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elcome to Return to Light — the journey of becoming who you truly are.
歡迎來到回光養成系,一起找回自己的光,養成幸福的生活。
不知你是否也有過這樣的時刻?
明明涉獵廣、能言善道,卻在某些場合突然安靜下來。
有時甚至想,放空腦袋也挺好的,
並不是因為無話可說,而是分享的開關,怎麼也按不下去。
我開始自問: 為什麼有些時候,分享欲特別旺盛;
有些時候,卻一句話也不想說?
🌱 我的分享欲,其實有「開關」
作為一個 INFJ,我並不是對所有人都願意敞開。
在對話過程中,我在乎的,不只是「發生了什麼事」, 而是 「你怎麼看待這件事?」。
當我遇到願意交流價值觀的人,那種「原來你也是這樣想的」的同頻感,會瞬間點燃我的熱情。
但若對方沒有交流意願,我也會自然而然收起熱情,把能量收回到安全的空間。
這不是冷漠,而是一種健康的保護機制。
對我來說,核對機制很重要。
我會想確認:「你真的是這樣想的嗎?」、「我們的理解一致嗎?」 因為經驗告訴我,事實常常和我腦中的想像不同。
然而,高敏感也帶來了另一個挑戰:我會因為膽怯,而抗拒去確定。
有時候,我害怕真相,於是寧可保持模糊;
有時候,當得到一個模稜兩可的回應時,
心裡的直覺會馬上替自己劃下句點: 「既然不清楚,那我不要了。」
這樣的選擇,或許帶有一點利己主義,但卻是我對自己能量的保護。
因為我知道,模糊的關係會消耗我,甚至讓我無法做自己。
與其在不確定中反覆拉扯,我更寧願將能量收回來,留給真正清晰、真誠的交流。
延伸閱讀:
為什麼「核對」,是好關係的「幸福起手式」?|【心理敲敲門#292】
🔑 分享欲的兩把鑰匙:認同與信任
認同感:被理解的心理需求
當你分享自己的觀點、感受或經歷時,對方的認同,不只是簡單的一句「我同意」。
它更像是在說:
- 「我理解你。」
- 「你的感受是合理的。」
- 「你的想法是有價值的。」
這種被認同的感受,滿足了我們深層次的人際需求,讓我們覺得自己不是孤單的。
它讓我們感覺被看見、被接納,而不是被評判。
這種心理上的安全感,會讓我們更願意卸下心防,分享更深層次、更私密的部分。
信任感:分享的基石
信任是所有深度交流的基石。
如果沒有信任,即使對方給予認同,你可能還是會擔心:
- 「他會不會只是在敷衍我?」
- 「我說了這些,他會不會在背後拿去當閒聊?」
- 「他會不會利用我的脆弱?」
只有當你確定對方是一個可以信任的人時,才會放心分享那些帶有脆弱性的內容。
你相信自己的故事會被妥善保管,你的感受會被尊重,這份安全感會讓分享欲達到頂峰。
🌸 分享欲低落,不代表退步
認同和信任,缺一不可。
當我們遇到能同時給予這兩把鑰匙的人,交流會變得流暢自然,分享也會是一種享受。
所以,如果今天你也覺得分享欲低落,請不要焦慮。
這不是退步,而是你在學會尊重自己,把珍貴的分享能量,留給最值得的人。
💭 你呢?
你的分享欲開關,又是什麼?
什麼樣的情境會讓你更願意分享呢?
👇如果你想幫助書書持續創作:
📮 訂閱《書書的棉花園來信》電子報,收到更多幸福練習工具:
👉 [訂閱書書的電子報]
📘 想看更多延伸創作?追蹤方格子專欄《書書的回光私房光室》
👉 [前往專欄]
📘 成為方格子專欄《書書的回光私房光室》的贊助者
👉 [$112成為幸福練習計畫贊助者]
這是書書的IG,有什麼想法可以私訊小盒子喔:書書的棉花園
這裡是書書的棉花園
也是Return to Light(回光之旅)
分享個人成長、心靈療癒和生活儀式感
「你今天有沒有發現屬於你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