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題佔每一科分數的一半,完全不能放掉,但是國考並沒有給出明確的給分標準。每年的考題方向也各有不同,因此除了在準備選擇題的過程中增進自己的知識以外,說文解字(瞎掰)的功力也很重要😌。排除完成+檢查選擇題的半小時,如何在剩下的1.5小時順利掌握重點,並且有效率、有架構地寫出一目瞭然、高得分的答案,今天這篇文章可以提供給讀者們方向與建議:
一、考前猜題
這個部分過往已經有許多前人的智慧,大致上可以歸納成以下幾點:
- 歸納歷屆申論題目
 - 找出考題趨勢
 
我會將自己整理的歷屆放在後續的文章,可以再加入會員關注更新。而我的準備策略如下:
初期練習階段:
- 先觀察題目 → 記錄下來
 - 整理成「每年申論考古的趨勢」
 
考前練習:
- 完整練習考古題(選擇+申論)
 - 請Chatgpt給分、寫題建議
 
正式考試:
- 善用計算紙 → 記錄選擇題中的重點概念
 - 幫助在寫申論題時快速切入重點
 
猜題方向除了可以採用刪去法(例如:變心不會考已經考過的精神疾患、理論近兩年考過的學派不會重複),也可以關注重要新聞或流行的心理學知識(例如113年的復原力、110年的Covid-19)。像最近DSM5-TR的出版增加了「長期悲傷障礙症」,114年沒考,也許115年心理師國考或之後就會考出來。
二、APA格式、配分
申論題作答需要條理清楚、結構完整,而 APA 的分段方式剛好提供了很好的框架、幫助我們在寫答案的時候更有條理地回答,就算題目看不出明確的問題,也可以有效進行分段並配分。大致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簡述題幹
用 2–3 行快速整理題目重點,並銜接後續要回答的小題。
第二部分:分段回答小題
每個小題各自分段,逐點作答,避免混在一起。
第三部分:收斂結論
以 1–2 行呼應題意,總結觀點。
以114年的基礎心理學申論題為例:

第一題題目沒有明確配分,因此我會先拆成三個小題:
1️⃣ 玻璃天花板、2️⃣ 玻璃懸崖、3️⃣ 如何協助當事人克服(再細分個人、組織、政策層面)。
依難易與篇幅配分 → 5 分、5 分、15 分,每 5 分約 2–3 行。
第二題則有明確列出(一)(二),就直接依序回答,但首段先補充「社會交換理論」,幫助閱卷老師快速catch到,這個考生是會寫這題的!必須給分!
配分的用意是在有限的時間內可以有效地獲得分數,這樣做可以避免「花 10 分鐘寫完第一小題卻沒時間寫第三小題」的狀況,也能確保每個重點都有覆蓋到,拿分更穩。內心做出配分以後可以適當分配付出的心力,得到一定比例的分數。
三、不會的題目破解法
出題的範圍這麼廣,總是會考到一些自己完全看不懂,也不知道在講什麼的題目。這時除了選擇題給予的提示以外,考生說文解字(ㄒㄧㄚ ㄅㄞ )的能力就很重要。我甚至把不會的題目寫出21分的高分XD。

仍然以這基礎心理學的第一題申論為例,當初看到「玻璃懸崖」四個字的當下直接傻眼,跨隆謀🙃,但仔細閱讀,一起比較的是「玻璃天花板」,且題目最後提到了女性職場發展阻礙。
因此可以推敲出玻璃懸崖指的應該也是女性在職場中容易因為性別遇到的困難與阻礙,且與天花板不同的是懸崖的意向。因此若玻璃天花板指女性難以在職涯中晉升到高階職位,即使他們具備能力與資格,那玻璃懸崖便很可能指的是在職場中危險、容易失敗的位置。
重點不在於你能不能完整寫出玻璃懸崖的定義,而在於掌握核心議題:女性在職場中面臨的不公平待遇,以及如何協助她們突破與改善現狀。因此掌握這點,依然能夠拿到部分的分數,甚至更多,因為玻璃懸崖的分數很有可能只佔了5分。
再次整理寫題技巧:
- 不確定名詞就抓核心議題:只要回到「性別不平等」和「解決方法」,就能避開答非所問。
 - 多用題目關鍵字:像「女性」、「升遷」、「不公平」、「協助」,可以讓老師感覺你切中重點。
 - 分段清楚、配分合理:即便方向略有偏差,也能拿到部分分數。
 
面對完全不會的題目,多寫出一點東西就是為自己爭取分數,請千萬不要空白直接放棄自己,就像我們面對個案時會輕易放棄他們一樣。你不會的題目,別的考生也可能不會,閱卷老師改題也就會比較寬鬆。寫完申論、走出考場的瞬間,你一定會感到如釋重負。雖然準備過程辛苦,但請全力以赴,你的努力不會白費!
以上就是三篇諮商心理師國考心得的系列文章,謝謝大家閱讀到這邊,如果有問題的話也歡迎留言給我,或是加入會員,支持我產出後續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