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後的一個月:教師節的思考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新學期的開始,總帶著陌生與熟悉交織的感覺。對我而言,這一學期更像是一個「轉場」:從過去在學院的行政工作,逐漸轉入系所的教學與研究。這不只是職務上的調整,更是角色的轉換。教學、研究、行政、輔導,每一個環節都重新定義了我在教育現場的位置,也讓我在教師節的時刻,忍不住回頭思考自己的起點與下一步。

一、研究:把經驗轉化為文字

研究對教師而言,不只是履歷上的數字累積,更是將實踐轉換為可以共享的知識。我在靜宜大學執行 USR 計畫的幾年,與日本山梨大學、彰化美術館的合作經驗,曾經只是散落的活動紀錄與課程案例。到了新學校,我嘗試把這些片段整理成論文,投稿給雲林科技大學舉辦的研討會。幸運的是,這篇論文獲得錄取,預計在 11 月 1 日發表。

回顧過程,我深刻感受到「將經驗轉化為文字」的挑戰。過去帶領學生進行廢棄物再利用的藝術實驗,或是與社區一起完成環保服飾設計,當下都充滿熱情與即時感。但一旦要把這些實踐放進學術的架構中,就必須回到理論、回到比較、回到脈絡。例如,如何把學生在田野中訪談高齡者的心得,連結到「社會設計」的學術脈絡?如何把一件利用廢棄衣物改造的作品,放進「永續時尚」的研究討論?這些都是研究轉換的挑戰,也正是學術寫作的魅力所在。我給自己一個小小的承諾:在發表後要前往台南七娘媽廟宇參拜。這不是單純的宗教儀式,而是一種心理上的節點——告訴自己,研究不只是為了學術的舞台,更是為了將這些累積的經驗,化作可以祝福更多學生與社會的力量。

二、教學:從課堂到田野

在新系所,我主要開設了「流行趨勢分析」與「服飾史」兩門課。這兩門課看似傳統,但我嘗試把 USR 的元素融入其中。

在流行趨勢分析課裡,我不僅要學生閱讀最新的 WGSN 趨勢報告,更要求他們到校園與社區進行觀察。例如,學生會發現校園內的穿搭風格其實隱含著階段性的變化:大一新生偏好品牌標誌鮮明的單品,大三大四則轉向更務實的穿搭,甚至開始考慮職場的需求。這些觀察不僅讓學生理解趨勢如何落實在生活,也讓他們學會從資料到結論的推理過程。

在服飾史課裡,我則帶學生從希臘羅馬時期的服飾談起,並引導他們思考「歷史如何在現代延續」。例如,女神像的披掛與當代時裝秀中的垂墜設計,其實有著跨越千年的呼應。我還安排了田野作業,要求學生到台中在地的傳統服飾店或廟會活動中觀察服飾細節,再把照片與文字整理成雜誌或短片。這不只是歷史知識的學習,更是將田野轉化為作品的過程。學生在課堂中常常會提問:「老師,這樣的作業會不會太難?」我會回答:「難,才是真正的學習。」如果只是被動聽講,他們或許能記住幾個名詞,但無法建立屬於自己的知識結構。唯有透過探索,他們才能在未來遇見新的挑戰時,有能力說:「我可以找到答案。」

三、行政:隱形卻必要的支撐

行政工作看似瑣碎,但卻是大學運作不可或缺的基礎。最近我與主任討論教育部的計畫,預計在年底或明年初進行轉型。這些計畫不只是經費的來源,更是連結師生、社區、甚至國際合作的橋樑。

我也重新聯繫了過去在黃金博物館的合作夥伴,希望能把文化機構的資源與課程結合。例如,學生在學習服飾史的同時,若能與博物館的策展人交流,將會對「服裝」與「文化」之間的連結有更深的理解。

此外,國科會的計畫也開始聚焦在高職學生的實務訓練需求。這是我過去較少接觸的面向,但卻非常重要。因為高職學生往往是最早接觸產業的一群人,若能在他們身上建立起研究與實務的連結,未來就能形成一個正向循環。

四、輔導與交流:人與人之間的橋樑

教師不只是知識的傳遞者,也是關係的建立者。我計劃下週開始與姊妹學校聯繫,安排互訪與交流。這些交流或許在表面上是「參訪行程」,但在我看來,真正的價值是讓學生看到「不同的自己」。

曾經有一位學生在日本交流後告訴我:「老師,我才發現原來自己平常的學習方式很單一。」這句話讓我印象深刻。跨文化的交流,其實就是一面鏡子,讓人照見自己的不足,也照見可能的成長。

最近因為台灣花蓮等地遭受天災,我特地前往廟裡祈福。這並不是形式化的舉動,而是提醒自己:教育不只是課堂內的事,而是與社會同呼吸、共命運。當學生看到老師也關心社會,他們或許會開始思考:「知識能如何回應現實?」這就是教育的延伸。

五、教師節的反思:教與學的雙向

教師節總會引起我一種矛盾的感受。一方面,學生的祝福與小卡片,會讓我感受到「被需要」的溫暖;另一方面,我也會反問自己:我到底是一位怎樣的老師?

