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千百問W18 『面對團隊內部離職潮,要留下還是跟上?』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 讀者來信

小書房您好:

我現在的工作環境,正在經歷一場「靜悄悄的離職潮」。

曾經一起加班、一起喊口號、一起打拼的同事,這一年幾乎都走了。

有人去念書、有人轉職、有人出國,有人不說就離開了。


我不是討厭這裡,也不是特別想走。只是現在整個氣氛變了,

我開始懷疑:

留下來的我,到底還有沒有優勢?

會不會只是因為不敢動、不敢變、不敢走?


所以想問問:

當你發現自己是「留下來的人」時,該怎麼判斷自己還是不是在對的位置?


——劉小備


💌 回信

親愛的 劉小備:

我們想你問的不是「要不要離職」,而是比那更深一層的問題:

「當大家都走了,我留下來,會變強?還是變弱?」

這不是情緒,而是一種判斷力。

你不想盲從,也不想被留在原地。

這週,我們也幫你找了三個樣本,透過三位歷史人物的選擇,陪你一起思考:

當團隊崩解、局勢不明時,怎麼判斷自己的位置,還值不值得堅守?


🧠 一、張松:你在原地被埋沒,在別人那裡可能是關鍵人物

張松原是益州劉璋手下的幕僚,聰明卻得不到重用。

他清楚知道:留在原體系,只會被同儕排擠、被上司壓制。

當其他人開始離開,他沒有急著走,而是靜靜觀察哪裡需要他。

他發現劉備勢頭正在起、缺謀士、缺路線、缺引路人。於是,他寫信主動獻策,引來劉備入川,成為改變局勢的鑰匙人物。

📝 他沒有死守舊船,也不是衝動跳船,而是判斷清楚自己在哪裡更有發揮空間。

💡 如果你在原本的環境中無法施展,那離開未必是放棄,也許是重啟。


⚠️ 二、魏延:留下之後升職,但格局不合反成孤立者

魏延原是邊將,隨著劉備入蜀、同儕凋零,他快速晉升,成為蜀漢的主力將領。

表面看來,他是「留下來就能被看見」的代表。

但實際上,他與諸葛亮的戰略思想南轅北轍,屢屢發生分歧,最後在諸葛亮死後被誅殺。

他不是能力不夠,而是格局不合、信任不夠、風格不對。

📝 留下來之後升職的人,不一定就是被真正信任的人。

一旦你只是「空缺的替補者」,不是被看見,而是被暫借。

💡 如果留下只是填補別人的空位,而非建立屬於你的舞台,風險反而更高。


🌱 三、蘇東坡:留下來,但轉換方向,默默耕耘自己的路

在王安石變法的風頭上,蘇軾一度與好友政見不合,被打入冷宮。

身邊一個個朋友被貶,他也面臨孤立與困境。

但他選擇不激烈對抗,也不倉促離開,而是轉向地方政務、詩文創作。

他不再寄望朝堂,而是回到自己,經營內在的光。

多年後,政治起伏再起,他的詩、文、人格成了整個時代的文化象徵。

📝 他選擇留下,但不是死守原地,而是轉彎再出發。

💡 有時留下,不是因為留戀,而是因為你還沒走到自己的終點。


親愛的 劉小備:

有時候,留下比離開更需要勇氣。

但更重要的,是在留下之後,你能不能看見自己的價值還在不在

你可以問問自己:

  • 我留下,是為了什麼?只是害怕改變?還是還有未竟之事?
  • 這個團隊變了,我的角色是更清晰了?還是更模糊了?
  • 如果我現在離開,有沒有更適合我的地方在等我?
  • 如果我留下,有沒有機會換一種方式,走出新的路?

留下,不代表沉沒。

離開,也不等於逃跑。

重點從來不是選擇哪一條路,而是

你在這條路上,是不是因為這次的選擇讓未來的選擇有機會變多。

未來的結果可能不全然掌握在你手裡,但是此刻的內心答案可能只有您自己知道。


💬 你會怎麼答?

如果你正站在變動的團隊裡,眼看同事一個個離開——

你會留下嗎?還是跟上?

你如何判斷自己的位置與未來?

