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倦怠期,我怎麼重新找回訓練的動力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有一段時間,我每天照表操課、控制飲食並紀錄每一次的訓練細節。但不管怎麼練,鏡子裡的自己卻始終沒有改變。一樣的體態以及不變的圍度。那時候我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白費了這麼多時間來健身。

突然間,心裡的那股訓練動力突然不見了,一種努力卻沒有回報的感覺,讓我那陣子每天都在想,乾脆休息一下好了。

停滯的挫折,不是懶,是累了

健身這件事,一開始會讓人有很強的成就感。當自己第一次推起從未舉過的重量,或是看到鏡子中體重下降,腹部出現六塊肌的自己的時候,都會讓人充滿健身的動力。但是真正的挑戰,是當進步開始變得緩慢,甚至停滯不前的時候才開始。

那時候,我每天還是去健身房,但已經提不起那種剛開始接觸健身時的興奮感。做完課表也沒有成就感,只覺得自己是在完成每日任務。有時候站在鏡子前看著自己,會懷疑是不是訓練方法錯了,怎麼練都沒用。

那段時間,我幾乎每天都在和「放棄」的想法進行拔河。可是每當我每次走入健身房,看見那些熟悉的面孔,那些不管天氣好壞,總會準時出現在健身房的人,我突然意識到:健身的重點不是進步的速度,而是自己能否持續下去。

我學會的第一件事:先不要想太多,別讓情緒拖慢腳步

那之後我告訴自己:訓練時間到了,就什麼都不要想,裝備拿著就去健身房。

我不再糾結每次訓練的重量或次數,而是讓自己堅持去健身房,維持著訓練的頻率。因為我知道,一旦讓自己休息太久,那股惰性就會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最後根本不想去健身了。

很多人以為休息能恢復動力,但事實上,倦怠期最需要的不是長期的休息,而是持續穩定的繼續訓練下去。

我開始降低訓練強度,縮短訓練時間,只求維持訓練頻率。就算今天只練半小時,但是只要我今天有到健身房,那就是一種勝利。慢慢地,我發現自己重新找回了那種想健身的感覺。

我學會的第二件事:把焦點從訓練成果,移回到自己的生活習慣,讓習慣取代焦慮。

以前的我太在意訓練的成果,三圍數字、照片、鏡子中的體態,還有別人看自己的目光。後來我想通了,健身不只是比賽而已,而是一種生活習慣。

有時候看不見進步的幅度,並不是沒有進步,而是以極其微小的幅度正在逐步累積中。

當我放下那些無謂的比較和心理焦慮,反而更能專心在每一次的訓練裡。那一刻,我不再逼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而是學著接受此刻的自己,一個正在持續努力,也偶爾倦怠失落,但仍然選擇準時出現在健身房的自己。

