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裡,我學會了「放手」的智慧
一、追錯方向的努力
昨天,我花了大半天時間,為了一個文件的中文翻譯,不斷來回確認。我甚至找上了法務部門,希望能再請他們幫忙。
直到主管走過來提醒我:「這件事真的是你要管的嗎?」我才突然驚覺——原來自己把時間花在不屬於自己角色的範圍裡。
那一刻,我意識到:有些責任,並不是我的責任。
二、把球傳回正確的人手上
今天,我決定換一個方式。
我直接要求國外同事務必上傳繁體中文版本。果然,他很快就找到之前台灣同事已經提供過的翻譯文件,並附檔回覆給我。
結果一對照,竟然跟我昨天找法務確認的內容一模一樣。
這不僅證明了我最初的直覺是對的,也提醒我:與其自己耗時耗力,不如把責任交回該負責的人。
三、尊重,是職場互動的潤滑劑
在回信時,我特地將主管列入副本。
這不是為了邀功,而是出於尊重。因為我知道他需要被看見、被肯定。
我想讓他知道:「謝謝你的提醒,我聽進去了。」
於是,他也回應我:「你看吧,下次就不用花時間了,有需要就直接說。」
這樣的互動,讓我們之間的合作更順暢,也減少了不必要的誤會。
四、不再急著證明
過去的我,可能會急著解釋:「其實我早就想到這一步了。」
但這次,我選擇安靜下來。
我不需要爭論、不需要證明。因為我清楚自己在做什麼,也知道結果會說明一切。
這份篤定,讓我更自在。
💡 職場的智慧,不只是把事情做完,而是知道什麼該做、什麼該放手。
當我學會不再一肩扛下所有、學會給予尊重而不是證明自己時,合作的關係變得更順利,我自己也多了一份心安。
我們常以為,只要努力、把事情做完,就能換來理解與肯定。
但有時,真正的智慧是——知道什麼該放手。
想看我怎麼在一次衝突裡,學會「不爭,也能被看見」?
👉 點這支影片:〈一次吵架,讓我看見真實的自己〉
📺 每週日晚上8PM|艾琳的療癒日常 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