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曾懷疑過:
為什麼我們總是在關係裡受傷?
為什麼愛一個人這麼難?
心理學告訴我們:因為,我們其實還不完整。這不是一種指責,而是一種理解。
因為完整,所以能愛。
我相信很多人看到這句,不太能夠理解。正如過去的我,對心理學所知甚少、不理解。
每個人心裡,其實都同時住著一個「男性的自己」和一個「女性的自己」。
心理學家榮格曾說,每個男性的心中都有一個「女性原型」叫做 阿尼瑪(Anima),每個女性的心中也有一個「男性原型」叫做 阿尼姆斯(Animus)。一個人的成熟度,不是壓抑這些內在特質,而是學會認識、接納,甚至整合所有的感受經驗。
所以,不論性別,每個人追其一生都在渴求心理上的「完整」。不管你有意識或無意識,我們都是在這樣的過程裡。
真正的成長,不是讓某一部分消失,而是讓這『兩個自己』學會和平共處。
一個男人,也需要學會面對自己柔軟、敏感與情感,允許自己感受無助、悲傷、脆弱。一個女人,也需要看見自己的力量、堅定與主動,在必要場合發表憤怒、堅定的態度。
當我們不再抗拒自己內心的另一面,那就會越來越完整。也才有能力,學會呵護、愛著另一個同樣完整的人。
這位老師曾愷芯的愛情故事正是如此,他曾吃荷爾蒙藥物讓生理變女性化。直到和老婆在奇摩交友平台相識,當時曖昧時期心儀的她曾提過:『我雖是女生,但也喜歡女生』
為了靠近那位讓他心動的女孩,選擇放下服用女性荷爾蒙,不是壓抑自己,而是為了進入一段真正的關係。
後來,他成為她的丈夫。
婚後,他依然保有那份柔軟與陰性特質, 而她則理解並接納這一切,甚至會為他買 Hello Kitty 娃娃。兩人相守陪伴度過負債,到處旅遊,直到後來乳癌死亡。不是傳統婚姻裡常見的模樣,卻是兩個靈魂最深處的溫柔交會。
似乎曾老師都相信老婆不知道實情,但從各新聞資訊來看,他老婆肯定清楚,堅守著『看破不說破的溫柔』經營婚姻。最後,妻子罹患乳癌過世,但那段關係留存下來的,不是遺憾,而是一種難以言喻的圓滿,更是世間少有的真愛。
過去保守封閉的年代,肯定難以想像會有『老婆幫老公買Hello Kitty的娃娃』。但回歸關係上,這便是尊重,並珍惜支持『個人愛好』,而這是很多傳統婚姻中做不到的事。
世俗既定的理想丈夫標準:陽剛、霸氣、果決,但『曾老師完全不貼近』。
這體現不只有「外在條件」讓一段關係穩固,而是「內在的坦然與共同努力」成就完整的婚姻關係。因為坦然接納、珍惜信任、願意一起努力,讓這段婚姻能夠走向健康、完整。
真正的愛情,不是「找到對的人」這麼簡單。更是一場與自己和解、完整的旅程。
💭 留給你的三個叩問
關於「自我完整」這件事
- 當沒有人看見你時,你還允許自己是誰嗎?
我們經常依照他人的期待活著,但當沒有觀眾、沒有角色要扮演時,
你是否還願意承認那些柔軟、脆弱、自卑,或者強大、果斷的那一面?
- 你是否曾經壓抑過某部分的自己,只因它不合世俗期待?
某種興趣、某種情感、某種表達、某種穿搭……你是否為了「被接受」,而否定過它?
那部分的你,其實一直在等著被你重新擁抱。
- 你覺得現在的你,是『完整』的人嗎?
如果你覺得還不夠完整,那缺的,是哪一塊?你願意,慢慢找回它嗎?
歡迎把這三個問題存下來,留給自己靜下來的時候回望。
如果你還在學著怎麼成為一個完整的人,還在和內在的兩個自我拉扯,那我想告訴你:『你不是一個人。』
有些人正走在這條路上,並且用愛與理解,溫柔地完成自己。
💬 如果你願意,留言跟我分享你的思考。
📌 真正的愛,不是急著遇見誰,而是慢慢成為能愛也敢愛的自己。
🌱 喜歡這篇的內容嗎?歡迎分享給朋友,或追蹤我,一起聊聊關於成長與愛的路上會遇見的那些風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