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半途而廢的夜晚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
早上信心滿滿,告訴自己今天一定要健康飲食、去運動、專心把待辦清掉。
可是到了晚上,卻發現自己一邊吃垃圾食物,一邊無止境滑手機,最後只剩下滿滿的自責。我以前也常這樣,以為是自己「不夠自律」。直到看到一個心理學研究,才徹底改變了我的想法。
一個關於餅乾與蘿蔔的實驗
心理學家 Mark Muraven 做過這樣的實驗:
一組人可以吃桌上的熱餅乾,另一組人卻只能吃一旁冷冰冰的蘿蔔。接著,他讓兩組人挑戰一個「無解」的拼圖。
結果非常震撼:
吃餅乾的人,平均能堅持 19 分鐘才放棄;但啃蘿蔔的人,只撐了 8 分鐘,還有人直接情緒崩潰。
為什麼差這麼多?
因為那組人在前面「壓抑自己不能吃餅乾」的時候,意志力早就被消耗掉了。

意志力是有限的資源
這個實驗帶出一個觀念:意志力其實不是個能被穩定訓練的能力,而更像一種有限的能力——像一塊「肌肉」。你一段時間內用得越多,就會越疲乏。
所以我們常遇到的挫折,其實不是因為懶惰,而是因為「能量早就用光了」:
- 節食常常失敗,因為你每天都在壓抑自己想吃的慾望。
- 下班後總是失控追劇或滑手機,因為白天的工作已經把心力掏空。
- 新年目標一次列出一大堆,結果沒幾天就放棄,因為光是「堅持」就耗掉了所有意志力。

我的親身體會
我也曾經掉進這個陷阱。
那時候我規定自己每天運動、飲食嚴格控制,不論心情、身體狀態都必須達標。結果呢?不到一個月就徹底崩潰,還反彈得更嚴重。
後來我才懂,不是我沒決心,而是那種「太耗意志力的生活」,根本無法長久。
別讓自己單靠意志力
因此,要改變真正的重點不是「更努力」,而是別讓自己「單靠意志力」。
👉 不要一次改掉所有壞習慣。
👉 不要設非人生活式的目標。
👉 幫自己設計環境與系統,讓習慣不靠意志力也能維持。
👉 每天給自己一點小獎賞,讓過程更像遊戲而不是懲罰。
所以,如果你曾經為了一個目標拼盡全力卻還是失敗,別急著責怪自己。
也許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你「太會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