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照顧好自己,不好嗎?

果果老師-avatar-img
發佈於佛係日常 個房間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為什麼沒有愛他心是劣菩提心?
也不太懂為什麼我與他同樣重要是細微的愛我執?
因為如果沒有照顧好自己,何來的力氣去幫助他人?
在幫助他人前也要注重自己的狀態不是嗎?
有餘力的幫助不是最好的嗎?
這是朋友的疑問
raw-image



這些問題,其實觸到了修菩提心最容易混淆的地方—「自他」的分際線。

我們嘗試用幾個層次來觀察,看看隱藏其中的秘密。


① 切入你與我的立場

  • 「沒有愛他心就是劣菩提心」
    指的是:若只偏重「自利」而缺乏「利他」的心,便會流於小乘的動機。
    並不是說「照顧自己」本身就是錯,而是若只停在「我必須好、我必須安穩」這種狹窄範疇,就失去了大乘精神。
  • 「我與他同樣重要」的細微愛我執
    表面上看起來是公平,但其中仍隱含一個「我」要與「他」去比量的心。
    真正的平等觀,不是「我跟他一樣重要」而已,而是「無我」之先後高下,
    眾生與我同體,本來沒有差別。
  • 無我 為什麼這麼難懂!

② 自利與利他的正確關係

  • 照顧自己 ≠ 執著自己
    修行人當然要顧及身心狀態,因為身體是法器,心是工具。
    但這樣的照顧,不是因為「我比別人重要」,而是因為「這具身心是眾生受益的工具」。
    就像醫生得先讓自己清醒,才能救病人。
    這不是自私,而是自他利的前方便。
  • 有餘力才幫助 ≠ 大乘的精神
    如果只是「我先把自己顧好,等有餘力才考慮他人」,那麼他人永遠在「之後」,這還是「我」為本位的排序。
    真正的菩薩行是:自他並行,隨緣隨力。當下自己能做多少,就做多少,而不是等「完美狀態」才開始。

③ 小建議

  • 你說「要先照顧自己,才有力幫助他人」
    —這在世間法是對的,因為不健康怎麼服務?
  • 但在菩提心裡,重點不在「先顧自己再顧別人」,而在「顧自己是為了利他」。
  • 如果只是怕自己沒力氣,所以先顧自己,那還是以「我」為核心,這就是細微的愛我執。
  • 但若能轉念:「我要善養這個身心,因為它是利益眾生的工具」,那麼照顧自己本身也成了利他的實踐。 這時候,自利與利他不再是順序,而是同一件事。

④ 總結一句話

「劣菩提心」不是叫人放棄自己,而是提醒我們不要把「我」放在優先順位。

引用你說的-

大乘菩薩的智慧在於:自利是利他的基礎,利他是自利的完成。

我的見解
菩薩道的核心,正是因為透徹看見—單純解決「自己的煩惱」並不徹底,
唯有把「利他平等、廣大願心」納入,才是根本解除苦因的捷徑。



分幾個層次說明:

① 小乘路線

  • 小乘強調 「止息自心的煩惱,求得解脫」
  • 確實可以斷除現行的執著,得到寂靜。
  • 但它仍然依於「我」與「他」的區分—「我要離苦、我要涅槃」。
  • 因此這種解脫,雖能止息個體的苦,卻還沒觸及更深的「眾生共業」與「愛我執的根本」。

② 菩薩道路線

  • 菩薩觀察到:只要有「我與他」的分別,執著就有餘地。
  • 因此,若只顧「自己出離」,雖然可以暫時安穩,但輪迴的根本執著"愛我執"依然沒有徹底斷盡。
  • 菩薩發「自他平等、乃至捨己成就他人」的大願,其實不是道德壓力,而是一種洞察:
    當沒有「自他對立」時,苦的根源就同時被拔除。

③ 為何說它是「最捷徑」

  • 世間看起來「先顧自己 → 再幫他人」比較順。
  • 但佛法洞察到:真正的執著,恰恰是把自己與他人切開。
  • 所以菩薩道不「繞路」,直接針對「自他二分」的執著下手。
  • 利他的心,就是最徹底瓦解「愛我執」的心。
  • 當愛我執破除,煩惱的根源就同時鬆動,這比單純壓制煩惱更快速。

