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可能都曾有過這樣的顧慮:在職場上展現工作成果,會不會被認為是「愛現」?
去年,從派遣轉為正職後,我的工作心態有了很大的轉變。
派遣心態:默默做就好
在派遣時期,我總是默默做事,心態很簡單:把分內的事做好,安靜完成就行。即使完成了一些讓自己很驕傲的工作成果,我也從不拿出來分享,因為總覺得那樣太高調,看起來很「愛現」── 彷彿是在爭功諉過、博取掌聲或額外報酬。
更何況派遣沒有 MBO(績效目標)或年度績效考核,做再多努力也不會有加薪或升遷機會,甚至可能因為「多做多錯」而被責怪。 於是我選擇低調,默默告訴自己:只要把該做的例行工作完成就好,不需要去展現什麼。
轉正職後:MBO 改變了我的想法
直到成為正職之後,每一季都要把自己的工作內容和成果寫進 MBO。
起初,我不懂 MBO 到底是什麼,也不知道該怎麼寫,所以仍舊只會列出職責範圍內的例行工作。至於那些臨時協助的小事,我總覺得只是舉手之勞,實在不值得放上去。因為在我看來,這樣會顯得太刻意,好像是要拼命「刷存在感」。
直到有同事提醒:「你做的每件事,不論是主要任務還是額外協助,都是你對團隊的貢獻。若你不主動將做過的每一件事寫進 MBO,許多努力就等於沒被看見。」
這一番提醒,徹底改變了我的想法,讓我意識到:展示成果不是誇耀,而是維護自己的權益。
展示成果 ≠ 愛現,而是職場生存技巧
也許很多人會和我一樣擔心在職場上『展示成果』會被認為是『愛現』,但我後來才開始明白,主管真的不會時刻緊盯你的所有表現,根本不會清楚知道你每天做了什麼,如果不把做的每件事寫進 MBO ,做了再多努力都等於沒做過。
MBO 與績效考核,不是自我吹捧的舞台,而是讓上層了解你職場表現及價值的依據,展現自己的成果其實是一種必要的 職場生存技巧。 從那之後,我學會調整心態,把每一項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也當成值得紀錄進 MBO 的項目。因為正是這些「小小的付出」,正好凸顯了我的協作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讓主管看見我的價值不只侷限在例行工作上。
所以,展示自己的成果並不是愛現,而是誠實地告訴別人:我努力過、我有貢獻。這不僅讓主管能更全面地評估,也能讓自己在職涯發展上有更多被看見的機會。
從派遣到正職,我慢慢理解到 如何展示工作成果,不只是為了分數或升遷,而是讓主管了解我的 職場表現 和 自我價值。
學會在績效考核中展現價值,不再讓努力白費。 💡 給正在職場打拼的你三個小提醒
- 養成紀錄習慣:
平時就記下完成的事項,別等到考核才回想,就不怕考核時想不起來。 - 把成果當證據:
自己的努力需要被看見,不是自誇!是對自己負責,也是給主管評估的依據。 - 小事也能是亮點:
舉手之勞往往能展現團隊合作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別忽略它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