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查理·柯克之死看社會極端化:證據說服不了人,能說服你的只有你自己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不久前,保守派的查理·柯克的死亡,再次把美國的政治撕裂推到輿論焦點。有人痛斥這是仇恨的惡果,也有人譴責對立陣營,更有人對這件事大肆嘲諷並付出代價。對很多人而言,這不只是一場悲劇,更像是一面鏡子:映照出社會如何一步步走向極端化。

這讓我想起《風起長林》裡的一句話:

「黨爭最可怕的是,不論你當初加入的初心為何,一旦兩相爭執極端,到了最後,立場必定大於是非。」

問題是:極端的危險到底是什麼?而在爭論中,為什麼我們總是無法說服彼此?

raw-image


極端不是立場,而是一種心態

很多人以為「極端」就是某個光譜上的位置,譬如極左、極右。

但事實上,極端更像是一種心態:非黑即白、容不下模糊地帶、把對方視為必須被消滅的敵人。

歷史上我們看過太多例子:

  • 馬丁路德·金牧師推動民權運動,卻倒在極右分子的槍口下;
  • 納粹德國在「民族純潔」的名義下,製造了人類史上最駭人的大屠殺;
  • 毛澤東時期的文化大革命,紅色高棉的種族清洗,都在「理想」之名下,摧毀了無數生命。

這些案例告訴我們:極端不屬於左派或右派,它屬於任何願意把「立場」凌駕於「是非」之上的人。

心理學研究也提醒我們,當人陷入同溫層,意見會不斷被放大,形成「群體極化效應」。再加上去人化(dehumanization)的過程——把不同立場的人視為「敵人」、「毒瘤」或——暴力便會變得合理化。

所以,極端的危險,不在於它選了哪一邊,而在於它讓我們失去判斷是非的能力。那一刻起,正確與否不再重要,只有「我們 vs. 他們」。

證據為什麼說服不了人?

如果極端如此危險,我們該如何阻止?很多人會本能地說:「用證據啊!科學會說話!」

然而,現實卻是:證據往往說服不了人。

心理學上的「反彈效應」(backfire effect)顯示:當人接收到與自己信念相反的證據時,大腦處理的不是「思考」,而是「防衛」。越多證據,反而讓對方越堅定,因為他覺得你不是在討論,而是在攻擊他的身份。

換句話說:人類的觀點,本質上是情感性的,而不是理性計算。

理性更多時候只是為情感找理由。

能說服你的,只有你自己

那麼,有沒有可能打開僵局?我想起醫學上常用的一種方法:動機式晤談(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 MI)。

它的精神不是「我來告訴你正確答案」,而是「我想聽聽你為什麼會這樣想」。

因為只有當人自己說出改變的理由,他才可能真正鬆動。

在醫院裡,其實很常遇到父母堅決不想幫孩子打疫苗。傳統的做法,也許會是醫師強硬地說:「你看這數據,疫苗很安全。」但這樣往往只會讓父母更抗拒,因為他們感受到的不是理解,而是指責。

動機式晤談的做法不同,它不是急著給答案,而是先去詢問並傾聽。

當醫師問父母「為什麼不想打?」時,父母常常會說出自己最深的擔心:有人看過新聞報導的副作用,有人聽過親友小孩打完高燒不退。這些都不是冷冰冰的數據,而是真實的恐懼。

此時,醫師需要先肯定這份心情,而不是立刻反駁。例如承認:「你這麼在意,是因為你真的想保護孩子。」當父母感受到被理解,防衛心才會慢慢放下。之後,醫師才有可能再提出另一種選項:如果有方法能降低副作用風險,又能讓孩子獲得保護,是否能夠接受?

這種方式的關鍵在於,它不是用外在的證據去壓倒,而是幫助對方在自己內心找到理由。

換句話說,能說服你的,從來都不是別人的證據,而是你自己找到的意願。

MI 的做法就是讓這些情感浮現出來,先被理解,再去探索可能的改變。

它最大的挑戰是:這非常花時間,也很沒效率。比起一分鐘的激烈回應,它可能需要一個下午的傾聽。

但這卻是最真實的溝通方式。它不是要證明哪一方是對的,而是誠實地理解:你為什麼會這樣想?


極端之外的可能

查理·柯克的死亡,或許是美國極化的一個縮影。它提醒我們:仇恨的代價太高。

在這個充滿爭論的時代,我們需要記住兩件事:

  1. 極端不是立場,而是一種心態。 當立場壓過是非,任誰都可能變成毀滅性的力量。
  2. 證據說服不了人,能說服你的只有你自己。 如果不願意走進彼此的故事,任何數據和道理都只是徒勞。

