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定假日出勤臨時請假,薪水怎麼算?一篇看懂計算方式!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嗨!各位辛勤工作的夥伴們,大家有沒有遇過這樣的情況:本來跟公司說好要在國定假日加班,但臨時因為有事或身體不舒服,不得不請假,結果沒做滿一整天。這時候,薪水該怎麼算呢?

別擔心!讓我們先來看看勞動部(以前的行政院勞工委員會)是怎麼解釋這個問題的!

📋 官方說法

依據 82 年 07 月 05 日行政院勞工委員會(82)台勞動二字第 35840 號書函的解釋

📌 重點一:假日出勤,不管做多久,至少要給一天薪水!

國定假日有個核心觀念:只要公司要求員工在國定假日來上班,就算是只做了一點點時間(不到 8 小時),也代表員工的完整假日被佔用了,沒辦法好好休息或安排私人行程。

  • 怎麼算? 當天的薪水公司必須要照給(這是你原本假日不來也有的薪水)。
  • 額外補償: 必須要再多給一天的工資當作加班費或補償。

簡單來說: 只要你腳踏進公司、開始在假日工作了,公司就至少要給你 「原本的薪水」+「一天的加班費」

📌 重點二:假日出勤約好了,臨時請假,薪水要分開算!

如果你本來約好要來加班,但因為臨時請了事假病假,沒有做滿預定的時間,薪水就要分成兩個部分來看:

  1. 基本的假日出勤工資: 依據上面說的,你來上班的那一天,公司「原本的薪水」仍然要照給
  2. 請假時間的薪水: 沒上班的這段時間,公司會依照《勞工請假規則》的規定來發放薪水。

假別請假期間的薪資計算依據法規事假請假期間不給薪。病假一年內未超過 30 天部分,給予半薪。

✏️ 實際案例情境解析

公司排定好鐵魯國慶日要加班,但只上了半天班就去醫院看病(請了病假):

  1. 基本工資: 國慶日當天的「原本工資」:照給
  2. 國定假日補償工資(加班費): 額外「一天的工資」:照給
  3. 請病假的時間: 沒工作的時數,依照病假規定,公司可以只給半薪

因此,鐵魯在國定假日這天領到的總工資會是:

總工資=基本日工資+(假日補償工資-請病假時數的半薪)

📣 總結提醒

下次遇到國定假日出勤又臨時請假的情況時,請記住這個原則:

