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死刑宣告」到「共存夥伴」(一)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https://medium.com/@critnephro/from-a-death-sentence-to-a-chronic-companion-065b4a2ad0a2

✦ 文法與句構解析

① What was once an acute, fatal condition has become a chronic, manageable one.

這句採用 what 引導的名詞子句作主詞,表示「曾經是急性致命疾病的東西,如今變成慢性可控的疾病」。

→ 結構為 What + S + V + has/have + Vpp...

例句:What used to scare me now inspires me.

② The transformation reflects decades of progress in medical science and patient care.

reflect 表「反映」,是常見於學術語體的動詞。 decades of progress 表示「長達數十年的進步」,語氣穩重有歷史感。 → S + V + O + in + N 結構明確。

③ It wasn’t a miracle, but a collective effort of countless scientists, clinicians, and patients.

典型的 not A but B 對比句型。這裡強調轉變不是奇蹟,而是群體努力的成果。

collective effort(集體努力)常見於醫學或社會議題文體中。

④ Treatments evolved, survival improved, and a new chronic identity emerged.

三個動作並列,使用 省略主詞的平行結構,展現節奏感與歷史推進感。

→ evolved / improved / emerged 三個動詞依序描繪變化。

⑤ Yet, with survival came new challenges—long-term complications, lifestyle changes, and the heavy cost of chronicity.

with + N + came + N 為 倒裝句,強調「隨著...而來」。

chronicity 指「慢性化」,是醫學專有詞,象徵進步帶來的新課題。

⑥ Medicine had won a battle, but not the war.

這是典型的 隱喻句(metaphor),用戰爭比喻醫療對抗疾病的過程。

簡短句型卻蘊含哲理:戰役勝了,但戰爭仍長。


✦ 重要單字與片語

acute (adj.) 急性的

 Syn: severe, sudden  Ex: He suffered from acute kidney failure.

fatal (adj.) 致命的

 Ex: The disease was once considered fatal.

reflect (v.) 反映、顯示

 Ex: The study reflects years of careful observation.

collective (adj.) 集體的

 Ex: It was a collective effort to improve healthcare.

evolve (v.) 演化、發展

 Ex: Treatment methods have evolved over time.

emerge (v.) 浮現、出現

 Ex: A new form of chronic care has emerged.

complication (n.) 併發症

 Ex: Diabetes can lead to serious complications.

chronicity (n.) 慢性化

 Ex: The chronicity of illness changes how patients live.

battle vs. war (n.) 戰役 vs. 戰爭

 Ex: Doctors won the battle but not the war against cancer.


✦ 相似片語比較

what was once... vs. what used to be...

→ 兩者都可表示「曾經是...的事物」,前者語氣較正式、適合書面;後者較口語。 例:What was once impossible is now routine.    What used to be impossible is now routine.

with + N + came + N vs. N came with N

→ 倒裝句式前者強調結果之突然或意外;後者語氣平順。 例:With progress came new problems.    New problems came with progress.


