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岩老手都要知道的四秘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東京奧運至杭州亞運,運動攀登(簡稱攀岩)風氣盛起,大家開始對於這項競技運動充滿好奇🤩 越來越多人開始接觸攀岩,也許你家旁邊的運動中心就有得攀岩喔!🧗🏻‍

raw-image

攀岩一共分為三個項目🧗🏻‍♀️🧗🏻‍♂️🧗🏻

🧗🏻‍抱石:岩牆高度約為4至5公尺,下方有軟墊保護,沒有繩索做確保。🧗🏻‍上攀:岩牆三、四層樓高,約為9至15公尺,需穿著安全繩索等設備,且在攀登時必須要有確保員,又分為兩種上攀方式,分別為頂繩攀登、先鋒攀登。🧗🏻‍速度:攀岩比賽的其中一個項目。高度 15 公尺、外傾角度 5 度,岩壁之岩點為固定之標準賽道。選手用最快的速度從底部爬到最高點並按下感應器。

首先,攀岩除了用手往上爬外,絕對不能只單靠手的力量噢!

今天有請台灣運動攀登培訓隊防護員千瑈 @zoeliu0715 ,為大家介紹4個老手都知道的秘訣,帶大家省力又安全的攀岩吧🧗🏻‍

秘訣1️⃣ 省力

raw-image

初學者因為擔心墜落的恐懼感、對岩鞋的不信任感以及前臂的耐力不足😵‍💫

容易想把自己的重心提高,以手肘彎曲的方式把身體拉靠近牆😕但是當想往下一顆岩點抓時,發現上肢已經拉住自己,能延展的距離小😟同時二頭肌用力過多會讓身體重心維持在上半身,更不信任腳能踩的住岩點😨此時更容易想把自己往上拉,而不去用腳往上踩。導致上肢一下就沒力,恐懼感增加,最後就掉下來😱

💡可以試著把重心放在腳上,蹲坐下來,手肘打直停留在牆上。讓前臂力量穩定身體,當要做下一步動作時,利用下肢帶動身體讓自己站起後,再出手穩定,讓攀爬的距離更遠,在牆上更省力噢!(160就可以爬得像180呢😎

「大家看起來在牆上很輕鬆?」

停在牆上,首先手必須要抓的住岩點,前臂的力量很重要。抓不抓的住岩點,能不能更有效率的抓住岩點,取決於手指的力量及前臂的耐力💪🏼接下來兩個祕訣就是要教你們怎麼訓練啦👊🏻秘訣2️⃣指力

raw-image

初學者可以藉由手打直在牆上橫渡訓練,增加前臂耐力

秘訣3️⃣前臂耐力

raw-image

進階者搭配指力板懸吊訓練,增加指力

秘訣4️⃣安全的墜落姿勢✨

raw-image

最最最重要的事!在開始攀岩之前一定要學會如何安全回到地面上!

雙手放開,往下跳,雙手抱胸,雙腳落地屈膝屈髖順勢往後倒,並收好下巴。利用身體的動作緩衝落下的衝擊力🦵🏻

raw-image

無預警墜落時,記得原則,不要讓身體某個部位直接吸收所有落地的衝擊力

最後提醒大家一定要在自己能控制的範圍內做動作,不要逞強!☝🏻希望大家都能享受攀岩的魅力🤩

不囉嗦了~ 歪編要跟千瑈去攀岩了!

