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工作變危險時,勞工也有「退避權」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在職場上,安全永遠比速度、產量更重要。《職業安全衛生法》第18條明確保障勞工在面臨危險時,可以「先避開危險、再報告處理」,這項權利就叫作「退避權」。

一、什麼是退避權?

所謂「退避權」,指的是當工作現場出現立即發生危險的情況,勞工有權停止作業,先退到安全的地方避難。

依據職安法第18條:

  • 雇主或工作場所負責人,一旦發現有危險發生的可能,應立即命令停止作業,讓勞工退避
  • 勞工自己在執行職務時,若發現危險,也可以在不影響其他同事安全的前提下,自行停止作業並退到安全地點,再立刻向主管報告。

這項制度的目的,是讓勞工能「及時保命」,而不是在災害發生後才被動等待救援。


二、哪些情況算是「有立即發生危險之虞」?

依據職安法施行細則第25條,以下幾種狀況就屬於可以行使退避權的情形,例如:

  1. 自設備洩漏大量危害性化學品,致有發生爆炸、火災或中毒等危險之虞時。
  2. 從事河川工程、河堤、海堤或圍堰等作業,因強風、大雨或地震,致有發生危險之虞時。
  3. 從事隧道等營建工程或管溝、沉箱、沉筒、井筒等之開挖作業,因落磐、出水、崩塌或流砂侵入等,致有發生危險之虞時。
  4. 於作業場所有易燃液體之蒸氣或可燃性氣體滯留,達爆炸下限值之百分之三十以上,致有發生爆炸、火災危險之虞時。
  5. 於儲槽等內部或通風不充分之室內作業場所,致有發生中毒或窒息危險之虞時。
  6. 從事缺氧危險作業,致有發生缺氧危險之虞時。
  7. 於高度二公尺以上作業,未設置防墜設施及未使勞工使用適當之個人防護具,致有發生墜落危險之虞時。
  8. 於道路或鄰接道路從事作業,未採取管制措施及未設置安全防護設施,致有發生危險之虞時。
  9. 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指定公告有發生危險之虞時之情形。

簡單說,只要是「一旦繼續作業,可能立即造成傷亡」的情形,勞工就可以依法退避。


三、退避後會不會被扣薪或被懲處?

法律明文規定,雇主不得因此解僱、調職、扣薪或給予任何不利處分

也就是說,勞工為了安全暫停工作,是受到法律保護的。 只有在雇主能證明勞工惡意濫用退避權,並經主管機關認定後,才可能不受這項保護。


四、為什麼要有退避權?

早期台灣的職災時有所聞,勞工即使察覺危險,也常因怕被責怪或扣薪而不敢停工。

為了改善這種情況,政府在102年修法,參考韓國、加拿大等國的制度,正式把勞工「可自行停止作業並退避」的權利寫進法律,強化勞工自主保護意識。


✅小結:保命第一,依法退避!

