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情同意 (Informed Consent) 是一種在醫療、研究或任何涉及個人自主決定的情境中,確保當事人充分了解相關資訊後,自願做出同意或拒絕的過程。
這個概念有三個核心要素:
知情:當事人必須被告知所有與該決定相關的重要資訊,包括:
1.提議的醫療處置或研究的性質與目的。
2.可能的風險、好處和副作用。
3.替代方案(如果有)以及其相關的風險和好處。
4.如果拒絕的後果。
理解:當事人不僅要被告知資訊,還必須能夠理解這些資訊的意義。專業人士有責任以當事人能理解的方式溝通,並確認他們確實掌握了關鍵內容。
自願 :當事人的同意必須是完全出於自由意志,沒有受到任何形式的脅迫、欺騙或不當影響。他們有權隨時改變主意,撤回同意,且不會因此遭受任何懲罰或負面後果。
簡單來說,知情同意的目的是為了保障個人的自主權,確保任何涉及其身體、健康或個人資訊的決定,都是在他們完全知情和自願的情況下做出的。這個原則在醫學倫理、病人權利和研究規範中都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小潤我在諮商時學到知情同意通常會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諮商目標與方法: 心理師會向自己說明諮商的目標是什麼,以及會使用哪些諮商方法來協助。
諮商流程: 心理師評估後會解釋諮商的進行方式,例如諮商的頻率、每次諮商的時間長度、以及諮商的整體預期時間。
權利與責任:心理師會說明個案在諮商中的權利,例如有權利隨時提出問題、拒絕接受某些諮商方法、以及不舒服可以隨時提出調整。同時,心理師也會說明個案在諮商中的責任,例如準時出席、請假規則、以及尊重諮商倫理規範。
小潤我認為知情同意用在生活中也是很重要的,不論是社交、工作、感情、用餐等等,不管是什麼先告知對方讓對方知情,並能夠理解之後進行同意,這是一種禮貌跟禮儀。
像是我很少跟人拍照跟聚餐,不過如果在我的文章內提及對方或是使用合照之類的,我會先告知對方,對方不答應的話我不會使用。還有像是我之前去剪頭髮,設計師說想幫我拍照我願意的話她想放在她的作品集裡面,這也是一種知情同意,最基本的禮貌跟尊重。
再來提一個!去用餐時,餐廳先告知顧客候位時間跟尖峰餐期的等餐時間,這不但是種知情同意,也是保護雙方的權益。
我認為把知情同意運用在生活中是很棒的一件事情,除了可以展現自己的禮貌之外,也能讓對方感受到被尊重。
最後我用ai生成了「知情同意」的圖片。
這張可愛又生活化的圖片,呈現了四個「知情同意」的日常情境:

- 遛狗時的情境:一位女士牽著狗在公園散步,另一位朋友禮貌地問:「我可以摸你的狗嗎?」。在與他人的寵物互動前,先徵求主人的同意,是一種尊重。很多人喜歡直接觸摸可愛的貓狗,可是這對貓狗主人是很不禮貌的事情。
(吐槽點這張對話框生錯方面了啦!) - 大眾運輸的情境:一位小男孩看到有位老奶奶上車,站起來並說:「請坐我的位子。」這是在提供幫助前,先以詢問或告知的方式,讓對方有選擇權。小潤我還真的看過硬朗的老人,覺得自己身體不輸年輕人,拒絕讓座。
(吐槽點其它座位要生成坐滿啊!不然老奶奶坐小男孩旁邊就好。而且這張對話框還是生錯方面了啦!) - 診所的情境:告知藥物會有嗜睡的作用,建議病人晚上吃。這是很常見的看診說明,也是民眾最常接觸到的知情同意。
- 社群媒體的情境:一位朋友在拍照後,詢問另一位朋友:「把這張照片放上社群媒體可以嗎?」朋友給予了肯定的手勢。這呼應了我文章提到的,在使用他人照片前,先告知並獲得同意,是一種基本的禮儀。
(吐槽點這張對話框依舊生錯方面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