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參加了「提升中醫助孕照護品質研討會-高雄場」,是由中醫師公會全聯會所主辦,橫跨北中南共三場扎實的講座課程。
其中兩位醫師分享了 基礎體溫(Basal Body Temperature, BBT) 在助孕過程中的應用。這篇文章整理了重點內容,與大家分享中醫如何透過 BBT 來判斷體質、輔助診斷,並搭配生活建議提升受孕成功率。
一、基礎體溫在中醫助孕的臨床應用
基礎體溫的變化與 黃體素 有密切關係,高低溫期的差異能夠反映身體的陰陽平衡狀態。

本圖片擷取自 曾承軒 醫師 上課講義

本圖片擷取自 曾承軒 醫師 上課講義
從判讀 BBT 輔助中醫診斷與治療
- 低溫期
- 過高:屬熱證,還可細分為實熱、虛熱、濕熱、鬱熱,治以清熱。
- 體溫起伏大,出現短暫「暴衝」:代表陰虛陽亢,治宜滋陰養血為主,輔以清熱。
- 排卵過早(低溫期<12、13天):亦屬熱證,包含陰虛有熱、濕熱、肝鬱化熱。
- 排卵期
- 緩慢上升超過三天以上:多屬陽虛或氣虛,亦有氣滯血瘀、痰濕阻滯,需依個別狀況辨證論治。
- 高溫期
- 過低(低溫與高溫相差不到0.3℃):多屬陽虛,治宜補陽。
- 不穩定(高低起伏鋸齒狀或雙峰狀):多屬陰虛、陽虛、或陰陽兩虛。
排卵後 3–5 天是胚胎著床的關鍵時期,若黃體素不足,會不利於著床。
如何評估治療效果
- 若 BBT 曲線調整後逐漸趨於正常,代表治療有效。
- 若調理三個月後仍未能懷孕,應懷疑有其他問題,建議轉介西醫檢查。
整體治療方向
- 以補腎助孕為核心。
- 高低溫皆不足時,重點在補陽。
- 因人而異搭配疏肝、養陰、活血等方法。
二、如何用基礎體溫表抓住排卵時機受孕
受孕時機的掌握
- 一般依據基礎體溫,以體溫往下的最低點為排卵日,當日行房是受孕最佳的時機,之後隔日再一次,直至曲線超過36.7℃為止。
而 曾承軒醫師 則依據個人豐富的臨床經驗,提出獨到的看法:
體溫曲線下降至最低點,隔日往上升成V字形時的清晨6點行房。之後看有下降時於隔日同時再一次,直至曲線超過36.7℃為止。
- 注意!基礎體溫超過36.7℃後三天以上,就不能再行房了,否則流產的機率很高!
為何選擇 V 上升那天為排卵日?
- 曾醫師認為,不孕者排卵的時機較正常人來的晚,在德國臨床上也有人採用此方法抓排卵日。
- 愛群醫療集團總院長 賴榮年教授 也補充,男性血中睪固酮濃度在清晨 6 點最高,這時候行房也是順應生理的好時機。
懷孕後的 BBT 觀察
- 懷孕後建議持續紀錄高溫期 3–4 個月。
- 高溫能穩定維持 → 胎兒發育良好。
- 若體溫在「36.7℃ 基準線」上下波動,則需警覺流產風險。
我的收穫
基礎體溫並不只是判定排卵日用的「溫度曲線」,它其實是一份能反映體質、陰陽消長,甚至內分泌狀況的「健康日記」。
- 中醫師可以藉由 BBT 判斷陽虛、陰虛或肝鬱等體質,進而對症下藥。
- 對備孕者而言,持續紀錄 BBT,不僅能掌握排卵期,也能透過日常觀察了解自己的身體變化。
結語
中醫助孕的核心不只是「開藥方」,更是陪伴患者在生活作息、心理調適與體質調理上找到平衡。透過基礎體溫這個簡單卻實用的工具,不僅能幫助醫師判斷,更能讓患者參與到自己的療程中,提升懷孕的機會。
👉 你有沒有紀錄過自己的基礎體溫呢?或者曾經用 BBT 幫助備孕?歡迎在留言區分享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