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心智養成術|用 PERMA 模型培養日常的幸福能力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raw-image

Welcome to Return to Light — the journey of becoming who you truly are.
歡迎來到回光養成系,一起找回自己的光,養成幸福的生活。

昨天書書在文章分享幸福並不是一種「擁有」,而是一種能力。
這種能力,是我們從日常瑣事中發現美好、感受溫暖的能力。因為幸福,從來不是外在條件堆砌出來的結果,而是我們能不能在平凡裡,召回那份安心與踏實。


延伸閱讀:
幸福不是「擁有」,而是一種「能力」|在平凡日常中,找回內在的安心感

如果說「幸福是一種能力」,那麼我們要如何在生活中具體培養它呢?

💡 美國正向心理學之父 Martin Seligman 提出了一個很經典的 PERMA 幸福模型
它告訴我們:幸福其實有五個重要元素,當它們被滋養時,我們就能建立起一套穩固的「幸福心智」

閱讀推薦:
邁向圓滿:掌握幸福的科學方法&練習 Flourish

raw-image

🌟 PERMA 幸福模型 × 日常練習

raw-image

P – Positive Emotions 正向情緒

幸福是從感受開始。
每天主動捕捉一點點小美好,讓正向情緒成為生活的基調。

練習方法參考

  • 每晚睡前寫下「今天三件讓我感恩的事」。
  • 早上起床時,對自己說一句鼓勵的話。
  • 感到喜悅的時候,問問自己發生了什麼事。
  • 進階練習
    寫「正向情緒日記」,記錄當天讓你快樂、滿足或感動的瞬間,
    並反思「為什麼這件事讓我開心?」這有助於增強對正向情緒的敏感度。
  • 小撇步
    設定手機提醒,每天定時(例如中午或傍晚)停下來感受當下的小美好,比如陽光、咖啡香氣或一段音樂。

E – Engagement 全心投入

當你專注在當下,幸福感會自然流動。
找到能讓你進入「心流」的事物,忘卻時間的流逝。

練習方法參考

  • 找一件能讓你進入「心流」的小事(如寫作、繪畫、料理、運動)。
  • 給自己一段不被打擾的時間,完全沉浸在其中。
  • 進階練習
    試試「心流挑戰」,每天挑選一項需要專注但不過於困難的任務(例如學習一項新技能或完成一小段工作),並記錄進入心流的感受。
  • 小撇步
    在投入時關閉不必要通知,也可以使用番茄工作法(25分鐘專注+5分鐘休息)來避免分心。
    P.S. 不是無腦滑短影片喔,這只會讓你的大腦過度耗能!

R – Positive Relationships 正向人際

幸福常常藏在人與人之間的連結裡。
真誠的互動能讓我們感受到支持與溫暖。

練習方法參考

  • 主動對身邊的人說一句謝謝,或發一則簡短的關心訊息。
  • 和家人或朋友創造一個小小的日常儀式(例如:週末固定的早餐時光)。
  • 進階練習
    實踐「主動聆聽」,在對話時專注傾聽並回應對方的情緒,而非急於給建議,這樣能加深連結感。
  • 小撇步
    每月選一天,主動聯繫一位久未聯繫但很想念的朋友,簡單問候或分享近況,重建關係網絡。

M – Meaning 生命意義

當我們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幸福會更深刻。
將日常行動與內在價值連結起來,能讓生活更有方向。

練習方法參考

  • 嘗試把今天做的事情,連結到你重視的價值。
  • 寫下一句「此刻我的努力,是為了什麼?」。
  • 進階練習
    定期進行「價值清單檢查」,列出你最重要的三個價值觀(例如家庭、成長、助人),檢視最近的行動是否與這些價值一致。
  • 小撇步
    每天問自己:「我今天做了什麼,讓我覺得生活有意義?」
    這能將瑣事與大目標連繫起來。

A – Accomplishment 成就感

完成一個小目標,就是最真實的幸福來源。
每一步的進展都在累積你的自信與力量。

練習方法參考

  • 設定「今日最小任務」並完成(例如:整理桌面、讀完一篇文章、背10個單字)。
  • 建立小小的進步紀錄表,看見自己逐步累積的力量。
  • 進階練習
    試試「微目標拆解」,將大目標分解成每天可完成的小步驟,並在完成後給自己一個小獎勵(例如一杯喜歡的飲料)。
  • 小撇步
    使用簡單工具(如寫手帳或App)記錄進度,例如用打勾方式標記已完成的任務,增強成就感。


raw-image

整合 PERMA 於日常

為了讓 PERMA 更融入生活,試試以下方法:

  • 每日五分鐘幸福儀式
    每天花五分鐘,針對 PERMA 五個元素快速檢視。
    例如:
    回想一件讓你開心的事(P)
    專注完成一小段工作(E)
    發一則關心訊息(R)
    寫下當天行動的意義(M)
    慶祝一個小成就(A)