  1. 國定假日完整出勤的基本保障(照給一整天的薪資)不會消失,+一整天的加班費
  2. 未完整出勤請假的部分,則依照你請的事假或病假規定,計算扣薪或給予半薪(僅針對一整天的加班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勞動小小百科
19會員
205內容數
這裡是專屬勞工與HR的法律知識補給站! 由曾任勞動檢查員、人資、法官助理、勞動法講師、勞動調解委員的作者撰寫,結合第一線實務經驗,把看似複雜的勞動法,變成人人都能懂的「勞動小小百科」。 讓你不再當職場小白,勞動法律一看就懂、權益不再吃虧!laborpediaosha@gmail.com
勞動小小百科的其他內容
2025/10/12
一般來說,我們常聽到「罷工」這個詞,都是在工會和公司為了薪資、福利、工時等「調整事項」談不攏時,工會依法發動的爭議行為。 但你知道嗎?在某些特定情況下,就算是權利事項的爭議,工會也能合法罷工! 🔍 什麼是「權利事項」? 「權利事項」是指法律、契約或團體協約裡已經有明確規定的內容。
2025/10/12
一般來說,我們常聽到「罷工」這個詞,都是在工會和公司為了薪資、福利、工時等「調整事項」談不攏時,工會依法發動的爭議行為。 但你知道嗎?在某些特定情況下,就算是權利事項的爭議,工會也能合法罷工! 🔍 什麼是「權利事項」? 「權利事項」是指法律、契約或團體協約裡已經有明確規定的內容。
2025/10/08
在職場上,安全永遠比速度、產量更重要。《職業安全衛生法》第18條明確保障勞工在面臨危險時,可以「先避開危險、再報告處理」,這項權利就叫作「退避權」。 一、什麼是退避權? 所謂「退避權」,指的是當工作現場出現立即發生危險的情況,勞工有權停止作業,先退到安全的地方避難。 依據職安法第18條: 雇
2025/10/08
在職場上,安全永遠比速度、產量更重要。《職業安全衛生法》第18條明確保障勞工在面臨危險時,可以「先避開危險、再報告處理」,這項權利就叫作「退避權」。 一、什麼是退避權? 所謂「退避權」,指的是當工作現場出現立即發生危險的情況,勞工有權停止作業,先退到安全的地方避難。 依據職安法第18條: 雇
2025/10/05
雇主若要安排勞工於正常工時外加班,或在休息日出勤,必須遵循《勞動基準法》第32條第1項的規定: 👉「雇主有使勞工在正常工作時間以外工作之必要者,應經工會同意。若無工會,則須經勞資會議同意。」 這項規範的核心目的,是保障勞工不因個別弱勢談判而被迫過度加班,並透過工會團體協商來維護整體勞動權益。
2025/10/05
雇主若要安排勞工於正常工時外加班,或在休息日出勤,必須遵循《勞動基準法》第32條第1項的規定: 👉「雇主有使勞工在正常工作時間以外工作之必要者,應經工會同意。若無工會,則須經勞資會議同意。」 這項規範的核心目的,是保障勞工不因個別弱勢談判而被迫過度加班,並透過工會團體協商來維護整體勞動權益。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如果遇到工作時間一到就下班,卻被其他同事酸言酸語、被老闆冷眼相待的經驗,不要因此被迫改變自己的生活觀念。文章內容闡述了公司無故扣員工薪水、開除員工的情況,並詳細解釋了相關的勞動法規定,提供了針對這類情況的應對建議。
Thumbnail
如果遇到工作時間一到就下班,卻被其他同事酸言酸語、被老闆冷眼相待的經驗,不要因此被迫改變自己的生活觀念。文章內容闡述了公司無故扣員工薪水、開除員工的情況,並詳細解釋了相關的勞動法規定,提供了針對這類情況的應對建議。
Thumbnail
平均工資如何計算? 既然要算”平均工資”就是要把勞基法定義的工資全部納入計算。 不要說這個不是,那個也不是,其實全部都是。 勞基法第2條第1項第4款 平均工資:指計算事由發生之當日前六個月內所得工資總額除以該期間之總日數所得之金額。工作未滿六個月者,指工作期間所得工資總額除以工作期間之
Thumbnail
平均工資如何計算? 既然要算”平均工資”就是要把勞基法定義的工資全部納入計算。 不要說這個不是,那個也不是,其實全部都是。 勞基法第2條第1項第4款 平均工資:指計算事由發生之當日前六個月內所得工資總額除以該期間之總日數所得之金額。工作未滿六個月者,指工作期間所得工資總額除以工作期間之
Thumbnail
通常我們會違反勞(災)保投保薪資級距規定有那些呢? 明明是勞務對價,認為是恩惠式給與。 明明是經常性給與,自以為不是。 結果就是違反勞基法第2條第1項第3款 工資:指勞工因工作而獲得之報酬;包括工資、薪金及按計時、計日、計月、計件以現金或實物等方式給付之獎金、津貼及其他任何名義之經常性給與均
Thumbnail
通常我們會違反勞(災)保投保薪資級距規定有那些呢? 明明是勞務對價,認為是恩惠式給與。 明明是經常性給與,自以為不是。 結果就是違反勞基法第2條第1項第3款 工資:指勞工因工作而獲得之報酬;包括工資、薪金及按計時、計日、計月、計件以現金或實物等方式給付之獎金、津貼及其他任何名義之經常性給與均
Thumbnail
我們要設計一個算出員工請假時數的方法。員工會提供要請假的起始日期、時間,還有請假的終止日期、時間,要設法算出綠色那邊的請假時數。怎麼算呢?一起來看看!
Thumbnail
我們要設計一個算出員工請假時數的方法。員工會提供要請假的起始日期、時間,還有請假的終止日期、時間,要設法算出綠色那邊的請假時數。怎麼算呢?一起來看看!
Thumbnail
公司每個月都要發薪水,薪資單的格式很重要。因為相關法令規定的很清楚。要怎麼寫?是如何算出來的?千萬不要便宜行事。 下圖的薪資袋文具店都有,千萬母湯,不清不楚很容易出問題。 月薪就是本薪嗎?不對喔,還要再加責任津貼+全勤獎金,才是月工資額。 伙食費呢?倒扣?這個要解釋清楚才可以。 要有工資各
Thumbnail
公司每個月都要發薪水,薪資單的格式很重要。因為相關法令規定的很清楚。要怎麼寫?是如何算出來的?千萬不要便宜行事。 下圖的薪資袋文具店都有,千萬母湯,不清不楚很容易出問題。 月薪就是本薪嗎?不對喔,還要再加責任津貼+全勤獎金,才是月工資額。 伙食費呢?倒扣?這個要解釋清楚才可以。 要有工資各
Thumbnail
有網友在D card上自述目前已在工廠工作一年多,薪水是月薪制,月領3萬1,其中的薪資明細包含了底薪2萬4,以及全勤獎金、上機津貼及伙食補助等。 今年旺季經常加班,拿到加班費後,才發現和自己預期的不一樣,詢問公司會計後,卻回應公司採用的計算方式是以「基本薪資24000元/30天/8小時」,相當於每
Thumbnail
有網友在D card上自述目前已在工廠工作一年多,薪水是月薪制,月領3萬1,其中的薪資明細包含了底薪2萬4,以及全勤獎金、上機津貼及伙食補助等。 今年旺季經常加班,拿到加班費後,才發現和自己預期的不一樣,詢問公司會計後,卻回應公司採用的計算方式是以「基本薪資24000元/30天/8小時」,相當於每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勞工請假的合法流程,以及相關的法律規範和限制。針對員工請假時常有的疑問和情況,提供了相應的建議和解決方法,同時也介紹了僱主可以依法解僱不適任員工的相關事宜。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勞工請假的合法流程,以及相關的法律規範和限制。針對員工請假時常有的疑問和情況,提供了相應的建議和解決方法,同時也介紹了僱主可以依法解僱不適任員工的相關事宜。
Thumbnail
最近剛好碰到一個案例,僱主與員工約定10月10日國定假日調移至11月5日,結果員工做到10月31日就離職了,僱主是否須要返還員工國定假日呢?勞動部對此事的解釋引發了爭議,文章分析了勞基法的相關規定以及國定假日的意義。
Thumbnail
最近剛好碰到一個案例,僱主與員工約定10月10日國定假日調移至11月5日,結果員工做到10月31日就離職了,僱主是否須要返還員工國定假日呢?勞動部對此事的解釋引發了爭議,文章分析了勞基法的相關規定以及國定假日的意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