在過去一個月的教學裡,我觀察到學生的眼神從迷惘逐漸轉為專注,從被動逐漸轉為主動。這或許是教師最好的回饋。可是我也知道,教學不是單向的灌輸,而是雙向的學習。我常常在學生的提問中被挑戰,被迫重新檢視自己的想法。

有人說,教育是一條孤獨的路。但我更願意相信,教育是一條與眾人同行的路。即便有時候,我必須先一個人往前走,等待他人追上。但只要堅持走下去,總會有人在途中並肩,甚至超越我。
這就是教師節最深刻的提醒:教與學,從來不是一方給予、一方接受,而是共同前行。當我在新環境裡摸索角色的同時,我也在學習如何成為一位更好的老師。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走讀城市創生─許正賢的沙龍
33會員
238內容數
歡迎喜歡地方創生的朋友,一同討論。
2025/09/28
在本週第二次 USR 課程中,我們特別邀請了兩位在地青年藝術家擔任業師參與。課程的核心聚焦於「再利用」:一方面透過破舊紡紗器材進行砂紡,將原本破損的紗線重新轉化為新線材,賦予這些材料新的生命;另一方面,結合服飾設計與陳列,探索商業與永續議題的交會。 這次課程同時分成兩個班級進行。第一個班級由業
Thumbnail
2025/09/28
在本週第二次 USR 課程中,我們特別邀請了兩位在地青年藝術家擔任業師參與。課程的核心聚焦於「再利用」:一方面透過破舊紡紗器材進行砂紡,將原本破損的紗線重新轉化為新線材,賦予這些材料新的生命;另一方面,結合服飾設計與陳列,探索商業與永續議題的交會。 這次課程同時分成兩個班級進行。第一個班級由業
Thumbnail
2025/09/25
在這次的 USR 課程中,我們特別以影像作為例子,和一位過去也是數媒系的校友合作。他目前在經營自己的導演工作室,作品非常豐富而有深度。我們和他一起設計了三場 USR 的攝影課程,讓學生學習如何用影像紀錄時尚產業的活動,並透過媒體手法去創造自己的觀點。 課程一開始,老師先帶領同學理解光圈、快門和
Thumbnail
2025/09/25
在這次的 USR 課程中,我們特別以影像作為例子,和一位過去也是數媒系的校友合作。他目前在經營自己的導演工作室,作品非常豐富而有深度。我們和他一起設計了三場 USR 的攝影課程,讓學生學習如何用影像紀錄時尚產業的活動,並透過媒體手法去創造自己的觀點。 課程一開始,老師先帶領同學理解光圈、快門和
Thumbnail
2025/09/24
一、引子:從對談啟發到創作模式 最近聽了書店老闆與隊長的一場對談,讓我有了新的感觸。當他們談及「4×4×4 的 64 個象限」時,我才驚覺,自己長期以來的寫作,其實早已形成某些固定模式。這些模式不是壞事,它們反而是一種「慣性中的習慣」,讓我在創作時有了可依循的軌跡。但同時,它也可能限制了視野,使我
Thumbnail
2025/09/24
一、引子:從對談啟發到創作模式 最近聽了書店老闆與隊長的一場對談,讓我有了新的感觸。當他們談及「4×4×4 的 64 個象限」時,我才驚覺,自己長期以來的寫作,其實早已形成某些固定模式。這些模式不是壞事,它們反而是一種「慣性中的習慣」,讓我在創作時有了可依循的軌跡。但同時,它也可能限制了視野,使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本來想等確定新學年服務單位後再來回顧,但因為一些因素,拖到七月底還只能先底定。最後決定趁現在還能悠哉享受過渡期(?)趕緊把這一學年課務相關的心得好好整理面對。 這學年我的教職是從10月底退伍後才開始算起,到考季差不多半年,就算全職當考生,存款也能負擔這段時間,所以原本沒打算找兼課,直到快開學前接到
Thumbnail
本來想等確定新學年服務單位後再來回顧,但因為一些因素,拖到七月底還只能先底定。最後決定趁現在還能悠哉享受過渡期(?)趕緊把這一學年課務相關的心得好好整理面對。 這學年我的教職是從10月底退伍後才開始算起,到考季差不多半年,就算全職當考生,存款也能負擔這段時間,所以原本沒打算找兼課,直到快開學前接到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我轉換工作後的第一份工作的心路歷程,包括了環境的陌生感、與老闆的相處、上班壓力與薪資討論等等。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我轉換工作後的第一份工作的心路歷程,包括了環境的陌生感、與老闆的相處、上班壓力與薪資討論等等。