    這樣是不是很快就完成一個循環了呢?
  • 生活設計
    在生活中創造提醒幸福的「線索」,例如:
    在桌面上放一張家人照片,提醒自己關心身邊的人(R)、在手機桌布設定一句勵志話或是偶像的照片(P)、或在行事曆中預留專注時間(E)、開始看自己喜歡的東西,達成目標後下單(A)、寫日記分享今天的收穫(M),這也是簡單的實踐方式。

結語|幸福,是每天的選擇

當我們在日常裡慢慢培養這五個元素,當你習慣它並將它融入日常,你會發現:幸福不再只是外界給予,也不是遙遠的夢想,而是一種能隨時召回的內在能力。
它存在於我們的選擇裡:
選擇去感恩,選擇去專注,選擇去連結,選擇去賦予意義,選擇去完成哪怕很小的事情。
當我們一點一滴去累積這本「幸福帳戶」,
它將成為面對未來挑戰的底氣,也是支持我們走下去的力量。


👇如果你想幫助書書持續創作:

📮 訂閱《書書的棉花園來信》電子報,收到更多幸福練習工具:
👉 [訂閱書書的電子報]

📘 想看更多延伸創作?追蹤方格子專欄《書書的回光私房光室》
👉 [前往專欄]

📘 成為方格子專欄《書書的回光私房光室》的贊助者
👉 [$112成為幸福練習計畫贊助者]