④ 總結

菩薩道不是「犧牲自己去幫別人」的苦行,而是
智慧地發現:唯有把自他融通,才是徹底解脫的直道。

所以說它是「捷徑」,其實是因為它對準了根本:愛我執。

-願吉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果寶寶看世界
6會員
149內容數
因一個夢的緣起,所以開始執筆創緣。 我們常看到的那諸瞬因果, 也許是沒看到的機緣匯河。 願能日日夜夜栽種諸多菩提果, 願與諸有情共乘無上正等正覺。 願生生世世永不退發心,願大家吉祥。
果寶寶看世界的其他內容
2025/10/02
朋友說 靈性的產品沒有根據 這點我不完全認同 所以... 對立性的觀照 -我期待發掘更多可能性 我常提醒自己:「萬物都有對面,人卻只挑一面去相信或不信。」 或許這就是我的偏執。 但當我看到這個偏執時,也像在學習中道 — 不否定,不執著。 自知的誠實 -我知道我有錯的可能 我知道,
Thumbnail
2025/10/02
朋友說 靈性的產品沒有根據 這點我不完全認同 所以... 對立性的觀照 -我期待發掘更多可能性 我常提醒自己:「萬物都有對面,人卻只挑一面去相信或不信。」 或許這就是我的偏執。 但當我看到這個偏執時,也像在學習中道 — 不否定,不執著。 自知的誠實 -我知道我有錯的可能 我知道,
Thumbnail
2025/09/29
前言|相對,還是絕對? 一個傍晚,我與學生討論起「相對與絕對」這個話題。 起初是從音樂的三連音與二拍的錯覺談起—同樣的時間軸上,節奏可以被理解為不同的組合;看似分立的概念,其實共享著同一個時間框架。這個細微的體悟讓學生恍然:原來,感受的差異並非因為外境本身不同,而是我們的定義與切分,賦予了它不同
Thumbnail
2025/09/29
前言|相對,還是絕對? 一個傍晚,我與學生討論起「相對與絕對」這個話題。 起初是從音樂的三連音與二拍的錯覺談起—同樣的時間軸上,節奏可以被理解為不同的組合;看似分立的概念,其實共享著同一個時間框架。這個細微的體悟讓學生恍然:原來,感受的差異並非因為外境本身不同,而是我們的定義與切分,賦予了它不同
Thumbnail
2025/09/27
① 劇本的外在場景:昏暗的樓梯間 中觀視角:樓梯間的「黑暗」並無自性。自性-佛學常見詞彙 它不是本然固定的「恐怖之物」,只是因緣(時間傍晚、燈光不足、學生的心理投射)和合下的顯現。 分析:黑暗在這裡,不是客觀獨立的存在,而是「緣起幻現」。 ② 學生的恐懼:心識賦予意義 中
Thumbnail
2025/09/27
① 劇本的外在場景:昏暗的樓梯間 中觀視角:樓梯間的「黑暗」並無自性。自性-佛學常見詞彙 它不是本然固定的「恐怖之物」,只是因緣(時間傍晚、燈光不足、學生的心理投射)和合下的顯現。 分析:黑暗在這裡,不是客觀獨立的存在,而是「緣起幻現」。 ② 學生的恐懼:心識賦予意義 中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這紛繁複雜的世界裏,我們常常忙於追逐夢想、照顧他人,卻在不經意間忽略了那個最應該被珍視的人——自己。 “好好養自己”,這並非一句空洞的口號,而是一種對生活的智慧選擇,是給自己的一份深情厚意。 好好養自己,首先要從關愛身體開始。
Thumbnail
在這紛繁複雜的世界裏,我們常常忙於追逐夢想、照顧他人,卻在不經意間忽略了那個最應該被珍視的人——自己。 “好好養自己”,這並非一句空洞的口號,而是一種對生活的智慧選擇,是給自己的一份深情厚意。 好好養自己,首先要從關愛身體開始。
Thumbnail
經常說要愛自己,才有人會愛你,才懂得愛別人,但其實很多人都不明白什麼是愛自己。 我認為愛自己可以用照顧好自己來理解。例如照顧好自己的身體、感受、能量、能力、人際關係等,以上都是人生中的重要範疇。如果你真的想找到一個愛你的人和擁有幸福,一定要真正的理解愛自己到底是什麼,因為人生當中的不同領域都是
Thumbnail
