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序章|從碳中和到自然治理:ESG 的演化
在盧安達首都 Kigali,2025 年 10 月 9 日,國際標準化組織 ISO 宣布推出史上第一份以「企業生物多樣性治理」為核心的國際標準——ISO 17298《Biodiversity for Organizations – Guidelines and Requirements》。
這不是單純的環保文件,而是一場制度性革命。
它的出現,象徵 ESG 進入了新階段。
十年前的企業永續語言仍停留在「碳」:減排、能源效率、碳中和。企業學會計算碳、抵換碳、交易碳,卻鮮少問——如果支撐一切經濟活動的自然系統崩解,這些帳冊還有意義嗎?
隨著氣候與生態危機交織,ESG 正從碳的世界回到生命的世界。
ISO 17298 的核心,是讓企業從「減排者」變成「自然治理者」。
這份標準讓永續邏輯從量化排放轉向質化生態,從技術合規回到地球共同體。它提醒我們,企業的存續條件不在於會計,而在於生態。
二、制度起源|ISO 17298 的背景與邏輯
ISO 在 2021 年成立技術委員會 ISO/TC 331 (Biodiversity),由 60 多國、300 多位專家組成。其使命是為企業建立一套全球通用的生物多樣性管理體系,讓「自然」具備與「碳」同等的治理可比性。
(一)政策動因
這一舉措直接呼應 2022 年通過的 《昆明—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GBF)。
GBF 第 15 項目標要求企業與金融機構揭露對自然的影響與依賴。ISO 17298 正是這項國際承諾的制度化延伸。
(二)設計理念
標準強調兩項核心原則:
- 可擴展性 (Scalability)——適用於各種組織,不論規模、產業或地區。
- 可互操作性 (Interoperability)——與 ISO 14001、26000、TNFD、IFRS S1/S2 等框架協調一致。
它把企業的生物多樣性治理分為三個層次:
- 治理 (Governance):建立自然相關的決策與監督架構;
- 營運 (Operations):導入依賴與影響分析 (Dependency & Impact Assessment);
- 揭露 (Disclosure):發布可驗證的自然績效指標。
換言之,它不是教企業「如何愛地球」,而是規範企業「如何被地球允許存在」。
三、制度共鳴|TNFD、IFRS、GBF 的三重對接
ISO 17298 並非孤立標準,而是三個國際體系的交會點。
(1)TNFD:從揭露到行動
自然相關財務揭露工作小組 (TNFD) 於 2023 年發布最終建議,提出 LEAP 方法(Locate, Evaluate, Assess, Prepare),協助企業辨識自然依賴與風險。
ISO 17298 將 TNFD 從「揭露」轉化為「治理」,提供企業可落地的管理程序。
TNFD 技術總監 Emily McKenzie 指出:「ISO 17298 讓自然揭露不再停留於報告,而進入治理核心。」
(2)IFRS:從財報到自然報表
2025 年 4 月,IFRS 基金會與 TNFD 簽署合作備忘錄,確認 TNFD 框架為未來自然揭露標準的基礎。
IFRS S1 與 S2 目前聚焦永續與氣候揭露,ISO 17298 則提供企業落實這些要求的操作層。 這讓自然進入會計語言:從「道德議題」變成「財務風險」。
(3)GBF:從國際目標到企業義務
《昆明—蒙特婁框架》要求各國與企業共同承擔自然保護責任。
ISO 17298 讓這個全球承諾可被稽核,成為私部門落地執行的制度工具。
四、企業實務|「自然治理」的四步驟
導入 ISO 17298 意味著企業要完成四件事:
- 識別自然依賴 (Dependency Mapping)——理解供應鏈如何依賴水、土壤、授粉、森林調節等生態系服務。
- 評估風險與影響 (Risk & Impact Assessment)——分析營運如何造成棲地喪失、污染或資源枯竭。
- 整合治理 (Governance Integration)——在董事會層級建立自然議題的決策責任與稽核機制。
- 揭露與改善 (Disclosure & Action)——定期發布自然績效報告並實施改進。
這使「自然」第一次被納入企業的管理科學之中。
以往企業報告關心「我們減少多少碳」,未來要回答的是:「我們對自然造成什麼影響、修復了多少、依賴了多少?」
五、治理革命|董事會的自然議程
ISO 17298 的最大突破在於治理層。
它要求董事會建立「自然相關風險監督機制」,指定高層主管負責自然議題,並把自然納入風險委員會與財務決策。
這是對公司法傳統的挑戰。
企業長期以「股東利益最大化」為核心,而 ISO 17298 推動的是「生態系統永續性」。
永續長 (CSO) 的角色因此被重新定義——不再是品牌附屬,而是治理核心。
董事會未來可能同時面對 CFO 報告財務報表、CSO 報告自然績效。 治理的語言正在改寫:從貨幣邏輯走向生命邏輯。
六、地緣與象徵|南方世界的制度主場
ISO 17298 選在非洲發布,象徵深遠。
盧安達在同場推出新版 NBSAP (國家生物多樣性策略與行動計畫),成為首個以「自然正效益經濟」為國策的非洲國家。
這標誌「制度南遷」時代的來臨。
長期以來,國際標準多由北方國家主導;如今南方成為制度創新的發源地。 印尼、越南、巴西、盧安達、肯亞等國都在推動「自然經濟」,把森林、濕地、農田視為可計量的自然資本。