這是書書的IG,有什麼想法可以私訊小盒子喔:書書的棉花園

這裡是書書的棉花園
也是Return to Light(回光之旅)
分享個人成長、心靈療癒和生活儀式感
「你今天有沒有發現屬於你的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書書的棉花園
50會員
145內容數
嗨,我是書書,是一名正在幸福路上的幸福練習生 這裡是我獻給每一位內向者與高敏感心靈的幸福之地 我將從身、心、靈三個面向,分享我走出焦慮、走進平靜生活的療癒之旅 這不僅是我療癒自己的紀錄,更是我想送給你的光,陪你一起找回屬於自己的節奏與力量 願你在「回光養成系」的旅程中感受到溫柔與陪伴。
書書的棉花園的其他內容
2025/09/16
我們總以為幸福來自金錢、地位或關係, 但如果幸福不是一種「擁有」,而是一種「能力」,那會是什麼模樣? 透過幾個平凡的小故事,我將幸福解構成四個面向: 發現美好、珍惜當下、接納不完美,以及幸福的心智模式。 願這份分享,能啟發你從此時此刻開始,在平凡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亮光。
Thumbnail
2025/09/16
我們總以為幸福來自金錢、地位或關係, 但如果幸福不是一種「擁有」,而是一種「能力」,那會是什麼模樣? 透過幾個平凡的小故事,我將幸福解構成四個面向: 發現美好、珍惜當下、接納不完美,以及幸福的心智模式。 願這份分享,能啟發你從此時此刻開始,在平凡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亮光。
Thumbnail
2025/09/15
你知道嗎?和毛小孩的互動,其實也是一種心理學上的療癒體驗。 狗狗小黑,讓我在陪伴與丟球遊戲中,重新理解了「信任」的力量。 當我呼喚時,小黑總會奔回我身邊,這份回應讓我感受到安心與被選擇的價值。 從毛小孩的陪伴到自我療癒,我逐漸學會:關係裡的信任,不是冒險,而是一次次安全回應的累積。
Thumbnail
2025/09/15
你知道嗎?和毛小孩的互動,其實也是一種心理學上的療癒體驗。 狗狗小黑,讓我在陪伴與丟球遊戲中,重新理解了「信任」的力量。 當我呼喚時,小黑總會奔回我身邊,這份回應讓我感受到安心與被選擇的價值。 從毛小孩的陪伴到自我療癒,我逐漸學會:關係裡的信任,不是冒險,而是一次次安全回應的累積。
Thumbnail
2025/09/11
從自身療癒出發,學習用設計思維經營關係,透過覺察、表達、共創三階段練習,建立自由又安心的連結。 書書在認識依附理論後,放下完美執著,擁抱關係的流動性,找回自己的光,養成幸福的生活。
Thumbnail
2025/09/11
從自身療癒出發,學習用設計思維經營關係,透過覺察、表達、共創三階段練習,建立自由又安心的連結。 書書在認識依附理論後,放下完美執著,擁抱關係的流動性,找回自己的光,養成幸福的生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追求幾秒鐘的幸福嗎? 就去大笑三聲吧! 想追求幾分鐘的幸福嗎⋯⋯⋯⋯
Thumbnail
想追求幾秒鐘的幸福嗎? 就去大笑三聲吧! 想追求幾分鐘的幸福嗎⋯⋯⋯⋯
Thumbnail
用認知行為療法更認識自己,擺脫恐慌、憂鬱、社交恐懼症和強迫症,讓心靈清爽愉快的自我練習
Thumbnail
用認知行為療法更認識自己,擺脫恐慌、憂鬱、社交恐懼症和強迫症,讓心靈清爽愉快的自我練習
Thumbnail
<打造你要的人生>這本書由歐普拉和哈佛幸福學教授亞瑟共同完成,分享幸福的實踐和體悟,並提供如何讓自己活得更幸福的方法。這篇文章著重在幸福的關鍵、幸福三要素以及幸福的關鍵,並邀請讀者共同參與幸福魔法團體,活出幸福人生。
Thumbnail
<打造你要的人生>這本書由歐普拉和哈佛幸福學教授亞瑟共同完成,分享幸福的實踐和體悟,並提供如何讓自己活得更幸福的方法。這篇文章著重在幸福的關鍵、幸福三要素以及幸福的關鍵,並邀請讀者共同參與幸福魔法團體,活出幸福人生。
Thumbnail
快樂可以帶來對生活的滿足感和慶幸。如何培養快樂感、幸福感?內含關於快樂的主題、抑鬱風險、抑鬱體質形成因素、抑鬱症狀、快樂感的持久狀態、快樂的外在表現等內容。
Thumbnail
快樂可以帶來對生活的滿足感和慶幸。如何培養快樂感、幸福感?內含關於快樂的主題、抑鬱風險、抑鬱體質形成因素、抑鬱症狀、快樂感的持久狀態、快樂的外在表現等內容。
Thumbnail
現代生活中,提升幸福指數成為了許多人追求的目標。然而,要實現真正的幸福感並不只是追求物質上的滿足。透過一些簡單而有效的心法,我們可以啟動快樂人生,享受更充實的幸福感受。
Thumbnail
現代生活中,提升幸福指數成為了許多人追求的目標。然而,要實現真正的幸福感並不只是追求物質上的滿足。透過一些簡單而有效的心法,我們可以啟動快樂人生,享受更充實的幸福感受。
Thumbnail
讓自己時刻保留愉快的心境,有助於顯化希望的結果。多接觸大自然能讓人充滿更多的正能量,有助於吸引正確的人、事、物,來到面前。不是盲目的讓自己維持正能量,而是為了心更開闊和快樂。 生活已經充滿了太多的不愉快,在閒瑕時間給予自己更多正向的循環。 情緒很多時候是反應我們的內心及潛意識裡的想法,總會因為生
Thumbnail
讓自己時刻保留愉快的心境,有助於顯化希望的結果。多接觸大自然能讓人充滿更多的正能量,有助於吸引正確的人、事、物,來到面前。不是盲目的讓自己維持正能量,而是為了心更開闊和快樂。 生活已經充滿了太多的不愉快,在閒瑕時間給予自己更多正向的循環。 情緒很多時候是反應我們的內心及潛意識裡的想法,總會因為生
Thumbnail
這本書用正向心理學去討幸福,其中選取書中一部份內容,以及寫出我的心得,提供大家參考
Thumbnail
這本書用正向心理學去討幸福,其中選取書中一部份內容,以及寫出我的心得,提供大家參考
Thumbnail
幸福感來自於兩大領域:愉悅感與目標感。對人類來說,感受到愉悅或是痛苦與否很重要,是否有明確的目標感包括目的、方向、進展、成就也很重要。 衣食無缺但無所事事、覺得空虛無法讓我們感到幸福,持續處於折磨與痛苦的情境下努力奮鬥,也斷然稱不上幸福。「幸福」發生於我們感受到「愉悅感」和「目標感」之間的最適平衡。
Thumbnail
幸福感來自於兩大領域:愉悅感與目標感。對人類來說,感受到愉悅或是痛苦與否很重要,是否有明確的目標感包括目的、方向、進展、成就也很重要。 衣食無缺但無所事事、覺得空虛無法讓我們感到幸福,持續處於折磨與痛苦的情境下努力奮鬥,也斷然稱不上幸福。「幸福」發生於我們感受到「愉悅感」和「目標感」之間的最適平衡。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瞭如何透過後設認知、情緒替代、以及停止過度關注自己的方法來學習管理情緒。作者提出了每種方法的每日練習,並融入了大腦科學以及行為心理學的觀點,希望讀者能夠透過這些方法來改善情緒管理能力。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瞭如何透過後設認知、情緒替代、以及停止過度關注自己的方法來學習管理情緒。作者提出了每種方法的每日練習,並融入了大腦科學以及行為心理學的觀點,希望讀者能夠透過這些方法來改善情緒管理能力。
Thumbnail
在討論幸福之前,我們得先了解「什麼是幸福?」而今天這本《打造你要的人生》則是從人類天性的論點出發,討論幸福的迷思。本文分享了作者的幸福科學研究和教學,從三種營養素可以觀察,享受、滿足、目標裡,我們都無法避免不快樂的情緒產生。下一篇文章將分享獲取幸福感的祕訣,在於全然接受不快樂、學會如何管理不快樂。
Thumbnail
在討論幸福之前,我們得先了解「什麼是幸福?」而今天這本《打造你要的人生》則是從人類天性的論點出發,討論幸福的迷思。本文分享了作者的幸福科學研究和教學,從三種營養素可以觀察,享受、滿足、目標裡,我們都無法避免不快樂的情緒產生。下一篇文章將分享獲取幸福感的祕訣,在於全然接受不快樂、學會如何管理不快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