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教到忘記時間的那一刻
有時,我會在課堂上進入一種奇妙的狀態。
那堂課我正帶領一群企業主管做「軟實力健身房輕巧版」,氣氛一開始略顯拘謹,但當我開始帶入比喻與引導問題時,我能感覺整個教室的能量漸漸集中。
學員的表情變得專注、呼吸一致。我也完全沉進當下,語速自然、思緒清晰,連自己下一句要說什麼都不用思考,就這樣自然而然流露出來。
直到課程結束,我看了一眼時間,才發現原本的 90 分鐘,竟像 20 分鐘那樣過去。
我知道:這就是心流(Flow)。
很多人以為心流只會出現在極限運動、音樂創作或競技表演中。但事實上,心流也可以在教學、對話、工作、甚至思考中出現。
它不是偶然的「好狀態」,而是一種可以被設計、使自己更容易進入的心理機制。
心流不是運氣,而是可被複製的心智狀態
心理學家 Mihaly Csikszentmihalyi 提出「心流理論」,指出:當一個人全神貫注地投入一項有明確目標、適度挑戰並能立即獲得回饋的活動時,就會進入一種「時間消失、我與行動合一」的高效體驗狀態。
這種狀態不是神祕的天賦,而是一種可以透過覺察與訓練進入的可複製心理狀態。
只要你掌握了進入條件,學會辨識干擾、調整專注,好提高進入的機率。
當然,有一種矛盾是,愈執著想要進入,反而會愈難進入,這有機會在課堂上交流
為什麼我們常常錯過心流?
1️⃣ 過度思考:腦中的分析師太吵
在地面上規劃策略是必要的,但在行動中若還不停分析、預測與懷疑,動作會變得僵硬。像我在課堂上觀察到的,有些人一旦思考「我現在講得夠好嗎?」、「同學有在聽嗎?」就立刻從「流動的教學狀態」掉回「自我監控模式」。 這是心流的大敵:思考取代了感受。
2️⃣ 恐懼干擾:焦慮與完美主義
恐懼會把你的注意力拉到結果或評價上,讓你無法專注在當下。完美主義的人尤其明顯:他們會不斷檢查、修正。實務上,這類人很容易在表現前或表現中卡關,什麼都想掌控,不斷的跟他人評價搏鬥,一直為自己帶來干擾,而非與當下的任務共舞。
3️⃣ 焦點錯誤:鎖定結果而非體驗
當你把焦點放在「結果」,其實是在從外部獲取驗證。
有沒有過這種狀況?工作時想著「我一定要完成這份報告」、「我不能出錯」?
這些看似積極的念頭,實際上把注意力鎖在結果上,而非過程。 心流的關鍵是沉浸在當下的動作與感受,而不是不斷檢查「有沒有達標」。
有趣的是,當進入心流時,往往能帶來意想不到的結果,焦點不同,帶來極大的差異。
進入心流三要素
幸運的是,心流有明確的要素,若能依循,能提高進入心流的機率
- 挑戰與能力匹配:任務難度既不過低也不過高,處於「可伸展但可勝任」的區域。
- 明確目標: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為什麼。(知道自己在練什麼,為何練)
- 即時回饋:能即刻知道自己的行動是否有效、是否在方向上。
(好的帶領者實在太重要了!)
心流的訓練場:軟實力健身房心智修練所
把理論轉化為感受,需要一個能放大心智模式的場域。這正是 軟實力健身房|心智修練所 的設計初衷。室內攀岩不是唯一目的,而是工具:它提供了「真實挑戰」、「立即回饋」與「安全支持」——心流最關鍵的三個條件在這裡同時存在。
在我們的體驗課裡,你會被邀請去做三件事:
- 在受控風險下嘗試(挑戰與能力的匹配),
- 練習「Good Try 精神」— 把每一次嘗試當成學習回饋,
- 為自己建立切換開關,把技巧內化為日常習慣。
更重要的是,這裡有同儕的眼神、教練的回饋、以及安全繩索的支持。這些外在元素形成你的「心流生態系統」,讓你不只知道什麼是心流,而是真正感受它、習得它、在生活中重複它。
帶領者的三項核心能力
作為一名帶領者,我始終相信:我不只是知識的傳遞者,而是心智肌肉的教練。
要讓人進入心流,帶領者需要的不只是專業知識,而是三項關鍵能力:
- 教練對話力:以提問取代指令,引導學員自我覺察,而非直接給出答案。
- 課程引導技巧:能設計出「剛好有挑戰、又能即時回饋」的學習歷程,讓學員在安全中練習風險,在反思中累積洞察。
- 冒險經驗的解構能力:將現場的體驗、情緒與挑戰,轉化為能運用的軟實力啞鈴,為生活與工作的實用智慧。
我常在課堂上笑著說:「我沒有特別會爬,但我很會帶人爬。」
我的工作不是示範完美,而是善用方法,談那些一般教練不會談、也不願談的內在歷程。
當學員在一次墜落後仍能穩定呼吸,當他們從一次嘗試中體會到成長,甚至願意接納自己的狀態,那一刻,他們不只是在學攀岩—而是在軟實力健身房鍛鍊自己想鍛鍊的心智肌肉。而這,就是我最熱愛的帶領時刻,更是我的心流。
讓心流成為日常的自由
當你開始有意識地辨識干擾、掌握進入心流的開關,工作不再只是完成任務的機械行為,而是一場可以反覆體驗的深刻經驗。心流不是給少數天才的獎勵,而是可以被訓練的生活能力。
如果你想從偶發的「流動時刻」走向可重複進入的高效狀態,來軟實力健身房・心智修練所體驗一次:在一面牆、一條繩、一個粉袋和一群願意一起練習的夥伴之間,學習如何讓心流成為你日常的自由。
當你學會讓心流來訪,你不只是更有效率──你會找到你的專屬空間,在只有你自己的世界裡遨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