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群組的發問來看,似乎效果的閱讀上是有些困難的事情。
於是想盡力從中抽絲剝繭,將某些可以歸納的「原則」點明出來。
效果文字出處
所謂的對象指涉,指的是在效果敘述中,常有需要去指定某一種或多種卡片的情況,
大致有幾種:
- 突襲源需求 (<戰場原黑儀>)
- 施放的對象 (對方前線BP3000以下的角色)
- 檢索的對象 (必要能源3以下的角色)
- 受益/抵禦的對象 (<坂本太郎>之外,擁有坂本商店特徵的卡片)
- 獲得/消耗的對象 (自己手牌中的<千石撫子>)

指定屬性
大部份都是文字直述:- BP範圍
- 卡片種類 (角色/事件/場地)
- 必要能源數
- AP消耗數量
- 產能數量
- 場域範圍 (手中/牌堆/前線/能源線/場外/除外區...)
- 是否為突襲卡
符號化
除上述外,有少部分是因常用而用符號替代或強調區別:
- <OOO>:表示卡名為 OOO 的卡片,必須完全一致,不可多一字也不可少一字。
(千石撫子) - [特徵:OOO]:表示擁有 OOO 特徵的卡片。
(帶有七煌星團特徵的卡片) - 含有「OOO」名稱的卡片:模糊比對,表示卡名含有該字詞即算數。
(名稱包含「亞里亞」的角色)

卡名
符號化有提到卡名這邊就一併說明,常問的問題。
Q:卡名種類,括號內的字需要算數嗎?

效果說明:
...
(登場時) 若自己場上[特徵:地鳴]以外的不同名稱的黃色角色有4種以上,且對手血量在5以下的情況,將此角色激活。
<米卡莎>此效果1回合限發動一次。
在進擊的巨人二彈中的新色、救世小隊軸,機制核心就是要湊不同卡名,
因此常被問到此問題:這兩個萊納算是幾種卡名呢?

答案是兩種。
正如前面所說,所謂卡名看的是上方完整的敘述,那怕是只差一個標點符號,都算是不同卡名,更遑論後面括號加了一串字。
多重身分
然而,有一種效果敘述,是可以讓非該卡名的卡片,卻可納入單一卡名的指涉範圍。

右邊殺牌要求<羽川翼>,即卡名必須是羽川翼的卡片,才能夠讓指定BP的範圍擴大。
然而左邊的卡片,雖然卡名是黑羽川,但其效果有一行:此卡片可視為<羽川翼>,
因此也算作1張,可擴大BP1000的指定範圍。
那,多重身份下的卡名種類又是如何計算呢?
可以複習之前討論到紅銀魂的神樂。
Q:菲利斯可以跳黑包卡嗎?

如同前段所述,一旦有視為,就會進入指涉範圍內。
左邊的菲莉絲須排除<菲利絲>,而右邊則可視為<菲利絲>,自然就進入被排除的範圍。

群組討論時,則是參照Q486來類推適用。
(就是這麼神奇,剛好是486)
< > 表身分
所以這邊我們可能要將前面做個小修正:
- <OOO>:表示擁有 OOO 身分的卡片,即卡名為OOO 或可視為 O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