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開始出現幼兒園時期沒有的制度
其中一個即為 — 獎勵制度
細節,決定孩子學到什麼
在教養裡,細節很重要
比如說:
- 是在孩子幫助人的當下立刻表揚?
- 還是讓他先感受到助人的快樂,再給予肯定?
兩種方式看似短短的時間差,在孩子心中播下的種子卻不同
外在獎勵 vs. 內在動機
外在誘因看似是一種激勵
但當外在獎勵蓋過內在動機
孩子學會的是「為了獎勵而行動」
孩子為了「結果」去努力
學到的可能是:
「考100分,因為會有禮物」
「這麼做,因為會被表揚」
「幫助別人,因為老師會給我獎勵」
而忽略過程本身的價值,像是:
「考100分,因為真的努力且學會了」
「我這麼做,是因為我想這麼做」
「幫助別人,本身就是快樂的事」
我們能掌握的只有「過程」
事實是:
「結果」從來不是我們能完全掌控的。
「過程」的投入與認真,才是孩子能選擇、掌握的
學習的價值,就在「學習本身」
學習的價值,不在於最終的成績單
而是在於過程裡的,專注、勇氣、和自我成長
專注過程,而非結果
不是說結果不重要
只是真正重要的—
不是「你表現得多好 」或「做完後會得到什麼」
而是—「你正在成為怎樣的人」
當孩子從內在動機出發
孩子將在一次次投入過程中
— 往更好的自己邁進
🌱 做為父母,我們需要不斷提醒自己:
少一點對結果的焦慮, 多一點陪孩子經歷過程的耐心
結果會帶來掌聲或失望
但過程裡的專注、勇氣與自我成長
才真正能幫助孩子前進
🍵省思:
「當沒有獎勵時,孩子還會選擇這麼做嗎?」
「今天的你,會怎麼陪孩子看待他的努力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