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進入過心流嗎?辨識干擾,為自己創造進入心流的條件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當我教到忘記時間的那一刻

有時,我會在課堂上進入一種奇妙的狀態。

那堂課我正帶領一群企業主管做「軟實力健身房輕巧版」,氣氛一開始略顯拘謹,但當我開始帶入比喻與引導問題時,我能感覺整個教室的能量漸漸集中。

學員的表情變得專注、呼吸一致。我也完全沉進當下,語速自然、思緒清晰,連自己下一句要說什麼都不用思考,就這樣自然而然流露出來。
直到課程結束,我看了一眼時間,才發現原本的 90 分鐘,竟像 20 分鐘那樣過去。

我知道:這就是心流(Flow)

很多人以為心流只會出現在極限運動、音樂創作或競技表演中。但事實上,心流也可以在教學、對話、工作、甚至思考中出現

它不是偶然的「好狀態」,而是一種可以被設計、使自己更容易進入的心理機制


心流不是運氣,而是可被複製的心智狀態

心理學家 Mihaly Csikszentmihalyi 提出「心流理論」,指出:當一個人全神貫注地投入一項有明確目標、適度挑戰並能立即獲得回饋的活動時,就會進入一種「時間消失、我與行動合一」的高效體驗狀態。

這種狀態不是神祕的天賦,而是一種可以透過覺察與訓練進入的可複製心理狀態

只要你掌握了進入條件,學會辨識干擾、調整專注,好提高進入的機率
當然,有一種矛盾是,愈執著想要進入,反而會愈難進入,這有機會在課堂上交流


為什麼我們常常錯過心流?

1️⃣ 過度思考:腦中的分析師太吵

在地面上規劃策略是必要的,但在行動中若還不停分析、預測與懷疑,動作會變得僵硬。像我在課堂上觀察到的,有些人一旦思考「我現在講得夠好嗎?」、「同學有在聽嗎?」就立刻從「流動的教學狀態」掉回「自我監控模式」。 這是心流的大敵:思考取代了感受

2️⃣ 恐懼干擾:焦慮與完美主義

恐懼會把你的注意力拉到結果或評價上,讓你無法專注在當下。完美主義的人尤其明顯:他們會不斷檢查、修正。實務上,這類人很容易在表現前或表現中卡關,什麼都想掌控,不斷的跟他人評價搏鬥,一直為自己帶來干擾,而非與當下的任務共舞。

3️⃣ 焦點錯誤:鎖定結果而非體驗

當你把焦點放在「結果」,其實是在從外部獲取驗證。
有沒有過這種狀況?工作時想著「我一定要完成這份報告」、「我不能出錯」?
這些看似積極的念頭,實際上把注意力鎖在結果上,而非過程。 心流的關鍵是沉浸在當下的動作與感受,而不是不斷檢查「有沒有達標」。
有趣的是,當進入心流時,往往能帶來意想不到的結果,焦點不同,帶來極大的差異。


進入心流三要素

幸運的是,心流有明確的要素,若能依循,能提高進入心流的機率

  1. 挑戰與能力匹配:任務難度既不過低也不過高,處於「可伸展但可勝任」的區域。
  2. 明確目標: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為什麼。(知道自己在練什麼,為何練)
  3. 即時回饋:能即刻知道自己的行動是否有效、是否在方向上。
    (好的帶領者實在太重要了!)

心流的訓練場:軟實力健身房心智修練所

把理論轉化為感受,需要一個能放大心智模式的場域。這正是 軟實力健身房|心智修練所 的設計初衷。室內攀岩不是唯一目的,而是工具:它提供了「真實挑戰」、「立即回饋」與「安全支持」——心流最關鍵的三個條件在這裡同時存在。

在我們的體驗課裡,你會被邀請去做三件事:

  1. 在受控風險下嘗試(挑戰與能力的匹配),
  2. 練習「Good Try 精神」— 把每一次嘗試當成學習回饋,
  3. 為自己建立切換開關,把技巧內化為日常習慣。

更重要的是,這裡有同儕的眼神、教練的回饋、以及安全繩索的支持。這些外在元素形成你的「心流生態系統」,讓你不只知道什麼是心流,而是真正感受它、習得它、在生活中重複它。


帶領者的三項核心能力

作為一名帶領者,我始終相信:我不只是知識的傳遞者,而是心智肌肉的教練。

要讓人進入心流,帶領者需要的不只是專業知識,而是三項關鍵能力:

