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我就悟出了一個道理:世界上百分之八十的麻煩,都和人際交流有關。
身為高敏感人,我很討厭和人之間的距離過近的社會模式。討厭世人鼓吹的「與人聯繫,否則將與社會脫節」的說法。
我對交流、對扎堆人群的厭惡,或許從一開始便有跡可循。我住在馬來西亞的小鎮,這裡錯落的是成排的排屋,和鄰居只有一墻之隔,你可以聽見鄰居的動靜——不只是隔壁的,還有隔好幾間的。即使分不清聲源具體來自於哪一棟房,但它就是會不分青紅皂白地鑽入耳朵,躲避不得。
我家隔了好幾間的空房,在幾個月前,終於有住戶入住。似是住慣了大房子,或是本來就是個大嗓門,他們家任何一個人,說的任何一句話,都可以傳到我這裡來。
偏偏那家的女主人呱噪得很,念叨她年幼的孩子,命令他這不許碰、那不許動。
他們家還常常來許多親戚同齡的孩子,週末總喜歡將孩子們統統丟進那塑料游泳池。我免不得聽孩子們肆意的尖叫聲、嬉笑聲。
我承認,我從來不喜歡小孩。
更討厭這種毫無邊界感的入侵。
今早,我坐在外頭給貓草澆水,聽見她對著孩子喊道:
「你以為你還小嗎?」
聲音無比尖銳。
「你已經三歲了!」
我的瞳孔因為驚訝而放大。
三歲......三歲?
「已經」三歲?
我詫異地往那聲源看一眼,當然,什麼都沒看見。我想起來前幾天和在畫畫興趣班工作的妹妹談起,現在的小孩過得一點都不快樂,他們早早就該上幼兒園,幼兒園上的課早已不是我們當年那般——玩,盡情地玩。
他們得學小學的課程,提早識字,否則會輸在起跑點。
卷生卷死的亞洲人啊。
久久,我歎了一口氣。並慶幸我選擇在二十年前投胎到地球上。
雖然二十年前的鄰裡關係,更是我不敢恭維的。
但我還蠻懷念阿嬤家鄰居偶爾投餵的糕點,偷偷趴在鄰居家的窗口外看他們在看什麼電視節目的過去。
這麼寫著,我好像成了老是喜歡做這些偷偷摸摸的事。偷看人家家裡、偷聽人家家長裡短。但我需要再次澄清,鄰居的話可是自動跑進耳朵裡面的,而非我主動要聽的!
我不喜歡和人過多交流,但喜歡聽八卦,大概是這個結果吧。
很亂七八糟的一頓寫,寫完了不知道自己到底寫了什麼。當做一次久違地復建吧。至少,今天把所聞所見試著寫下來了,已經寫好了。
下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