當你在現場發現危險,不必硬撐。

先退到安全處、再報告主管,這不只是常識,更是法律給你的保障。

安全無價,懂法自保,就是最重要的職場安全意識。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勞動小小百科
16會員
194內容數
這裡是專屬勞工與HR的法律知識補給站! 由曾任勞動檢查員、人資、法官助理、勞動法講師、勞動調解委員的作者撰寫,結合第一線實務經驗,把看似複雜的勞動法,變成人人都能懂的「勞動小小百科」。 讓你不再當職場小白,勞動法律一看就懂、權益不再吃虧!laborpediaosha@gmail.com
勞動小小百科的其他內容
2025/10/05
雇主若要安排勞工於正常工時外加班,或在休息日出勤,必須遵循《勞動基準法》第32條第1項的規定: 👉「雇主有使勞工在正常工作時間以外工作之必要者,應經工會同意。若無工會,則須經勞資會議同意。」 這項規範的核心目的,是保障勞工不因個別弱勢談判而被迫過度加班,並透過工會團體協商來維護整體勞動權益。
2025/10/05
雇主若要安排勞工於正常工時外加班,或在休息日出勤,必須遵循《勞動基準法》第32條第1項的規定: 👉「雇主有使勞工在正常工作時間以外工作之必要者,應經工會同意。若無工會,則須經勞資會議同意。」 這項規範的核心目的,是保障勞工不因個別弱勢談判而被迫過度加班,並透過工會團體協商來維護整體勞動權益。
2025/09/23
勞動部在 2025 年 9 月 23 日公布最新修正的《勞務承攬及勞動派遣行政指引》,其中兩大重點,和許多勞工的權益息息相關: 1. 天然災害出勤要有「通勤協助」 以往談到颱風天上班,多數人想到的都是「雇主要不要給假」。但勞動部最新規定更進一步要求: 不論是政府機關還是民間公司,只要有使用派遣
2025/09/23
勞動部在 2025 年 9 月 23 日公布最新修正的《勞務承攬及勞動派遣行政指引》,其中兩大重點,和許多勞工的權益息息相關: 1. 天然災害出勤要有「通勤協助」 以往談到颱風天上班,多數人想到的都是「雇主要不要給假」。但勞動部最新規定更進一步要求: 不論是政府機關還是民間公司,只要有使用派遣
2025/09/22
在職場上,很多人最怕聽到一句話:「公司決定調你去別的地方上班。」 但這種「調動」到底算不算合法?是不是一定要符合勞工常聽到的「調職五原則」?法院的判決提供了一個很重要的參考。 調職 vs. 支援:法院怎麼區分? 法院認為: 調職 指的是雇主長期、穩定地改變勞工的工作地點或工作內容。 例如:
Thumbnail
2025/09/22
在職場上,很多人最怕聽到一句話:「公司決定調你去別的地方上班。」 但這種「調動」到底算不算合法?是不是一定要符合勞工常聽到的「調職五原則」?法院的判決提供了一個很重要的參考。 調職 vs. 支援:法院怎麼區分? 法院認為: 調職 指的是雇主長期、穩定地改變勞工的工作地點或工作內容。 例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現在的人的確是不想加班,就算公司在不超時也給加班費的法律規定之下,勞工還是不願意。 本文要討論的是如果公司確有經濟上的利益,該怎麼處理呢? 就法論法 《勞基法第42條》 勞工因健康或其他正當理由,不能接受正常工作時間以外之工作者,雇主不得強制其工作。 本條文反面解釋 員工只有基於「健康
Thumbnail
現在的人的確是不想加班,就算公司在不超時也給加班費的法律規定之下,勞工還是不願意。 本文要討論的是如果公司確有經濟上的利益,該怎麼處理呢? 就法論法 《勞基法第42條》 勞工因健康或其他正當理由,不能接受正常工作時間以外之工作者,雇主不得強制其工作。 本條文反面解釋 員工只有基於「健康
Thumbnail
職業安全衛生法規的目的在於創造一個安全健康的工作環境,使勞工能夠在最小的風險下工作。通過不斷更新和實施法規,雇主和勞工都應該主動參與其中,共同維護工作場所的安全與健康。
Thumbnail
職業安全衛生法規的目的在於創造一個安全健康的工作環境,使勞工能夠在最小的風險下工作。通過不斷更新和實施法規,雇主和勞工都應該主動參與其中,共同維護工作場所的安全與健康。
Thumbnail
勞工在職業災害醫療期間,確實可以依法申請公傷病假,但請務必注意,並不是受了職業災害就能一直申請公傷病假、賦閒休息,公傷病假其實有其申請門檻,並不是有受傷就可以申請喔。「公傷病假」這一個看似簡單的假別,在實務中非常容易衍生爭議,若勞工對於公傷病假存有錯誤認識,嚴重者甚至可導致「懲戒解僱」的後果。
Thumbnail
勞工在職業災害醫療期間,確實可以依法申請公傷病假,但請務必注意,並不是受了職業災害就能一直申請公傷病假、賦閒休息,公傷病假其實有其申請門檻,並不是有受傷就可以申請喔。「公傷病假」這一個看似簡單的假別,在實務中非常容易衍生爭議,若勞工對於公傷病假存有錯誤認識,嚴重者甚至可導致「懲戒解僱」的後果。
Thumbnail
在職場中,除了擁有專業技能和積極態度外,還需要一些職場心機來保護自己,提升工作效率和人際關係。以下是我整理出的七項職場自保指南,讓你在職場中更加得心應手。
Thumbnail
在職場中,除了擁有專業技能和積極態度外,還需要一些職場心機來保護自己,提升工作效率和人際關係。以下是我整理出的七項職場自保指南,讓你在職場中更加得心應手。
Thumbnail
身為勞工,面對公司不當行為時,不須預告便可離職。勞動法規定多種情況下,勞工得不經預告終止契約,例如僱主施暴或虛假招攬,且有損害勞工權益之虞。此外,當公司違反法令或損害勞工健康時,員工也可不須預告離職。文章內容詳盡列舉勞工可選擇不預告離職的情形,值得一讀。
Thumbnail
身為勞工,面對公司不當行為時,不須預告便可離職。勞動法規定多種情況下,勞工得不經預告終止契約,例如僱主施暴或虛假招攬,且有損害勞工權益之虞。此外,當公司違反法令或損害勞工健康時,員工也可不須預告離職。文章內容詳盡列舉勞工可選擇不預告離職的情形,值得一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