  1. 教練對話力:以提問取代指令,引導學員自我覺察,而非直接給出答案。
  2. 課程引導技巧:能設計出「剛好有挑戰、又能即時回饋」的學習歷程,讓學員在安全中練習風險,在反思中累積洞察。
  3. 冒險經驗的解構能力:將現場的體驗、情緒與挑戰,轉化為能運用的軟實力啞鈴,為生活與工作的實用智慧。

我常在課堂上笑著說:「我沒有特別會爬,但我很會帶人爬。」
我的工作不是示範完美,而是善用方法,談那些一般教練不會談、也不願談的內在歷程。

當學員在一次墜落後仍能穩定呼吸,當他們從一次嘗試中體會到成長,甚至願意接納自己的狀態,那一刻,他們不只是在學攀岩—而是在軟實力健身房鍛鍊自己想鍛鍊的心智肌肉。而這,就是我最熱愛的帶領時刻,更是我的心流。


讓心流成為日常的自由

當你開始有意識地辨識干擾、掌握進入心流的開關,工作不再只是完成任務的機械行為,而是一場可以反覆體驗的深刻經驗。心流不是給少數天才的獎勵,而是可以被訓練的生活能力。

如果你想從偶發的「流動時刻」走向可重複進入的高效狀態,來軟實力健身房・心智修練所體驗一次:在一面牆、一條繩、一個粉袋和一群願意一起練習的夥伴之間,學習如何讓心流成為你日常的自由。