✦ 小結

這段文字讓我們看到醫學的進化不只是技術的勝利,更是一場「與時間共存」的哲學辯證。語言上,我們學會了如何用倒裝、名詞子句與對比句型營造歷史深度; 內容上,則體悟到醫療的本質:不是消滅疾病,而是學會與它共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Vents & Nephrons
2會員
49內容數
Vents & Nephrons — Notes from the ICU 動靜脈間的臨床手記 在這裡,呼吸與腎臟的交會點,不只是數值與機器,更是抉擇與故事,記錄病房裡的拉鋸,文章融合臨床現場的真實感與文獻的證據,希望是典雅、深刻,又能對話的角落。
Vents & Nephrons的其他內容
2025/10/15
臨床常像在風雨中點燈。醫師端詳著抹片上一片狼藉的紅血球碎片,彷彿看見微血管裡發生的戰爭;病房外,家屬的腳步徘徊,等一個好消息。語言是我們理解世界的工具,醫學更是如此:幾個關鍵字,能把抽象的機轉變成可操作的行動,帶著孩子一步步走出風暴。
2025/10/15
臨床常像在風雨中點燈。醫師端詳著抹片上一片狼藉的紅血球碎片,彷彿看見微血管裡發生的戰爭;病房外,家屬的腳步徘徊,等一個好消息。語言是我們理解世界的工具,醫學更是如此:幾個關鍵字,能把抽象的機轉變成可操作的行動,帶著孩子一步步走出風暴。
2025/10/14
科學有時像兩條在黑夜裡奔跑的河流:一條來自病房的哭聲,一條來自實驗室的寂靜。它們多年各自尋路,直到某個清晨在地圖上對上焦點——原來卡馬利所追的「Vero毒素」,和歐布萊恩手中的「志賀樣毒素」,竟是一體兩面。那一刻,醫學史發出清脆的一聲「喀噠」,所有零件到位,典型HUS的真相浮出水面。
2025/10/14
科學有時像兩條在黑夜裡奔跑的河流:一條來自病房的哭聲,一條來自實驗室的寂靜。它們多年各自尋路,直到某個清晨在地圖上對上焦點——原來卡馬利所追的「Vero毒素」,和歐布萊恩手中的「志賀樣毒素」,竟是一體兩面。那一刻,醫學史發出清脆的一聲「喀噠」,所有零件到位,典型HUS的真相浮出水面。
2025/10/13
在醫院總有這樣的夜晚:自動門滑開,家屬的焦灼像冷風直灌進來。一個四歲孩子的蒼白,讓時間忽然變得很吵:監視器嗶嗶作響,數字像失控的列車。醫師一邊搶救,一邊把記憶倒帶:這種看似「腸胃炎後遺症」的急轉直下,背後其實是一段從蘇黎世啟程、橫越半世紀的醫學偵探史。把一個孩子救回來,常常要先把一段歷史讀懂。
2025/10/13
在醫院總有這樣的夜晚:自動門滑開,家屬的焦灼像冷風直灌進來。一個四歲孩子的蒼白,讓時間忽然變得很吵:監視器嗶嗶作響,數字像失控的列車。醫師一邊搶救,一邊把記憶倒帶:這種看似「腸胃炎後遺症」的急轉直下,背後其實是一段從蘇黎世啟程、橫越半世紀的醫學偵探史。把一個孩子救回來,常常要先把一段歷史讀懂。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透過作者大衛·道的個人經歷,揭示了死刑犯委任律師在法律與道德之間所面臨的挑戰。我們可以透過他的眼睛看待法律與人權之間的緊張關係,以及爭取死刑犯權益過程中的挫折與掙扎,並引發對死刑存廢議題的深刻反思,以及社會大眾對犯罪與懲罰的情感與邏輯。希望大家對於死刑的辯論有更全面的理解與思考。
Thumbnail
透過作者大衛·道的個人經歷,揭示了死刑犯委任律師在法律與道德之間所面臨的挑戰。我們可以透過他的眼睛看待法律與人權之間的緊張關係,以及爭取死刑犯權益過程中的挫折與掙扎,並引發對死刑存廢議題的深刻反思,以及社會大眾對犯罪與懲罰的情感與邏輯。希望大家對於死刑的辯論有更全面的理解與思考。
Thumbnail
華人社會很忌諱談到「死」這個字,但正視死亡對生活有正向影響。文章探討死亡觀念,提出理性看待死亡的建議。
Thumbnail
華人社會很忌諱談到「死」這個字,但正視死亡對生活有正向影響。文章探討死亡觀念,提出理性看待死亡的建議。
Thumbnail
《那些死亡教我如何活: 一位清掃死亡現場者20年的生死思索 特殊清掃:死体と向き合った男の20年の記録》 ✍️作者:特掃隊長 譯者: 莊雅琇 語言:繁體中文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2/12/06 📝閱讀記錄: 這本書是作者部落格文章整理而成,如此艱難的工作
Thumbnail
《那些死亡教我如何活: 一位清掃死亡現場者20年的生死思索 特殊清掃:死体と向き合った男の20年の記録》 ✍️作者:特掃隊長 譯者: 莊雅琇 語言:繁體中文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2/12/06 📝閱讀記錄: 這本書是作者部落格文章整理而成,如此艱難的工作
Thumbnail
這是《教出殺人犯》系列的完結篇。作者以監獄裡的受刑人為書寫對象,論述受刑人如何能夠更生,他們有更生的可能嗎?
Thumbnail
這是《教出殺人犯》系列的完結篇。作者以監獄裡的受刑人為書寫對象,論述受刑人如何能夠更生,他們有更生的可能嗎?
Thumbnail
 作者整理了病態犯罪者的治療史,清楚說明為何治療效果不彰?哪種治療方式反而助長再犯率?目前學界對治療採取何種態度?而書中提出歐美法庭對病態犯罪者的裁量,肯定會顛覆你固有的看法。
Thumbnail
 作者整理了病態犯罪者的治療史,清楚說明為何治療效果不彰?哪種治療方式反而助長再犯率?目前學界對治療採取何種態度?而書中提出歐美法庭對病態犯罪者的裁量,肯定會顛覆你固有的看法。
Thumbnail
在監所有位受刑人,運用毛筆一筆一畫的寫下一幅幅的書法作品,字跡沉穩而堅定。透過書寫的過程,改變自己的習氣。大家把努力寫出來的作品捐出,希望可以透過愛心義賣,所得善款幫助世界和平會更多辛苦家庭的孩子受到照顧,可以有持續的愛心早餐、安心長大。
Thumbnail
在監所有位受刑人,運用毛筆一筆一畫的寫下一幅幅的書法作品,字跡沉穩而堅定。透過書寫的過程,改變自己的習氣。大家把努力寫出來的作品捐出,希望可以透過愛心義賣,所得善款幫助世界和平會更多辛苦家庭的孩子受到照顧,可以有持續的愛心早餐、安心長大。
Thumbnail
對年輕學生來說,除了探望生命盡頭的身心靈,也很想知道當下的「生」與「活」,鄭捷的手寫詩集、著名父親撞死母親該不該判死的案例,從他們專注的眼神,看到想了解生命多樣的渴望。
Thumbnail
對年輕學生來說,除了探望生命盡頭的身心靈,也很想知道當下的「生」與「活」,鄭捷的手寫詩集、著名父親撞死母親該不該判死的案例,從他們專注的眼神,看到想了解生命多樣的渴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