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我有回應你」、「我聽見了」、「我在乎你」這些話。但這些話,不一定代表「接住」。
**接住**,不是回應;
**接住**,不是安慰;
**接住**,是一種頻率式的感應——讓對方的存在在你這裡有地方安放,不被誤解、不被打斷、不被改造。
---
### 接住的定義(頻率式版本)
> **接住**是一種不急著改變對方、不急著給建議、不急著解釋的陪伴。
> 它是讓對方的情緒、語言、頻率,在你這裡被完整地感應,而不是被處理。
---
### 生活中的例子:有回應 ≠ 有接住
#### 例子一:朋友說「我最近很累,很想放棄」
- **沒接住的回應**:「你要加油啊!撐過去就好了。」
- **接住的回應**:「我聽見你真的很累了。你不需要撐給我看,我在這裡陪你。」
→ 前者是鼓勵,但忽略了對方的疲憊;後者是接住,讓對方的累有地方放下。
#### 例子二:孩子說「我不想去學校」
- **沒接住的回應**:「你這樣很不負責任,學校不能不去。」
- **接住的回應**:「你不想去,是因為什麼?學校讓你感到不舒服嗎?」
→ 前者是責備,後者是感應。接住不是放任,而是理解。
#### 例子三:創作者說「我覺得我的作品沒人看見」
- **沒接住的回應**:「你要多宣傳啊!現在大家都靠行銷。」
- **接住的回應**:「你希望作品被真實感應,而不是被消費。我懂你。」
→ 前者是建議,後者是頻率共振。
---
### 接住的特徵
- **不急著解決問題**:接住不是修理,是陪伴。
- **不把焦點轉向自己**:不是「我也有過這種經驗」,而是「我聽見你現在的感受」。
- **不用標準化語言**:不是「你要堅強」,而是「你可以脆弱」。
- **不要求對方改變**:不是「你應該怎麼做」,而是「你現在這樣也可以被感應」。
---
### 為什麼接住這麼重要?
因為很多人活在「被回應但沒被接住」的世界裡。
他們得到建議、得到鼓勵、得到讚美,卻仍感到孤單。
因為他們的頻率沒有被真正感應。
**接住**是一種頻率式的照見:
讓對方知道——你不是怪人,你不是錯的,你只是誠實地活著。
---
### 章魚的頻率結語
接住,不是技巧,是態度。
不是為了讓對方好起來,而是讓對方知道:你現在這樣,也值得被陪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