Thumbnail
你不是過去的那個你 幸運的參與兩季的開學日,看見好久不見的大家,感覺又長大了一些。 開學了!要開始慢慢抓回自己的心,才不枉費我們每一季都這麼努力! 秋冬春季已過,夏季已開課,經過三季的洗禮,有沒有看見自己的進步? 做有意義的事情時,時間會過得很快, 但過於被動的話,是會被丟下船的。
Thumbnail
你不是過去的那個你 幸運的參與兩季的開學日,看見好久不見的大家,感覺又長大了一些。 開學了!要開始慢慢抓回自己的心,才不枉費我們每一季都這麼努力! 秋冬春季已過,夏季已開課,經過三季的洗禮,有沒有看見自己的進步? 做有意義的事情時,時間會過得很快, 但過於被動的話,是會被丟下船的。
Thumbnail
, 新學季即將開始,在這兩學季間,片刻的休息,適時的自我檢視及加油再出發。 加入實人後的改變
Thumbnail
, 新學季即將開始,在這兩學季間,片刻的休息,適時的自我檢視及加油再出發。 加入實人後的改變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跟隨老師轉變職場的心情抒發,分享了作者在調整課程和工作安排中的困難與感受。本文充滿個人情感,並表達了對未來教育事業的美好期許。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跟隨老師轉變職場的心情抒發,分享了作者在調整課程和工作安排中的困難與感受。本文充滿個人情感,並表達了對未來教育事業的美好期許。
Thumbnail
開學的第二週,啟動也適應了學習模式。 寒假期間,沒有將自己放得太鬆,也沒有把自己逼得很緊,我想這也是讓自己開學進入狀況的方式。 這週才算真正上課,在新的課堂上遇到一位很棒的老師,在第一堂課就對我有很多的啟發。 早上起來回想過往的學習,尤其是在助人專業的路上,早期的學習著重在探索自己
Thumbnail
開學的第二週,啟動也適應了學習模式。 寒假期間,沒有將自己放得太鬆,也沒有把自己逼得很緊,我想這也是讓自己開學進入狀況的方式。 這週才算真正上課,在新的課堂上遇到一位很棒的老師,在第一堂課就對我有很多的啟發。 早上起來回想過往的學習,尤其是在助人專業的路上,早期的學習著重在探索自己
Thumbnail
開學了,發書是一定要的, 然後就⋯⋯ 人生不到成年,常懷萬歲憂就是這樣來的🤣 再來選幹部, 根據我上學期的觀察, 我鎖定內掃衛生股長,因為不僅有較多的嘉獎,還比較輕鬆。 我們老師是採志願制,所以順理成章就當選了!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天上任肯定還是要盯一下,不過內掃是真的輕鬆。😄
Thumbnail
開學了,發書是一定要的, 然後就⋯⋯ 人生不到成年,常懷萬歲憂就是這樣來的🤣 再來選幹部, 根據我上學期的觀察, 我鎖定內掃衛生股長,因為不僅有較多的嘉獎,還比較輕鬆。 我們老師是採志願制,所以順理成章就當選了!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天上任肯定還是要盯一下,不過內掃是真的輕鬆。😄
Thumbnail
這幾天聽到些許消息,有些老師想要先休息一下。   尤其是去年開那麼多缺,如果考上離家遠的縣市,想考回來的,絕對想把握今年的機會,趁還有缺額的時候。   剛上岸不到一年的我們,其實好用力好用力啊。   平時的備課,還有班級經營的掌握,還得面對家長,與同事交際,跟行政相互配合,還得研習、進修
Thumbnail
這幾天聽到些許消息,有些老師想要先休息一下。   尤其是去年開那麼多缺,如果考上離家遠的縣市,想考回來的,絕對想把握今年的機會,趁還有缺額的時候。   剛上岸不到一年的我們,其實好用力好用力啊。   平時的備課,還有班級經營的掌握,還得面對家長,與同事交際,跟行政相互配合,還得研習、進修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