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來說阻止自己內耗最有效的方式,是去感受到身體的病痛。
無論是悲傷到極致的時候,抑或是心情舒坦的時候,身體的感受上真的有差別。
我很容易內耗。說好聽是自省,實則上就是入戲太深。對內心小劇場,對周圍人的評價,對和別人的互動,入戲太深會讓我覺得自己總是有所欠缺。每次察覺自己再這樣下去不行,都是在身體真的越來越不舒服的時候。
還有察覺,即使身體因為思考太多這些無法單靠思考就能解決的事情而多了病痛的時候,那些讓我產生內耗的人事物也不會受到任何影響,事情也沒有任何轉變。除了我的內心。
內耗其實也不完全沒有好處喔。我都是在內耗之中察覺自己不喜歡什麼,或是其實自己更想要怎樣,更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但每次都要這樣去領悟的話,付出的代價也太大了。身體是真的在承受情緒上帶來的傷害並且默默累積著。有時想想都有點害怕呢,如果累積成重病的話我真的會很後悔啊。
慶幸的是,雖然要完全不內耗是超級無敵難(對我來說啦),但減少內耗的時間,在內耗和轉念之間的時間逐漸縮短,這樣也已經幫助很大了。
學會轉念是無比重要的一件事。
目前我覺得很有效的轉念方式,是提醒自己:我在這裡。
我不在那個讓我內耗的場景之前,也不在那個可能會讓我內耗的下一個場景之內,「我在這裡」。
沒有我需要去扭轉的情況或面對的人際,他們都不在我面前。當我已經離開了讓我內耗的場,我也把我的心帶離了那裡。我就在這裡,我很安全。
不用急著變「好」(現在也沒有真的很糟吧?),不用懊惱那些無法立刻去解決的事(尤其是現下著急也沒用的事),現在就做現在能做的事。
看書也好,吃東西也好,看看戲,放放空也好。
不要讓身體持續的緊繃,悲傷,因為折磨自己的身體沒辦法解決任何事(好像有點言重了)。
內耗,由始至終付出代價的都是自己。
而其實我大概明白,會內耗,還是在一個不斷在反映外界、急著去回應世界的狀態,而不去看看自己的內心。
不夠愛自己,付出的代價真的不小。
好好愛自己,就不容易去「耗」自己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