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看了一位美國兒科職能治療師Emma Hubbard分享的內容有感
日本是如何在不懲罰的情況下,養育出禮貌、平靜且配合的孩子?
日本育兒準則「SHITSUKE(躾/素養)」,蘊含一種「養成習慣、內化為自律」的精神。
基於孩子透過指導和練習來培養良好禮儀和禮貌,而非透過懲罰或期望他們自行領悟;幫助父母預防問題行為,而不是在問題發生後才處理(例如:懲罰、說教或談判)。
實踐SHITSUKE的三個關鍵原則
▌以身作則
孩子是觀察型學習者:
他們會觀察、學習,然後嘗試模仿。所以我們常常感覺孩子就像我們的鏡子。
舉例:
如果你希望孩子平靜、尊重,你就必須平靜、尊重,尤其是在感到沮喪時。
如果你不希望孩子在生氣時尖叫,那麼你自己也應該避免尖叫。
▌設定一致且明確的規則和界線
有些人可能覺得設定規則和界限會壓制孩子或限制自由,甚至會因為想讓孩子喜歡自己而感到內疚。然而,沒有明確的規則反而會讓孩子感到焦慮和壓力,就像你去上班卻不知道上班時間、職責或會議時間一樣。也呼應自己之前所寫的文章「100%堅守你的原則比98%容易」,一致性是關鍵 。
▌教導孩子他們需要學習的技能
當孩子失控、發脾氣、脫序時,不直接說「不要那樣做」,去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
問自己一個關鍵問題:「我的孩子現在需要學習的是什麼?」
將焦點從懲罰轉向教導孩子他們所需要學習的。
舉例
- 孩子在超市發脾氣不是故意的,他們只是還沒學會處理失望。
- 不分享玩具不是自私,他們只是還沒學會輪流。
- 頻繁打斷電話不是無禮,他們只是還沒學會耐心等待或辨識何時輪到他們說話。
真正的改變
一開始你可能覺得麻煩,但長遠而言,能讓你的生活變得容易。
幾週持續的模仿和明確的規則,會在孩子的行為上看到真正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