當你學會讓心流來訪,你不只是更有效率──你會找到你的專屬空間,在只有你自己的世界裡遨遊。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K.C的軟實力健身房
3會員
28內容數
寫寫對教學、引導的嚮往,持續推廣軟實力健身房,好不斷耕耘社會土壤
2025/10/05
我們身處一個讚美「撐住」的文化:撐過壓力、撐過低潮、撐過一切。 但心理學研究告訴我們——韌性(Resilience)不是撐下去,而是會反彈。 真正的強大,不在於永不崩潰,而在於崩潰後能再次整合、復原、重新站起來。
Thumbnail
2025/10/05
我們身處一個讚美「撐住」的文化:撐過壓力、撐過低潮、撐過一切。 但心理學研究告訴我們——韌性(Resilience)不是撐下去,而是會反彈。 真正的強大,不在於永不崩潰,而在於崩潰後能再次整合、復原、重新站起來。
Thumbnail
2025/10/02
從小到大,我們被教育考試不要錯、工作不要出包。社會告訴我們:失敗代表不夠好,代表丟臉,甚至代表你不值得。於是,我們變得小心翼翼,不敢冒險,不敢嘗試,生怕出了一點差錯就被貼上標籤。 如果「失敗」是一場必然的考驗,那我們需要的不是迴避,而是學會如何「漂亮地失敗」——這就是 Good Try 精神。
2025/10/02
從小到大,我們被教育考試不要錯、工作不要出包。社會告訴我們:失敗代表不夠好,代表丟臉,甚至代表你不值得。於是,我們變得小心翼翼,不敢冒險,不敢嘗試,生怕出了一點差錯就被貼上標籤。 如果「失敗」是一場必然的考驗,那我們需要的不是迴避,而是學會如何「漂亮地失敗」——這就是 Good Try 精神。
2025/10/01
站在岩壁前,你或許以為這只是一次體能的挑戰。但真正的驚喜是:岩壁其實像一面誠實的鏡子。它不會隱藏,也不會說謊。當你雙手顫抖、心跳加速、腦中浮現「我不行了」的聲音時,那不是岩壁的問題,而是你內心慣有的心智模式被放大了。心理學研究指出,人在壓力情境下的反應,往往揭露出人們的核心信念與行為模式。
Thumbnail
2025/10/01
站在岩壁前,你或許以為這只是一次體能的挑戰。但真正的驚喜是:岩壁其實像一面誠實的鏡子。它不會隱藏,也不會說謊。當你雙手顫抖、心跳加速、腦中浮現「我不行了」的聲音時,那不是岩壁的問題,而是你內心慣有的心智模式被放大了。心理學研究指出,人在壓力情境下的反應,往往揭露出人們的核心信念與行為模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心流」是指人在全神貫注投入、沉浸於充滿挑戰和樂趣的活動中時所體驗到的心理狀態。在這種狀態下,人會感到時間飛逝,注意力高度集中,並獲得極大的滿足感和成就感。這種心理狀態不僅能顯著提高工作效率,還能帶來深層次的幸福感。
Thumbnail
「心流」是指人在全神貫注投入、沉浸於充滿挑戰和樂趣的活動中時所體驗到的心理狀態。在這種狀態下,人會感到時間飛逝,注意力高度集中,並獲得極大的滿足感和成就感。這種心理狀態不僅能顯著提高工作效率,還能帶來深層次的幸福感。
Thumbnail
收到訊息的當下,內心竟然涌現出一種奇妙的感覺,仿佛有一股能量在牽引著。腦中瞬間閃過一個念頭:"原來就是這個啊!" 這種感受就像是靜默許久的湖水,終於被引動,即將開始準備流動。雖然不確定接下來的方向,但內心卻是充滿了雀躍和期待。 一直都是以長期租借場地上課的我,昨天,突然收到瑜伽教室負責人的通知,說
Thumbnail
收到訊息的當下,內心竟然涌現出一種奇妙的感覺,仿佛有一股能量在牽引著。腦中瞬間閃過一個念頭:"原來就是這個啊!" 這種感受就像是靜默許久的湖水,終於被引動,即將開始準備流動。雖然不確定接下來的方向,但內心卻是充滿了雀躍和期待。 一直都是以長期租借場地上課的我,昨天,突然收到瑜伽教室負責人的通知,說
Thumbnail
🍀🍀🍀fumi老師:❤️❤️❤️ 🥰🥰🥰今日的靈氣課程帶來了許多令人難忘的時刻,一同回顧這段充滿靈性體驗的旅程喔! 🥰🥰🥰今天的課程集中在探索如何建立一個獨一無二的神聖空間,透過上週感知訓練,使學生更清晰地感受到能量的流動與狀態,引導進入冥想狀態,專注於自己的感官世界。
Thumbnail
🍀🍀🍀fumi老師:❤️❤️❤️ 🥰🥰🥰今日的靈氣課程帶來了許多令人難忘的時刻,一同回顧這段充滿靈性體驗的旅程喔! 🥰🥰🥰今天的課程集中在探索如何建立一個獨一無二的神聖空間,透過上週感知訓練,使學生更清晰地感受到能量的流動與狀態,引導進入冥想狀態,專注於自己的感官世界。
Thumbnail
🍀🍀🍀fumi老師:❤️❤️❤️ 🥰🥰🥰今天學生到教室的時候就分享昨天的二次靈氣點化後,才發現原來自己有胸悶的狀態。昨天Fumi老師一直邀請學生在自己的內在再放鬆一點,因為在過程中有發現學生無法放輕鬆的背後原因,「感知力」這件事情是越輕鬆的狀態下,「感知力」才能夠浮現喔! ㊙️㊙️㊙
Thumbnail
🍀🍀🍀fumi老師:❤️❤️❤️ 🥰🥰🥰今天學生到教室的時候就分享昨天的二次靈氣點化後,才發現原來自己有胸悶的狀態。昨天Fumi老師一直邀請學生在自己的內在再放鬆一點,因為在過程中有發現學生無法放輕鬆的背後原因,「感知力」這件事情是越輕鬆的狀態下,「感知力」才能夠浮現喔! ㊙️㊙️㊙
Thumbnail
「心流」在今天已是耳熟能詳的概念, 不用把這件事交給命運,也不必苦苦等待繆斯女神, 只要經過練習,每個人都可掌握自主進入心流的能力, 並隨時隨地、隨心所欲享受它所帶來的眾多好處。 不只是提高生產力!實踐心流將為你帶來改變人生的益處~
Thumbnail
「心流」在今天已是耳熟能詳的概念, 不用把這件事交給命運,也不必苦苦等待繆斯女神, 只要經過練習,每個人都可掌握自主進入心流的能力, 並隨時隨地、隨心所欲享受它所帶來的眾多好處。 不只是提高生產力!實踐心流將為你帶來改變人生的益處~
Thumbnail
心流的條件 環境以及所處組織的文化 重組意識的能力,注意力不宜過多或過發散 挑戰以及技能程度相符 文化對於心流產生的幫助 文化透過抵禦混沌,減少隨機性對體驗造成的衝擊 排除過多的可能性,把注意力放在少數目標和方式上 當文化發展出令人信服的目標和規範且與技能符合,團員便能時常感到心流
Thumbnail
心流的條件 環境以及所處組織的文化 重組意識的能力,注意力不宜過多或過發散 挑戰以及技能程度相符 文化對於心流產生的幫助 文化透過抵禦混沌,減少隨機性對體驗造成的衝擊 排除過多的可能性,把注意力放在少數目標和方式上 當文化發展出令人信服的目標和規範且與技能符合,團員便能時常感到心流
Thumbnail
我相信大家絕對會很好奇到底什麼是靜心? 靜心會回到自身內在,與自己相處,是更加了解自己,還有身體狀況的過程
Thumbnail
我相信大家絕對會很好奇到底什麼是靜心? 靜心會回到自身內在,與自己相處,是更加了解自己,還有身體狀況的過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