經常說要愛自己,才有人會愛你,才懂得愛別人,但其實很多人都不明白什麼是愛自己。 我認為愛自己可以用照顧好自己來理解。例如照顧好自己的身體、感受、能量、能力、人際關係等,以上都是人生中的重要範疇。如果你真的想找到一個愛你的人和擁有幸福,一定要真正的理解愛自己到底是什麼,因為人生當中的不同領域都是
Thumbnail
多數人都耳熟能詳「助人為快樂之本」,但如果一味奔波幫助他人,卻忽略了自我,結果只會讓自己陷入困境。本文分享了幫助他人的代價,並提出了三點建議:明白助人的真正意義、學會拒絕和學會愛自己。
Thumbnail
多數人都耳熟能詳「助人為快樂之本」,但如果一味奔波幫助他人,卻忽略了自我,結果只會讓自己陷入困境。本文分享了幫助他人的代價,並提出了三點建議:明白助人的真正意義、學會拒絕和學會愛自己。
Thumbnail
你總是在為了「別人」而努力嗎? 為了照顧家庭,在不知不覺中太過拼命、漸漸失去自我?已經習慣,把所有的人,都擺在自己前面?又或者擔心落後、不符合他人的期待,一直勉強自己,做著自己不喜歡的事? 但親愛的,最重要的人,其實是「你自己」!
Thumbnail
你總是在為了「別人」而努力嗎? 為了照顧家庭,在不知不覺中太過拼命、漸漸失去自我?已經習慣,把所有的人,都擺在自己前面?又或者擔心落後、不符合他人的期待,一直勉強自己,做著自己不喜歡的事? 但親愛的,最重要的人,其實是「你自己」!
Thumbnail
愛自己,是察覺自己的優點,接納自己的缺點,允許自己犯錯,不會因犯錯而過度責怪自己。原諒自己,跟自己說「你很棒」! Prioritize your needs first,and then you can care for someone else. 你先照顧好自己,再顧其他人。 —————
Thumbnail
愛自己,是察覺自己的優點,接納自己的缺點,允許自己犯錯,不會因犯錯而過度責怪自己。原諒自己,跟自己說「你很棒」! Prioritize your needs first,and then you can care for someone else. 你先照顧好自己,再顧其他人。 —————
Thumbnail
忽略了對自己的關愛 在這個忙碌的世界裡,我們時常忽略了對自己的關愛。在追逐夢想、工作、家庭和各種責任的壓力下,我們往往把自己的需求放在了最後。然而,當我們懂得善待自己,給予身心足夠的關愛時,才能活得更加健康、快樂和充實。 身體是靈魂的居所 是我們實現夢想和目標的工具。因此,我們應該像呵護一座寶
Thumbnail
忽略了對自己的關愛 在這個忙碌的世界裡,我們時常忽略了對自己的關愛。在追逐夢想、工作、家庭和各種責任的壓力下,我們往往把自己的需求放在了最後。然而,當我們懂得善待自己,給予身心足夠的關愛時,才能活得更加健康、快樂和充實。 身體是靈魂的居所 是我們實現夢想和目標的工具。因此,我們應該像呵護一座寶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的世界裡,我們經常忽略了內心的聲音,忘記了真正的快樂和滿足來自於內在的平靜與和諧。在我們忙碌的生活中,我們經常將自我照顧放在最後一位,認為它是一種奢侈,甚至是自私的行為。但我在這裡要告訴大家,真正的自我照顧並非如此。它是一種負責任的行為,是我們能夠更好的照顧他人的基礎。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的世界裡,我們經常忽略了內心的聲音,忘記了真正的快樂和滿足來自於內在的平靜與和諧。在我們忙碌的生活中,我們經常將自我照顧放在最後一位,認為它是一種奢侈,甚至是自私的行為。但我在這裡要告訴大家,真正的自我照顧並非如此。它是一種負責任的行為,是我們能夠更好的照顧他人的基礎。
Thumbnail
愛自己≠自我,對自己好一點≠自私。
Thumbnail
愛自己≠自我,對自己好一點≠自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