不要害怕快去攀岩場玩玩吧!歡迎底下留言讓我知道你也愛攀岩❤️之後就來分享更多攀岩的訓練內容喔!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動作健康360的沙龍
1會員
43內容數
2025/09/13
到底直膝版本(Straight-Leg Sit-up)比較容易練出八塊肌?還是屈膝版本(Bent-Knee Sit-up)仰臥起坐比較容易練出八塊肌? 繼上集的動作分析觀察日記,今天就來比較分析兩者差異,最後還會教大家成功”練到腹肌”的動作控制黑魔法🪄
Thumbnail
2025/09/13
到底直膝版本(Straight-Leg Sit-up)比較容易練出八塊肌?還是屈膝版本(Bent-Knee Sit-up)仰臥起坐比較容易練出八塊肌? 繼上集的動作分析觀察日記,今天就來比較分析兩者差異,最後還會教大家成功”練到腹肌”的動作控制黑魔法🪄
Thumbnail
2025/09/13
你也每天在「仰臥起坐」想練出八塊肌、馬甲線,想到海邊炫腹嗎?💪🏻 但好像越練越沒效,反而脖子、腰背比肚子還痠?快來看看最新一篇的動作分析觀察日記吧!這次讓我們一起分析這個大家最愛又最恨「仰臥起坐」,一起抓住夏天的尾巴吧😎
Thumbnail
2025/09/13
你也每天在「仰臥起坐」想練出八塊肌、馬甲線,想到海邊炫腹嗎?💪🏻 但好像越練越沒效,反而脖子、腰背比肚子還痠?快來看看最新一篇的動作分析觀察日記吧!這次讓我們一起分析這個大家最愛又最恨「仰臥起坐」,一起抓住夏天的尾巴吧😎
Thumbnail
2025/09/13
接續上週觀察日記發現,看似簡單的後伸,其實隱藏很多細節。今天就來教大家怎麼優化這些動作,改善關節間的協調吧✊🏻
Thumbnail
2025/09/13
接續上週觀察日記發現,看似簡單的後伸,其實隱藏很多細節。今天就來教大家怎麼優化這些動作,改善關節間的協調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我是運科竹:每週閱讀一段運動科學相關文獻,強化#英文閱讀理解力以及 #運動科學相關知識》 https://youtube.com/shorts/OeK2qvN_lVA?feature=shar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eK2qvN_l
Thumbnail
《#我是運科竹:每週閱讀一段運動科學相關文獻,強化#英文閱讀理解力以及 #運動科學相關知識》 https://youtube.com/shorts/OeK2qvN_lVA?feature=shar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eK2qvN_l
Thumbnail
從小熱愛運動到現在依然不變,還有從生活中去體會身心靈, 你知道為什麼嗎因為人要在不同的年紀去成長和去突破, 就像我2019年參加了兩鐵,先騎乘腳踏車到了山下之後才去爬山,這就是所謂的兩鐵 山上的風景就是讓人有不同的心境,到了一個定點有山友的熱情請人喝涼水, 這是山下遇不到的人情味
Thumbnail
從小熱愛運動到現在依然不變,還有從生活中去體會身心靈, 你知道為什麼嗎因為人要在不同的年紀去成長和去突破, 就像我2019年參加了兩鐵,先騎乘腳踏車到了山下之後才去爬山,這就是所謂的兩鐵 山上的風景就是讓人有不同的心境,到了一個定點有山友的熱情請人喝涼水, 這是山下遇不到的人情味
Thumbnail
爬升450 公尺單程1.5公里,來回時間2小時 🛤️ 大關山隧道口 ▸落石崩壁 ▸ 樹林+拉繩 ▸ 稜線 ▸ 三角點 下坡的技巧 第一關-克服心裡不剎車障礙 落差大的下坡踩剎車既危險又費腿,因觸地時間長,會讓力集中在腳掌上 第二關-後腳跟著地
Thumbnail
爬升450 公尺單程1.5公里,來回時間2小時 🛤️ 大關山隧道口 ▸落石崩壁 ▸ 樹林+拉繩 ▸ 稜線 ▸ 三角點 下坡的技巧 第一關-克服心裡不剎車障礙 落差大的下坡踩剎車既危險又費腿,因觸地時間長,會讓力集中在腳掌上 第二關-後腳跟著地
Thumbnail
運動,尤其是有難度的運動,很容易從置之死地而後生的經驗中,體悟到人生。
Thumbnail
運動,尤其是有難度的運動,很容易從置之死地而後生的經驗中,體悟到人生。
Thumbnail
中搜溯攀部,是我這輩子,學習攀岩,最好的機會了。
Thumbnail
中搜溯攀部,是我這輩子,學習攀岩,最好的機會了。
Thumbnail
#運動攀登| #龍洞|校門口|oh!(5.8) 這上面的景色,我想我會記得很久很久。 花了13分鐘完攀,嘗試了3次,最後一次掉了3次,20米的攀登路線,我以為我不可能做得到。 「要放棄嗎?還是再嘗試一下?」矛盾的念頭一直不時在腦海中交替出現。 無能為力的感覺越來越強烈,同時,在每
Thumbnail
#運動攀登| #龍洞|校門口|oh!(5.8) 這上面的景色,我想我會記得很久很久。 花了13分鐘完攀,嘗試了3次,最後一次掉了3次,20米的攀登路線,我以為我不可能做得到。 「要放棄嗎?還是再嘗試一下?」矛盾的念頭一直不時在腦海中交替出現。 無能為力的感覺越來越強烈,同時,在每
Thumbnail
感謝中搜,讓我重燃上班的熱情。
Thumbnail
感謝中搜,讓我重燃上班的熱情。
Thumbnail
2024/04/12 來到陽明山支援攀樹體驗,這是一場充滿心靈與療癒的攀樹,不是為攀而攀,而是讓自己知道想要什麼做了什麼,看著學院們滿滿的歡樂和分享,覺得能夠帶領這樣氣氛真的不容易,主講師真的太厲害了。 每次還沒開始就會聽到不少人說自己有懼高症,但最後大家都能因為安全感而順利上樹,讓我相信人的潛
Thumbnail
2024/04/12 來到陽明山支援攀樹體驗,這是一場充滿心靈與療癒的攀樹,不是為攀而攀,而是讓自己知道想要什麼做了什麼,看著學院們滿滿的歡樂和分享,覺得能夠帶領這樣氣氛真的不容易,主講師真的太厲害了。 每次還沒開始就會聽到不少人說自己有懼高症,但最後大家都能因為安全感而順利上樹,讓我相信人的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