我想說的話:別讓「休息」變成「放棄」

如果你現在也正處於倦怠期,我懂那種掙扎與疲憊感。

但請記得,倦怠期並不是失敗期,它只是進步過程當中必經的一個期間。

不要因為一時的無力,就把之前辛苦地努力全部推翻放棄。你可以放慢,可以喘口氣,但不要就此停下來。

動力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是靠自己規律的生活習慣累積起來的。

等到哪天你再次感覺到身體的力量,重新找到訓練的節奏,你會發現:那份久違的自信心,已經隨著規律的訓練在你的內心中長出來了。以後,將不會再害怕倦怠,因為你我知道,只要堅持下去,倦怠期終究會過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uca的沙龍
15會員
64內容數
原料藥產業工作者,專長有機化學,遊走於生產與研發。喜歡寫作、健身、吃美食。 歡迎來信交流。
Luca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10/19
從嚴格秤重食材到放下控制,這段轉變讓我重新學會專心吃飯。起初的不安逐漸轉為覺察,我開始觀察食物的油脂、感受飢餓與飽足、分辨壓力與嘴饞。沒有數字作為依據,反而更能傾聽身體的反應。原來真正的掌控不是紀錄每一口食物,而是信任與理解身體的節奏。這份專注不只改變了飲食,也讓我重新學會如何與自己相處。
Thumbnail
2025/10/19
從嚴格秤重食材到放下控制,這段轉變讓我重新學會專心吃飯。起初的不安逐漸轉為覺察,我開始觀察食物的油脂、感受飢餓與飽足、分辨壓力與嘴饞。沒有數字作為依據,反而更能傾聽身體的反應。原來真正的掌控不是紀錄每一口食物,而是信任與理解身體的節奏。這份專注不只改變了飲食,也讓我重新學會如何與自己相處。
Thumbnail
2025/10/12
《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以人與事為核心,提醒我們學會分辨可控與不可控的界線。作者枡野俊明透過99條生活見解,教人放下不必要的執著,把注意力放在真正能掌控的事上。無論是自己或他人、可控或不可控,唯有看清事情屬性,專注當下、適時放手,才能減少無謂的煩惱,讓生活更自在從容。
2025/10/12
《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以人與事為核心,提醒我們學會分辨可控與不可控的界線。作者枡野俊明透過99條生活見解,教人放下不必要的執著,把注意力放在真正能掌控的事上。無論是自己或他人、可控或不可控,唯有看清事情屬性,專注當下、適時放手,才能減少無謂的煩惱,讓生活更自在從容。
2025/10/05
排隊是日常展現社會秩序的場景,捷運電扶梯靠右站立的習慣正是它的體現,它建立在互信與默契之上。人們遵守規則,一方面是文化中守秩序的展現,另一方面則是為了避免衝突。排隊除了降低社會成本,並展現出文明與信任的基石。
Thumbnail
2025/10/05
排隊是日常展現社會秩序的場景,捷運電扶梯靠右站立的習慣正是它的體現,它建立在互信與默契之上。人們遵守規則,一方面是文化中守秩序的展現,另一方面則是為了避免衝突。排隊除了降低社會成本,並展現出文明與信任的基石。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疫情前我努力維持了好多年在新北的一間小型的運動中心上團課,舉凡有氧及Zumba 、跟肌力、瑜珈及重訓核心都上,那時候的自己體力超好,活力滿滿。 而來到臺中住報名了World Gym上了一年多團課 後來疫情蔓延,團課不敢上了,變成在家自主運動,買了壺鈴在家與基本的居家運動。 但老實說那時真的會鬆散不
Thumbnail
疫情前我努力維持了好多年在新北的一間小型的運動中心上團課,舉凡有氧及Zumba 、跟肌力、瑜珈及重訓核心都上,那時候的自己體力超好,活力滿滿。 而來到臺中住報名了World Gym上了一年多團課 後來疫情蔓延,團課不敢上了,變成在家自主運動,買了壺鈴在家與基本的居家運動。 但老實說那時真的會鬆散不
