年大活動的主責,分享一點學習與看見。
Thumbnail
公民團體/NGO以倡議議題為核心,採用不同方式在社會各階層努力擴張影響力,常需要與相關夥伴團體合縱連橫,但同時也須在競爭激烈的權力競技場中,找到存續下去的運作模式。作為一個曾擔任組織結盟20週年大活動的主責,分享一點學習與看見。
Thumbnail
1.審題:基本上,這是個"雙核心"題目,就是做事也重要,但是做人更重要。可是,如果往"做事比做人重要"或是"做人比做事重要",這樣就會流於偏題。 我的寫法,重在"層次"。先有"做事"的層次,才有"做人"的層次,但是最終,要"超越"做事與做人的層次,處世圓滿,才是人...
Thumbnail
1.審題:基本上,這是個"雙核心"題目,就是做事也重要,但是做人更重要。可是,如果往"做事比做人重要"或是"做人比做事重要",這樣就會流於偏題。 我的寫法,重在"層次"。先有"做事"的層次,才有"做人"的層次,但是最終,要"超越"做事與做人的層次,處世圓滿,才是人...
Thumbnail
為活動安排適合的工作分組,不僅可以幫助活動流暢,往更遠一點看,能幫助大家提升其專業分工上能力,例如一開始只能當一位接待員,但經驗累積後,主管就可以放手給其承擔各大領導角色。這樣的思維可能顛覆傳統職場上對下關係,但對一個組織長遠發展跟經驗傳承是好的。本文以一場200人研討會規格,試著列出所需人力分組。
Thumbnail
為活動安排適合的工作分組,不僅可以幫助活動流暢,往更遠一點看,能幫助大家提升其專業分工上能力,例如一開始只能當一位接待員,但經驗累積後,主管就可以放手給其承擔各大領導角色。這樣的思維可能顛覆傳統職場上對下關係,但對一個組織長遠發展跟經驗傳承是好的。本文以一場200人研討會規格,試著列出所需人力分組。
Thumbnail
忙完了5月報稅,6月雖然鬆口氣,但該上的課要上。身為執行業務者,必須不斷精進專業,才能為客戶辦好案件。在成長過程中,會遇到各種財稅問題,需要提供建議協助。收的公費與投入相比,真的是交朋友的。
Thumbnail
忙完了5月報稅,6月雖然鬆口氣,但該上的課要上。身為執行業務者,必須不斷精進專業,才能為客戶辦好案件。在成長過程中,會遇到各種財稅問題,需要提供建議協助。收的公費與投入相比,真的是交朋友的。
Thumbnail
考公務人員之前,可以如何先探索這份工作? 推薦先找「約僱人員」和「約聘人員」! 約聘或約僱人員,實質上就是代理這些公務人員的工作,具有高度探索價值。
Thumbnail
考公務人員之前,可以如何先探索這份工作? 推薦先找「約僱人員」和「約聘人員」! 約聘或約僱人員,實質上就是代理這些公務人員的工作,具有高度探索價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