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談感受,關係才有溫度
一、一次深刻的對話
那天晚上,我和一位朋友聊了很久。原本只是閒聊彼此的近況,但不知不覺中,話題變得越來越深入。
就在那個過程裡,我突然意識到一件事——我習慣用「事情」在表達自己,卻很少真正說出「感受」。
我會詳細描述發生了什麼、誰說了什麼、結果如何,
但那些情緒——害怕、委屈、渴望、感動——往往都被我收得很深。
我以為那樣比較成熟、比較不麻煩,
可其實,那也讓人聽不見我真正的心。
二、事情說多了,心卻遠了
我開始察覺,當兩個人只是交換資訊時,氣氛會變得有些冷。
彼此聽懂對方的話,卻不一定「感受到」對方。
而這,正是讓關係漸漸疏離的關鍵。
後來我明白,談事情讓我們被理解;
談感受,才讓我們被看見。
當我願意多說一句:「其實我那時候有點難過」或「我有點不安,但很想被理解」,
那個瞬間,空氣就柔軟了,連結也變深了。
三、在理性與柔軟之間
我發現,這其實是一種能量的平衡。
「談事情」屬於理性的陽性能量,帶著行動與邏輯;
「談感受」則是女性的陰性能量,象徵著柔軟與接納。
兩者交織的時候,關係才會自然、流動、有溫度。
愛不是重複說「我愛你」,
而是讓對方進入你的世界,看見你真實的樣子。
那樣的愛,才會深、會久、會被感受。
四、留一點空間給真實
那次對話之後,我開始提醒自己,
不論是工作、友情或親密關係裡,
都要練習多一點「感受」的分享。
當有人問「最近好嗎?」時,
或許我可以試著不只是回答「還好啦」——
而是多說一句:「最近有點累,但也感覺自己有在進步。」
這樣的真實,
會讓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不再那麼遙遠。
💭 覺察小結
有時候,事情說多了,心就遠了;
而感受,一旦被說出來,距離就近了。
那天,我重新學會了——
讓感受被聽見,才是愛流動的開始。
🌿 延伸觀看|【艾琳的療癒日常】
🎬〈為什麼我總在關係裡很不安?〉
有時候,我們不是不懂愛,而是不知道怎麼讓自己被看見。
👉 前往觀看 YouTube 長片(每週日晚上 8 點首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