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五分鐘的靜坐,改變我的心態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raw-image


在一天當中,最安靜的時刻,不是夜深人靜,也不是大家還在睡夢裡的清晨,而是我為自己預留的那五分鐘靜坐。沒有音樂、沒有手機、沒有對話,只有自己與呼吸。這個習慣一開始只是因為工作壓力太大,想找個方式「喘口氣」,沒想到,短短五分鐘卻讓我的生活漸漸有了不同。

混亂中的喘息

那段時間,我每天早上都在鬧鐘響後立刻滑手機,看訊息、回信、刷社群,一整天的心情就這樣被推著走,總覺得自己一直在追趕什麼。後來某天,我看到一句話:「如果你連五分鐘都不能給自己,你的人生就是被世界徹底擺佈。」那句話擊中了我。

於是我試著在起床後不碰手機,先坐在床邊閉上眼,深呼吸。剛開始的幾天真的很難,腦袋裡各種待辦事項、昨天的對話、明天的擔心都跑出來,我甚至覺得自己在「浪費時間」。但當我強迫自己持續做,五分鐘過後卻有種奇妙的鬆動感,彷彿身體裡那根一直繃緊的弦,終於放下了一點點。

五分鐘靜坐帶來的三個改變

  1. 腦袋不再那麼吵
    以前我一睜開眼就覺得焦慮,心裡滿是「該做什麼、要回誰訊息」,現在這五分鐘讓我先「歸位」,提醒自己先是「人」再是「工作者」。
  2. 對情緒更有覺察
    靜坐時我開始注意到自己的呼吸,也注意到情緒如何在體內流動。憤怒、焦慮、擔心,這些情緒不是要被趕走,而是被看見。這讓我在日常對話裡更能緩和自己的反應。
  3. 時間感變寬了
    有時候我以為自己「沒有時間」,其實只是「沒有空間」。五分鐘靜坐就像在擁擠的生活裡劃出一條小巷,讓我有機會喘息,也能更專注地投入接下來的每一件事。

你也可以試試這樣開始

  • 找一個固定時間:起床後、午休前、睡前都可以,選一個最容易實行的時段。
  • 不用特別姿勢:坐在椅子上也行,重點是背挺直、雙腳平放、眼睛輕閉。
  • 專注呼吸即可:不用逼自己「什麼都不想」,只要感覺空氣進出鼻腔,感覺身體隨呼吸微微起伏。
  • 從一分鐘開始:若五分鐘太長,就先一分鐘,等習慣後再慢慢加長。

我學到的啟發

  1. 改變心態不需要大動作
    有時候我們以為要徹底改變生活,必須搬家、換工作、學新技能。其實只要每天多一個五分鐘的靜坐,就能逐漸調整心態。
  2. 慢是另一種力量
    五分鐘看似什麼都沒做,卻是養成穩定內在的種子。當我們習慣在快節奏中抽身,反而能在真正需要的時候快速做決定,因為心比較穩定。
  3. 與自己相處的品質比時間長短重要
    你可以花一整天在社群上也感到空虛;也可以只花五分鐘靜坐卻覺得充實飽滿。那種「內在被安頓」的感覺,是最直接、最實在的收穫。

把靜坐變成生活的小儀式

現在,我會在靜坐後為自己泡一杯溫熱的飲料,當作「回到日常」的小過場。這樣的儀式感提醒自己:生活再忙,還是有一塊屬於自己的安靜角落。慢慢地,這不只是一個習慣,也變成一種自我照顧的態度。

