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坐進圈子時,觀察了一會兒周圍,
都是不認識的同學,男女大約各半。
大家看起來和我一樣,帶著些微緊張,卻裝作自然。
幹部們已經和將近一百位同學聊過。
即使他們臉上保持著專業的笑容,
我仍能看見眼底的疲憊。
幸好,帶領我們的幹部一開口就打破了僵局。
他笑著介紹自己,是這一屆負責美宣的幹部,
隨口分享了幾個社團的趣事。
語氣不嚴肅,像在拉近距離。 但我心裡很清楚,雖然外表是輕鬆的「聊天」,
實際上,這就是一場面試——一場篩選。
沒多久,幹部依序與每一位同學聊天(面試)。
輪到我的時候,他拋出了第一個問題: 「為什麼想來咖啡社?」
這題我早有準備。我想起報名表單的內容,於是回答:
「我有仔細看過課表安排,
最想學的是手沖和杯測。我覺得先學習手沖是很重要的基礎。
至於拉花,雖然很好看,但對我來說不是最吸引人的地方,
所以我覺得還好。」
話一出口,我看到幹部露出滿意的表情,
他微帶苦惱地說:
「這學期很多人加入咖啡社的目的都是想學拉花, 聽到我耳朵快起繭了。」
說完還指了指自己的耳朵。
「不是不讓大家學拉花,而是因為在這之前需要打好基礎,
掌握一些技巧,學會操作儀式機器等等。
所以這學期會較少安排拉花課程,多數以手沖為主。 但下學期拉花課會比較多,
因為大家都有一定的基礎了。
但像你這樣想學手沖的同學其實很少,你還蠻不錯的欸!
你非常適合這個社團。」
那一刻,我聽到後竟然有點不好意思//w//。沒想到會得到這麼好的回饋。
接著,幹部問了第二個問題:「那你有沒有特別喜歡喝的咖啡?」
這題原本讓我有點緊張,畢竟我不是資深的咖啡玩家。
但我立刻想起一段回憶,然後緩慢回答:
「印象最深刻的,是上次朋友從北海道函館帶回來的咖啡豆,
那是當地十字屋咖啡店調和的配方豆,屬於中深焙。
喝起來炭火味很明顯,尾韻香濃,最棒的是完全沒有酸味。
到現在,那仍是我最喜歡的咖啡。」
說完這段故事,我注意到幹部的表情亮了一下,說有機會也想去北海道品嘗。
漸漸的,氣氛不再像是面試,而更像朋友之間的分享。
圈子裡的其他同學在之後也陸續開始放鬆下來,
有人談自己常喝的超商拿鐵,有人提到旅遊時喝過的單品。
原本有些拘謹的氛圍,逐漸轉為熱絡。
隨著對話展開,我也開始主動提問,
想知道幹部在社團裡最難忘的經驗,
或者他平常最推薦的沖煮方式。
幹部回答得很投入,甚至聊到社團比賽時的趣事。
對我而言,這是一場真正的交流。
我已經被幹部的熱情感染了,
就在這樣的過程裡,我的心境悄悄轉變。
一開始,我提醒自己:「兩百人只收五十,要非常非常努力被記住。」
但後來我發現,自己漸漸不再想著「要表現」, 而是單純享受這場談話。
每一次分享,每一個回應,都讓我更確定咖啡是很有趣的東西,
也更喜歡和人分享這份喜歡。
那是一種「心流」的狀態——投入到連時間都被遺忘。
過了一個多小時後,其他由椅子圍成的圈圈已空空如也,
但在我這圈的人彷彿屁股被黏在椅子上似的, 依然熱烈地暢聊。
也許是喝太多咖啡的關係吧,大家都很嗨,
加上幹部口條很好,手沖經驗也豐富。
我們忘我地聊到超過活動結束的時間。
最後,其他幹部跑來提醒我們活動已結束,請收拾東西準備離開滾。
活動結束時,我起身準備離開。
就在那時,那位幹部忽然叫住我,把我拉到一旁,
笑著說:「別忘了填活動表單回饋,我記得你了。」
那一刻,我感覺自己離錄取又近了一步。
雖然還不能確定,但至少,我知道自己沒有白費心思。
隔天,我在社團IG發佈的貼文名單裡,看到了我的學號。
回想這一天,不只是因為有幸被選上,
而是因為在那短短的一小時裡, 我真誠地展現了自己。
從最初的緊張,到最後的心流,
我體會到一件事: 努力和用心,不一定會立刻看見回報,
但總會在某個時刻被看見。
這杯咖啡的故事,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