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為拖延是「懶惰」,但其實更深層的原因是:
拖延其實是一種「心理防禦機制」,當大腦覺得任務太難、太大、太不確定,就會自動逃避,轉而去滑手機、追劇,讓自己暫時獲得舒適感。
但問題是,逃避只會讓焦慮更大、任務更難完成。
那該怎麼辦?以下 5 個方法,能有效幫你對抗拖延:
1️⃣ 兩分鐘法則
告訴自己「先做兩分鐘就好」。
開始比想像中容易,往往一做就停不下來。
2️⃣ 拆解任務
把大目標切割成小任務,例如「寫報告」改成「先列出三個大綱」。
降低心理壓力,你才有動力往下做。
3️⃣ 設定時間限制
使用番茄鐘:25 分鐘專注 + 5 分鐘休息。
有時間框架,效率反而更高。
4️⃣ 移除干擾
把手機通知關掉,或換個乾淨環境。
專注的外在條件,比「意志力」更能幫你克服拖延。
5️⃣ 行動先於動力
不要等到「有感覺」才開始,因為動力是「做了之後才會產生」的。
先行動,動力自然會跟上。
🎯 結語
拖延不是無可救藥,只要方法對,就能立刻啟動。
今天選一個方法試試,你會發現自己「其實可以做到」。
💬 在留言打:「我今天就開始!」
📌 收藏這篇,提醒自己行動比等待重要 📩 如果你想要「個人化的反拖延方案」 → 私訊我,我來幫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