我曾經覺得靜坐是浪費時間,但現在我知道,那五分鐘其實是「為自己投資」。它讓我有力氣去擁抱一天的挑戰,也讓我在壓力面前不再那麼慌張。

如果這篇文章也讓你想到屬於你的「五分鐘靜坐時光」,歡迎在留言區分享你的故事,

也許你的經驗正好能啟發另一個需要溫暖的人。

💌 喜歡這樣的文字,歡迎訂閱、贊助或分享給朋友,讓我能持續寫下更多日常小觀察,也陪伴你在生活裡找到療癒的角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嘿!嘻瑞的沙龍
6會員
85內容數
想到什麼就聊什麼,從小說靈感、日常生活,到一些奇妙的時事觀察。這裡不設限,歡迎留言互動,讓我們一起把文字變成交流的橋樑。
嘿!嘻瑞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10/06
在房間角落的木櫃裡,有一個小小的鐵盒,盒子上方的油漆早已斑駁。每次整理房間,我都會不自覺地打開它,裡面裝著一疊泛黃的票根、幾張手寫小卡片、還有一條早已沒有味道的小香氛袋。這些東西看起來再普通不過,但它們串起了我人生不同時期的記憶:第一次和朋友去遠方旅行、第一次在校園演講、第一次收到真正用心手寫的
Thumbnail
2025/10/06
在房間角落的木櫃裡,有一個小小的鐵盒,盒子上方的油漆早已斑駁。每次整理房間,我都會不自覺地打開它,裡面裝著一疊泛黃的票根、幾張手寫小卡片、還有一條早已沒有味道的小香氛袋。這些東西看起來再普通不過,但它們串起了我人生不同時期的記憶:第一次和朋友去遠方旅行、第一次在校園演講、第一次收到真正用心手寫的
Thumbnail
2025/10/05
身為創作者,常常會遇到一個很神奇的現象: 我辛辛苦苦打磨的「心頭好」,流量寥寥無幾; 但那些我寫得隨興、甚至不太想看的題材,卻偏偏受到讀者的瘋狂喜愛。 這讓我體會到一件事:作者眼中的「有價值」,不等於讀者眼中的「有意思」。 今天就來公開我自己的「十大矛盾清單」——這些題材,我自己幾乎不會
Thumbnail
2025/10/05
身為創作者,常常會遇到一個很神奇的現象: 我辛辛苦苦打磨的「心頭好」,流量寥寥無幾; 但那些我寫得隨興、甚至不太想看的題材,卻偏偏受到讀者的瘋狂喜愛。 這讓我體會到一件事:作者眼中的「有價值」,不等於讀者眼中的「有意思」。 今天就來公開我自己的「十大矛盾清單」——這些題材,我自己幾乎不會
Thumbnail
2025/10/04
那天早晨,我像往常一樣擠上上班的公車。天氣微涼,車窗上泛著一層霧氣,車廂裡一半以上的人都戴著耳機,低著頭刷手機,車子伴隨著熟悉的晃動,整個空間顯得安靜又有點沉悶。 我找到一個靠窗的位置坐下,心裡盤算著待會兒要處理的工作,腦子裡像一條長長的待辦清單。就在這個時候,一位看起來約莫七十歲的阿姨上了車
Thumbnail
2025/10/04
那天早晨,我像往常一樣擠上上班的公車。天氣微涼,車窗上泛著一層霧氣,車廂裡一半以上的人都戴著耳機,低著頭刷手機,車子伴隨著熟悉的晃動,整個空間顯得安靜又有點沉悶。 我找到一個靠窗的位置坐下,心裡盤算著待會兒要處理的工作,腦子裡像一條長長的待辦清單。就在這個時候,一位看起來約莫七十歲的阿姨上了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這忙碌的節奏當中你可曾給自己一點時間創造一點儀式感 很喜歡在放伋的日子裡,騰出一點與自己相處的時間 靜靜的一個人坐在咖啡廳喝咖啡聽著音樂看喜歡的書 在那個瞬間讓我忘記了時間的存在 進入了心流的模式 享受著咖啡的溫暖、音樂的陪伴、 文字和我的對話 很自在的做著自己喜歡的事 享受著自己創造
Thumbnail
在這忙碌的節奏當中你可曾給自己一點時間創造一點儀式感 很喜歡在放伋的日子裡,騰出一點與自己相處的時間 靜靜的一個人坐在咖啡廳喝咖啡聽著音樂看喜歡的書 在那個瞬間讓我忘記了時間的存在 進入了心流的模式 享受著咖啡的溫暖、音樂的陪伴、 文字和我的對話 很自在的做著自己喜歡的事 享受著自己創造
Thumbnail
對積攢了一整天壓力的我們,求的大抵不是什麼心靈澄清的澈悟,需要的其實就是,一段和自己對話的時間,徹底地放鬆、徹底地聽聽身體的需求。暫時放下人際的紛擾和工作的壓力,許自己,半小時也好、15分鐘也沒問題,總之是一段純粹的自我時光,Me Time。
Thumbnail
對積攢了一整天壓力的我們,求的大抵不是什麼心靈澄清的澈悟,需要的其實就是,一段和自己對話的時間,徹底地放鬆、徹底地聽聽身體的需求。暫時放下人際的紛擾和工作的壓力,許自己,半小時也好、15分鐘也沒問題,總之是一段純粹的自我時光,Me Time。
Thumbnail
「我所看待的「自由」是一種有餘裕的狀態,餘裕並不是偷懶,而是讓自己有充電的時間。自律也是為了同樣的目的。因此不必區分工作和生活,每一刻都是我之為我的展現。—摘自《給未來的讀者》」
Thumbnail
「我所看待的「自由」是一種有餘裕的狀態,餘裕並不是偷懶,而是讓自己有充電的時間。自律也是為了同樣的目的。因此不必區分工作和生活,每一刻都是我之為我的展現。—摘自《給未來的讀者》」
Thumbnail
此篇文章,描述作者透過忙碌暫時忘卻痛苦。然而,若沒有忙碌,我們是否只能被憂鬱吞噬?正向心理學提到冥想、腹式呼吸、身體掃描等方法。專注於當下的每一刻,感受身邊的一切,發現生命中微小的美好。在這過程中,我們暫時忘卻內心的煩悶,感受宇宙的力量,並重新找回內在的平靜與力量。
Thumbnail
此篇文章,描述作者透過忙碌暫時忘卻痛苦。然而,若沒有忙碌,我們是否只能被憂鬱吞噬?正向心理學提到冥想、腹式呼吸、身體掃描等方法。專注於當下的每一刻,感受身邊的一切,發現生命中微小的美好。在這過程中,我們暫時忘卻內心的煩悶,感受宇宙的力量,並重新找回內在的平靜與力量。
Thumbnail
從2021年1月1日至今2024年4月1日,靜坐內觀已成為我日常的「活著有感」。每天留出兩小時給自己,是一件幸福的事!對我來說,靜坐內觀是一種個人儀式,讓我度過平靜的一天。靜坐內觀讓心變得明亮、平等、穩固、強大,提醒我們成長的時刻已經到來!
Thumbnail
從2021年1月1日至今2024年4月1日,靜坐內觀已成為我日常的「活著有感」。每天留出兩小時給自己,是一件幸福的事!對我來說,靜坐內觀是一種個人儀式,讓我度過平靜的一天。靜坐內觀讓心變得明亮、平等、穩固、強大,提醒我們成長的時刻已經到來!
Thumbnail
我喜歡安安靜靜一個人待在家。
Thumbnail
我喜歡安安靜靜一個人待在家。
Thumbnail
這個步奏讓你可以選擇用30秒、或30分鐘,即可擁有平靜的開始。
Thumbnail
這個步奏讓你可以選擇用30秒、或30分鐘,即可擁有平靜的開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