這不是一條快速的路,但或許是唯一能避免被極端綁架的方式。因為真正能改變人心的,不是更大的聲音,而是更深的理解。


歡迎至Podcast收聽全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凡思筆記
51會員
51內容數
熱愛創作、喜歡閱讀書籍並思考的醫師作家。希望能以文字紀錄自己的不同時期的想法,會在這裡分享閱讀心得、創作、信仰、生命經驗與體悟。希望能與更多人交流、激盪更多不同的思維。期望能盡己所能,成為對社會帶來正向影響力的人。 . 合作聯絡☎️ michaelseal8@gmail.com
凡思筆記的其他內容
2025/09/06
身為一位住院醫師,作者深刻體會到完美主義如何阻礙自身成長。透過自身經驗及《Effortless》一書的觀念,作者鼓勵讀者們「允許爛」,從不完美中學習,並以南極探險的故事說明「慢即穩,穩即快」的重要性。文章最後呼籲讀者從一件可以「先爛著開始」的事著手,別讓追求完美延遲了你的起點。
Thumbnail
2025/09/06
身為一位住院醫師,作者深刻體會到完美主義如何阻礙自身成長。透過自身經驗及《Effortless》一書的觀念,作者鼓勵讀者們「允許爛」,從不完美中學習,並以南極探險的故事說明「慢即穩,穩即快」的重要性。文章最後呼籲讀者從一件可以「先爛著開始」的事著手,別讓追求完美延遲了你的起點。
Thumbnail
2025/08/31
許多人總是設定宏偉目標,卻在半途而廢的夜晚感到自責。本文從心理學實驗出發,說明意志力如同肌肉般有限,並提出方法避免單靠意志力達成目標,教你如何輕鬆養成好習慣。
Thumbnail
2025/08/31
許多人總是設定宏偉目標,卻在半途而廢的夜晚感到自責。本文從心理學實驗出發,說明意志力如同肌肉般有限,並提出方法避免單靠意志力達成目標,教你如何輕鬆養成好習慣。
Thumbnail
2025/08/30
在《鬼滅之刃 無限城篇》中,最令人心碎的不是勝利,而是猗窩座的悲劇。 他痛恨「弱者」,卻其實無法原諒那個沒能守護所愛的自己。 鬼滅裡的「鬼」,不是天生的惡,而是人性陰影的化身——那些羞恥、愧疚與恐懼。 鬼與鬼殺隊的差別,不在於創傷的有無,而在於如何詮釋創傷。 我們要被陰影吞噬,還是帶著陰影走進陽光?
Thumbnail
2025/08/30
在《鬼滅之刃 無限城篇》中,最令人心碎的不是勝利,而是猗窩座的悲劇。 他痛恨「弱者」,卻其實無法原諒那個沒能守護所愛的自己。 鬼滅裡的「鬼」,不是天生的惡,而是人性陰影的化身——那些羞恥、愧疚與恐懼。 鬼與鬼殺隊的差別,不在於創傷的有無,而在於如何詮釋創傷。 我們要被陰影吞噬,還是帶著陰影走進陽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關於自然狀態與戰爭狀態,洛克給出了一套和霍布斯截然不同的說法。他認為自然狀態是一種每個人平等的狀態,也認為在這個狀態中沒有人享有比其他人更多的權力。但有別於霍布斯認為這種狀態下人將無可比免地彼此戰爭,洛克強調了這種狀態裡,人的自由與理性能力。
Thumbnail
  關於自然狀態與戰爭狀態,洛克給出了一套和霍布斯截然不同的說法。他認為自然狀態是一種每個人平等的狀態,也認為在這個狀態中沒有人享有比其他人更多的權力。但有別於霍布斯認為這種狀態下人將無可比免地彼此戰爭,洛克強調了這種狀態裡,人的自由與理性能力。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未來社會趨勢的文章,探討了未來社會的物質和精神生活,以及社會結構和人性的轉變。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未來社會趨勢的文章,探討了未來社會的物質和精神生活,以及社會結構和人性的轉變。
Thumbnail
沙特:「傅柯是個反動人士。」「他創造了一種新意識形態,成為中產階級對抗馬克思的最後堡壘。」 傅柯:「可憐的中產階級啊!他們不知道若沒有我當作堡壘,他們將會喪失多少權力!」
Thumbnail
沙特:「傅柯是個反動人士。」「他創造了一種新意識形態,成為中產階級對抗馬克思的最後堡壘。」 傅柯:「可憐的中產階級啊!他們不知道若沒有我當作堡壘,他們將會喪失多少權力!」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美國政治中改革派與保守派的溝通策略。作者以政治案例說明框架概念,提出不應採用對手框架,應創造自身框架並提供應對方式。強調了識破他人框架並建立自身論述的重要性。這些原則不僅適用於政治,也可在其他領域中使用。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美國政治中改革派與保守派的溝通策略。作者以政治案例說明框架概念,提出不應採用對手框架,應創造自身框架並提供應對方式。強調了識破他人框架並建立自身論述的重要性。這些原則不僅適用於政治,也可在其他領域中使用。
Thumbnail
作以「關係和概率」的歸納,取代「類型和概念」的概括,是人類思想革命的典範轉移,顯示與概率論相關之統計學也已進入美國思想家的視野。霍姆斯、詹姆斯、皮爾士、杜威想把理念、原則和信仰帶到人類的層面,他們不想看到藏在抽象層面的暴力。這是南北戰爭的教訓之一。他們四人的哲學設計出來,要支持的政治制度是民主。
Thumbnail
作以「關係和概率」的歸納,取代「類型和概念」的概括,是人類思想革命的典範轉移,顯示與概率論相關之統計學也已進入美國思想家的視野。霍姆斯、詹姆斯、皮爾士、杜威想把理念、原則和信仰帶到人類的層面,他們不想看到藏在抽象層面的暴力。這是南北戰爭的教訓之一。他們四人的哲學設計出來,要支持的政治制度是民主。
Thumbnail
書籍介紹 書名:極端政治的誕生 (原文:Prius or Pickup?) 副標題:政客如何透過選舉操縱左右派世界觀的嚴重對立(How the Answers to Four Simple Questions Explain America’s Great Divide) 作者:馬克·海瑟林頓
Thumbnail
書籍介紹 書名:極端政治的誕生 (原文:Prius or Pickup?) 副標題:政客如何透過選舉操縱左右派世界觀的嚴重對立(How the Answers to Four Simple Questions Explain America’s Great Divide) 作者:馬克·海瑟林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