歡迎留言分享你的故事,也許正有人正在經歷和你一樣的選擇。

祝福你

——企鵝不捨小書房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企鵝不捨的沙龍
3會員
121內容數
歡迎來到 企鵝不捨小書房 的線上角落。這裡不僅是一家實體書店,更是一個靜靜等待你駐足的思想棲地。 我們相信,每個人都會在人生的不同階段遇上難題——是否該冒險?該妥協嗎?要堅持理想,還是先顧眼前?在這樣的時刻,希望這些文字能成為你的燈塔。
企鵝不捨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10/11
回應讀者「單方面維繫友情」的困境。藉三位人物啟發:李清照經歷丈夫冷淡,將情感轉回內心,寫成詩詞,學會收回主動。宮本武藏教導不戀戰,將心力留給自我鍛鍊。村上春樹則鼓勵不必討好不在乎你的人,要等待會伸手的人。這三條路徑,皆提醒讀者在關係不對等時,應調整力道,釐清是「真心」還是「不甘心」。
Thumbnail
2025/10/11
回應讀者「單方面維繫友情」的困境。藉三位人物啟發:李清照經歷丈夫冷淡,將情感轉回內心,寫成詩詞,學會收回主動。宮本武藏教導不戀戰,將心力留給自我鍛鍊。村上春樹則鼓勵不必討好不在乎你的人,要等待會伸手的人。這三條路徑,皆提醒讀者在關係不對等時,應調整力道,釐清是「真心」還是「不甘心」。
Thumbnail
2025/10/04
回應讀者「個人熱情與家人期待」的衝突。藉三位人物啟發:沈從文為愛自己靈魂而離家追夢,抗爭不是反抗,而是活出自我。劉墉順著父親期待卻溫和轉彎,開創大眾化風格。宇多田光在安排中覺醒,暫退音樂界後,為心裡的自己重新出發。這三條路徑,皆提醒讀者在掙扎中,找到真心願意走下去的路。
Thumbnail
2025/10/04
回應讀者「個人熱情與家人期待」的衝突。藉三位人物啟發:沈從文為愛自己靈魂而離家追夢,抗爭不是反抗,而是活出自我。劉墉順著父親期待卻溫和轉彎,開創大眾化風格。宇多田光在安排中覺醒,暫退音樂界後,為心裡的自己重新出發。這三條路徑,皆提醒讀者在掙扎中,找到真心願意走下去的路。
Thumbnail
2025/09/27
回應讀者「工作與健康」的兩難。藉三位人物啟發:司馬遷為完成志業忍受苦痛,提醒使命的價值。稻盛和夫從拼命中體悟,調整節奏以健康支撐事業長久。陶淵明則因厭惡官場而放下,提醒若工作讓身心失衡,停止就是答案。選擇取決於個人價值排序,別忘了自己有選擇的權利。
Thumbnail
2025/09/27
回應讀者「工作與健康」的兩難。藉三位人物啟發:司馬遷為完成志業忍受苦痛,提醒使命的價值。稻盛和夫從拼命中體悟,調整節奏以健康支撐事業長久。陶淵明則因厭惡官場而放下,提醒若工作讓身心失衡,停止就是答案。選擇取決於個人價值排序,別忘了自己有選擇的權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上一篇文章聊到若已經有新工作,來思考提離職的決定;但有時也有那種先結束原工作,先休息一段時間停下腳步,再找新工作的「裸辭」情形,我們也聊聊這種情況下的思考點。
Thumbnail
上一篇文章聊到若已經有新工作,來思考提離職的決定;但有時也有那種先結束原工作,先休息一段時間停下腳步,再找新工作的「裸辭」情形,我們也聊聊這種情況下的思考點。
Thumbnail
士灴離開後,祥佑在渾渾噩噩、生活只剩下工作。時間總會過去,邁入32歲的祥佑猶如大夢初醒,忽然發現了身邊的人們、大學家族裏的學長姊同學學弟妹們都不一樣了,他們各自前進,各自在自己的生活崗位上努力勇敢奮鬥著。他開始想要展開新的生活,為自己再勇敢一次。
Thumbnail
士灴離開後,祥佑在渾渾噩噩、生活只剩下工作。時間總會過去,邁入32歲的祥佑猶如大夢初醒,忽然發現了身邊的人們、大學家族裏的學長姊同學學弟妹們都不一樣了,他們各自前進,各自在自己的生活崗位上努力勇敢奮鬥著。他開始想要展開新的生活,為自己再勇敢一次。
Thumbnail
劉刖 | 要生活,更要浪漫。享受當下的每一刻。 居住台東的自由工作者 踏過台灣各地後,選擇到台東旅行。 東漂後也開始關注青年議題、農村旅遊、食農教育等議題。 旅行臺灣,期許在生活中成為一個真正的旅人, 我們看見世界,然後過度,遇見生命,然後釋懷 踏過台灣各地地區後,在112年選擇到台東
Thumbnail
劉刖 | 要生活,更要浪漫。享受當下的每一刻。 居住台東的自由工作者 踏過台灣各地後,選擇到台東旅行。 東漂後也開始關注青年議題、農村旅遊、食農教育等議題。 旅行臺灣,期許在生活中成為一個真正的旅人, 我們看見世界,然後過度,遇見生命,然後釋懷 踏過台灣各地地區後,在112年選擇到台東
Thumbnail
當時有位我相當敬重的牧長搶頭香留言說:「轉彎才有路,主幹道只有擠。」
Thumbnail
當時有位我相當敬重的牧長搶頭香留言說:「轉彎才有路,主幹道只有擠。」
Thumbnail
年節家族聚會時,長輩總喜歡質問親戚的未來規劃。文章探討了竹竿先生對於人生偏好的思考,以及長輩提出的中產階級焦慮。文章討論了對健康和賺錢之間的取捨,以及人生規劃的灑脫與自律。
Thumbnail
年節家族聚會時,長輩總喜歡質問親戚的未來規劃。文章探討了竹竿先生對於人生偏好的思考,以及長輩提出的中產階級焦慮。文章討論了對健康和賺錢之間的取捨,以及人生規劃的灑脫與自律。
Thumbnail
常因在意他人、不滿公司文化而想離職的職場新鮮人,如何調整心態? 面對官僚文化、雜事、人際關係等挑戰,讓自己從目標出發,主動精進能力,才能在工作中更有主導權和自信。
Thumbnail
常因在意他人、不滿公司文化而想離職的職場新鮮人,如何調整心態? 面對官僚文化、雜事、人際關係等挑戰,讓自己從目標出發,主動精進能力,才能在工作中更有主導權和自信。
Thumbnail
又到了在職場上離別的季節,同事開始紛紛離職,你是否也想離職呢?利用檢核表一起來思考自己是否應該離職吧!
Thumbnail
又到了在職場上離別的季節,同事開始紛紛離職,你是否也想離職呢?利用檢核表一起來思考自己是否應該離職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