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聞傳來台中一名大學生,因經濟壓力與學貸重擔,選擇跳下樓「自主登出」。
心裡真難受,卻絲毫不驚訝。
因為,老娘我也曾親身走過那個絕望的邊緣。 思緒拉回 2001 年 2 月 7 日元宵節——那一天,曾是我為自己定下的忌日。那年的農曆春節,我拿出打工攢下的 5 萬元積蓄,替父母還賭債給二舅。滿心期待,或許這一次,他們會醒悟。
結果,他們繼續喝酒、繼續賭博、繼續消失得無影無蹤。那種情況,連哭都哭不出來,心像一顆石頭,沉入黑暗深井。
絕望瞬間吞噬一切:「跳下去,心就不用再痛了。」
幸好,在跳下去的前一刻,突然意識到:「死前,嘗試專心為自己活一次,就好。」
從此,我放下父母加諸「生不如狗」的評價,不再「投資」永遠不會回報的黑洞鬼屋,為自己咬牙苦撐,專心「投資」自我。
窮,不可恥但可恨
貧窮有一種氣味,會讓人羞於呼吸。
在學校裡,你不敢提起家裡的事;在聚會上,你只喝白開水;在申請就學貸款時,你填表格的手在顫抖。
窮,真的可憐。但務必認清現實——
既然沒有安全網,就要學會自己織網。
投己,讓人生翻篇
拒絕所有「快速致富」的幻象誘惑。真正能讓窮人逆轉的,不是股票、不是彩券,也不是一夜暴富的故事,而是簡單卻強韌的信念——
我,值得被投資!
從現在開始,把每一點時間、每一分力氣、每一塊錢,都優先投資在能讓自己成長的地方:
- 一本改變思考的經典。
- 一場打開眼界的演講或課程。
- 一位願意傾聽、指引的老師或社工。
練習開口求助,爭取資源與善意
社會上不乏善心人士願意幫忙,但窮孩子卻習慣獨自硬撐。求助,真的需要莫大勇氣;資源,真的需要主動爭取。
- 學校: 急難救助金、獎助學金制度。
- 政府: 青年就學貸款、在學打工補助等計畫。
- 社福: 家扶、勵馨、伊甸、紅十字會等,皆提供生活與學費援助。
- 里長/社會局: 地方政府的「急難救助金」與「弱勢學生生活補助」。
現實殘酷:求助,不代表容易
有錢的人冷眼旁觀說:「去申請助學貸款就好啊。」
但只有出身貧寒、平安長大的大人才懂——那根本是另一場制度的夢魘。
助學貸款需要「父母雙方親自陪同簽名」。對一般家庭而言或許只是麻煩,但對父母好賭、嗜毒、逃避責任的孩子來說,這是與生俱來的羞辱,是將人拉回絕望深淵的束縛。
然而,我們仍要想盡辦法,繞過這個荒謬的障礙。請務必尋求社工或學校協助,透過證明父母不適任或失聯,取得替代簽名途徑。
這條路艱難,但你的生命依然大有可為!
窮小孩的命,也可以價值1億
親身走過夢魘,老娘我真誠微笑發心:要靠自己的力量與膽識,賺到一份心滿意足的財富,投入偏鄉國小演講。
把希望的種子,播種在窮孩子的心田——
我們不需要被出身定義。 你可以用知識、用勇氣、用愛自己,在逆風中飛翔。
請給自己機會活下來,為自己而活就是最好的投資!
---
✨ 感恩日常 123
- 感恩 1:週六,早起閱讀,豐盛美好!
- 感恩 2:早餐店老闆娘,讚美阿飽個性發展穩定。
- 感恩 3:阿飽喜歡里仁的 5 香乖乖,樂於一起到店採買蔬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