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易經包括「經」跟「傳」兩個部分內容。「經」是全書的核心,「傳」則是解釋「經」的。一般認為「經」是周文王和周公共同著的,「傳」則是後人累計並由孔子整理而成的。
原文:
師卦卦辭:貞大人,吉。无咎。
象曰卦辭:
地中有水,師。君子以容民畜眾。
象曰爻辭:
師出,以律,失律,凶也。
在師中,吉,承天寵也。王三錫命,懷萬邦也。
師或輿尸,大无功也。
左次,无咎,未失常也。
長子帥帥,以中行也。弟子輿尸,使不當也。
大君有命,,以正功也;小人勿用,必亂邦也。
本章開始講易經卦,周文王是聖人,孔子是聖人,相差幾百年,勘為聖人講聖人的經典之作,可惜了後代學者多有不解其意,參雜其中,使得後世,一統天下無法順應天地,福澤天下蒼生。所有的易經之卦都是由乾坤兩卦所組合而成的,在繫辭傳裡有說大衍之數五十有五,三五數變,二四變數,懂得乾坤兩卦的變化,就幾乎懂得卦象的變易了。
象傳說明一個好的主帥要有如人的雅量和心態。對於下屬要寬,從嚴自己,做事不要只想到自己,時時利益下屬,這樣的統帥才能服人,假如踩著底下的血汗行走必將呈現失敗落敗的命運。
繼續講台灣歷史結構拼圖,假如我們不懂台灣歷史結構,一味地偏重一方的解說,將為台灣帶來災害。比如說以讀過西方歷史的人都說是中國想要入侵台灣所以台灣要自保以防對岸入侵發動戰爭入侵台灣,事實上呢?對岸的戰爭從歷史角度來看都與台灣無關,倒是台灣被捲入政權交換的無底深淵裡。換句話說:對岸政權轉換,有的政治人物失寵於當權者,不甘心階下囚,利用各種管道人脈商脈透過人力的結合,在台灣另立政商權力中心使台灣捲入對岸政治戰爭。若是韜光養晦在台灣撫民愛民政策得以重拾天下,偏偏這些來台灣的政治人物計算又計較,一意孤行的作為使得台灣陷在萬劫不復當中,終究產生戰爭的危險。是謂:「師出,以律,失律,凶也。」
平時對於自己的豐功之業能夠進退得守,不邀功不貶他人,順其正道行之,不會遇到什麼危險,與天下萬民同享福分,即使遇見困難也會被人民拋棄,在上位者胸懷四德之性行走天下,待民歡動而起,與民普養身心。
所謂王者之師,心懷天下,輔助王者之人也要心懷天下,胸納萬邦之民,普照大地之光,依循正道之行,行正道之理,不以寵信欲越權責,堅守自己的本分和自己的責任。很多人忘了自己的本分總是想取代他人的權力發號施令,這是小人行為,不足以取信。王者之師輔佐之人要以功獎勳,大小功勳普及社稷,也就是說賞罰分明,以正適法。是謂:「大君有命,,以正功也;小人勿用,必亂邦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