Thumbnail
透過努力不懈的運動訓練,無論是專業運動員或是自行健身者,都能體會到努力的重要性。然而,努力並不一定能夠帶來與他人相同的成果。運動訓練須根據個人狀態多方嘗試,謹慎評估自身狀態,並做好準備面對可能的挑戰。這樣的體悟不僅適用於健身領域,更適用於任何領域。
Thumbnail
透過努力不懈的運動訓練,無論是專業運動員或是自行健身者,都能體會到努力的重要性。然而,努力並不一定能夠帶來與他人相同的成果。運動訓練須根據個人狀態多方嘗試,謹慎評估自身狀態,並做好準備面對可能的挑戰。這樣的體悟不僅適用於健身領域,更適用於任何領域。
Thumbnail
以前十分討厭健身,因為沒有要當巨巨,也不覺得巨巨好看,後來健檢量InBody發現肌力開始流失、體脂偏高,回頭找解方才知健身好處-增肌減脂,而增肌的重大關鍵是為了確保老年降低肌少症的可能性(簡單來說->走路會變慢接著坐輪椅)。
Thumbnail
以前十分討厭健身,因為沒有要當巨巨,也不覺得巨巨好看,後來健檢量InBody發現肌力開始流失、體脂偏高,回頭找解方才知健身好處-增肌減脂,而增肌的重大關鍵是為了確保老年降低肌少症的可能性(簡單來說->走路會變慢接著坐輪椅)。
Thumbnail
很久沒有好好舒展筋骨,解放一下! 健身房的跳舞志從上次試了一下跟不上,挫敗,就沒信心挑戰了。 今天實在是身體心情狀態都不好,負能量太重了! 健身房報到 ! 從籃球機開始,兩百多分,雖然有些機台異常,導致其實沒進麼多顆,只要打到籃框的也算分,手感沒有回來。之後挑戰了旁邊的跳舞機,果真熟能生巧,一首歌
Thumbnail
很久沒有好好舒展筋骨,解放一下! 健身房的跳舞志從上次試了一下跟不上,挫敗,就沒信心挑戰了。 今天實在是身體心情狀態都不好,負能量太重了! 健身房報到 ! 從籃球機開始,兩百多分,雖然有些機台異常,導致其實沒進麼多顆,只要打到籃框的也算分,手感沒有回來。之後挑戰了旁邊的跳舞機,果真熟能生巧,一首歌
Thumbnail
每週至少上一次健身房已兩個月了,搭配教練課,仍在練習用對的肌群發力及培養運動紀律。休假上健身房沒太大問題,是下班後精力不到 30% 還要擠出體力和意志力去健身的過程,實屬人生修煉。 現主要練背和下肢,目標是矯正身形和練出比例。但你說以前從沒想過健身嗎?有,當然有。曾一頭熱在家搭配影片健身,追求嚮往
Thumbnail
每週至少上一次健身房已兩個月了,搭配教練課,仍在練習用對的肌群發力及培養運動紀律。休假上健身房沒太大問題,是下班後精力不到 30% 還要擠出體力和意志力去健身的過程,實屬人生修煉。 現主要練背和下肢,目標是矯正身形和練出比例。但你說以前從沒想過健身嗎?有,當然有。曾一頭熱在家搭配影片健身,追求嚮往
Thumbnail
這是一則關於一位年輕上班族透過養身減重,從內到外重拾自信的成功故事。當他勇敢面對職場挫折,並開始注重健康飲食和適度運動後,不僅身材改善,體重下降,精神狀態也隨之改善,讓他的自信與積極投入在工作和人際關係都有明顯提升。
Thumbnail
這是一則關於一位年輕上班族透過養身減重,從內到外重拾自信的成功故事。當他勇敢面對職場挫折,並開始注重健康飲食和適度運動後,不僅身材改善,體重下降,精神狀態也隨之改善,讓他的自信與積極投入在工作和人際關係都有明顯提升。
Thumbnail
翻到去年四月發的臉書減肥心得 🤣 來這邊再發一次! 目前我依舊維持每天運動的習慣 四個月減肥成果, 我再忙都要每天擠出1~2小時運動, 甚至我忙到晚上8點回家也是這樣跑健身房。 更重要的是漸進式增加重量訓練, 如果沒有讓自己肌肉練到有疼痛酸痛感, 那麼是沒有非常顯著的效果的, 並且要盡量的
Thumbnail
翻到去年四月發的臉書減肥心得 🤣 來這邊再發一次! 目前我依舊維持每天運動的習慣 四個月減肥成果, 我再忙都要每天擠出1~2小時運動, 甚至我忙到晚上8點回家也是這樣跑健身房。 更重要的是漸進式增加重量訓練, 如果沒有讓自己肌肉練到有疼痛酸痛感, 那麼是沒有非常顯著的效果的, 並且要盡量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