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在一個不斷企圖使你成為別人的世界裡,做自己就是最大的成就。
有很長一段時間,我對「自我認同」其實是很模糊的。
我有一個哥哥和一個姐姐,父母總是把最好的資源留給他們。我的衣服是姊姊穿不下的才輪到我;我看的書,是哥哥不看的;連文具也是撿他們不要的。一直到高中以前,我都沒有拿過零用錢。每次同學揪我去看電影、逛街,我只能無奈拒絕。久而久之,大家也不太會再主動邀我。
小時候被灌輸的觀念是:不要太任性,要求不要太多。
因為家裡要養三個小孩,日子並不寬裕。我明白世界上比我不幸的人更多,所以從不抱怨、不吵鬧。只是這也讓我習慣默默承受,變得不太會表達自己的想法。
出社會之前,我很沒自信:沒談過戀愛、穿著樸素、連化妝都不會。最常待的地方就是圖書館或誠品,因為那裡不花錢,可以耗上一整天。
直到進入那一行之後,情況才慢慢改變。我必須學著打理自己的外在、訓練口條,這對當時的我來說真的很辛苦。還記得經紀人對我說過一句話,我到現在都印象深刻:
「不要把自己打扮成別人喜歡的樣子。要讓客人對妳有好感,妳得先懂得欣賞妳自己。」
那一刻,我才真正明白:自信不是來自別人,而是先要認同自己。唯有如此,才能活出屬於自己的風格與態度。別人的眼光與評價,終究只是他們的解讀,與我無關。
自卑就像一顆從心底萌芽的種子,如果任由它滋長,就會深深扎根。幸好,我選擇了翻轉它。
如今的我,白天是護理師,為病患提供應有的照顧;晚上在酒店坐檯(已經畢業了),給客人情緒上的支持與傾聽的空間。
這些角色沒有衝突,反而讓我更清楚自己存在的價值。
現在的我,可以很坦率地說:
「我已找到自己的價值,也勇於活出真我。」

Ralph Waldo Emerson:To be yourself in a world that is constantly trying to make you something else is the greatest accomplishment.
👉 那你呢?
曾有過「自我價值模糊」的階段嗎?
是什麼契機,讓你慢慢找到「做自己」的勇氣?
歡迎在留言區分享你的故事,或是留下你的一句座右銘。
也許,你的經歷與想法,會剛好成為另一個人走出低谷的力量。✨
每週我都會不定期分享格言與反思,邀請您和我一起靜下心,思考人生的課題。
希望我的故事,能帶給大家一點勇氣與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