在這個脈絡下,ISO 17298 是「南方主權」的技術語言——一種讓發展中國家在全球治理桌上發聲的工具。
七、經濟層面|自然正效益的資本邏輯
「Nature Positive」不再只是環保口號,而是一種新經濟秩序。
它要求企業不僅減少破壞,更要主動恢復生態。
再生農業 (Regenerative Agriculture) 讓土地生產力與碳匯共榮;
自然型基礎設施 (NbS) 成為防災與城市韌性的投資核心;
生物多樣性信貸 (Biodiversity Credits) 則成為新金融商品。
金融機構正開發「自然暴露比率 (Nature Exposure Ratio)」與「生態風險權重 (Eco-risk Weighting)」。
當投資組合被重新定義為「對自然的依賴組合」,資本市場的價值邏輯就徹底改寫。
ISO 17298 提供這場轉換的制度基礎,讓自然表現可以被量化、比較、定價。
八、倫理層面|從補償到共生
這份標準的真正革新在倫理層面。
它不再以「補償」為核心,而是以「共生」為出發點。
過去的企業責任是「減少傷害」:植樹、捐款、減排。
而 ISO 17298 推動的是「創造共益」:讓營運本身促進生態再生。
這意味著商業倫理從「人類中心」轉向「生命共同體」。
正如哲學家 Bruno Latour 所言:「我們從未現代過。」 ISO 17298 讓企業再次被拉回地球的網絡之中。
企業若想持續存在,必須讓自身成為生態再生的力量。
九、制度前景|從標準到市場
ISO/TC 331 已規劃後續三項標準:
- 《Biodiversity Net Gain Guidelines》;
- 《Native Species Characterization Methods》;
- 《Biodiversity Terminology and Metrics》。
這些標準將構成「自然經濟」的技術骨架。
各國的自然信用登錄系統(如印尼 SRN、巴西 BioC、歐盟 Nature Restoration Law)都可直接採用這些方法論。
在五年內,ISO 17298 極可能像當年的 ISO 14064 之於碳市場,成為自然金融的計量基準。
屆時,「自然績效報告」將與「財務報表」並列為監管要求。
十、結語|自然進入董事會
ISO 17298 不只是環保標準,而是一部新的商業憲章。
它將自然納入企業治理,迫使人類重新理解繁榮的邏輯。
未來的董事會,不只審閱損益表,還要審視森林覆蓋率、水資源使用、授粉者族群。
企業的永續報告不再是公關文件,而是存續報告。
當自然風險等於企業風險,治理自然就等於治理未來。
ISO 17298 宣告一個新時代的開始—— 經濟與生態不再對立, 而是互為基礎、共同繁榮。
附錄:註解與參考資料
- ESG News (2025 Oct 9). ISO Launches World’s First Biodiversity Standard to Guide Corporate Action. Kigali.
- ISO (2025). ISO 17298 Biodiversity for Organizations – Guidelines and Requirements. Geneva: ISO/TC 331.
- TNFD (2023). Final Recommendations and Guidance. London.
- IFRS Foundation (2025 Apr). IFRS and TNFD Collaboration to Provide High-quality Nature-related Information. Press Release.
- UNEP (2022). Kunming-Montreal Global Biodiversity Framework. COP15.
- Government of Rwanda (2025). NBSAP Launch Statement. Kigali.
- Rossi, M. (2025). Integrating Biodiversity into Corporate Governance. ISO Annual Meeting.
- Garcia Nebra, N. (2025). ISO Head of Sustainability Speech at Launch of ISO 17298. Kigali.
- TNFD & IFRS Foundation (2025). 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on Nature-related Disclosure Alignment. London–Geneva.
- Latour, B. (2017). Facing Gaia: Eight Lectures on the New Climatic Regime. Polity Press.
- UNEP-FI (2024). Nature Positive Finance Guidance. Geneva.
- Author’s Commentary (2025). Biodiversity Becomes Governance. Vocus Policy S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