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柔對待別人之前,請先溫柔對待自己。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照顧別人也要懂得放過自己 

在醫院,我時常被問:「妳們怎麼可以這麼有耐性處理每個病患的無理取鬧?」

我總是微笑地回應:「這是我的工作。」

聽到這類問題,我不會有太多反應。

因為對我來說,那早已成為日常。

這不只是工作給予我的使命感,更是一種發自內心想去照顧他人的信念。

我不是完人。有時,心裡會有個聲音悄悄地跟我說: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只有自己才知道,護理師的耐心與體貼,其實是被「逼」出來的。

我們訓練自己傾聽病患與家屬的抱怨,好聲好氣安撫情緒,並在情緒勒索中盡量全身而退。

不知不覺間,壓力越積越重。許多同仁默默承受,甚至出現心理狀況。


「善良職業」的情緒負債

社會對護理師有種既定印象:要有愛心、要有耐性、要用笑容面對病患與家屬。

甚至有人把我們當成「服務業」

社會對「善良」的定義,常被強加在我們身上。讓我們不敢有情緒、不能喊累、無法抗議。

我們習慣替別人收拾情緒,卻很少有人問一句:「妳還好嗎?」

長久下來,那些無從宣洩的壓力與焦慮,找不到出口,就成了心裡的負擔,甚至演變成心理疾病。


溫柔並不是基因裡本身就具備的條件

社會上有種奇妙的觀念:認為女性天生就該溫柔。

這樣的標籤幾乎如影隨形。

彷彿我們從小就被教導要「善解人意、懂得忍耐、懂得照顧他人」。

在職場上,我是護理師;私底下,我是別人的女兒或朋友。

不管身處哪個角色,許多人都覺得女生應該要溫柔。

但事實是——溫柔不是天生的,而是出於理解與關懷所養成的一種特質。

有時我也會問自己:如果有一天我不再溫柔、不再貼心,還會有人喜歡現在的我嗎?

我常對格友們說:我不是療癒系的女生。在朋友面前,我其實挺任性。

在職場上,我用耐心與同理心面對每個人,因為那是工作。但在朋友之間,我選擇真性情地相處——若對方無法接受,那他不會是我的朋友。

我想說的是:

過度的溫柔,不是美德。

當溫柔變得太頻繁,它就不再被珍惜。若用在不對的人身上,那份好意會被欲取欲求。

人們往往把善意視為理所當然,等到哪天我們不再微笑,反而就成了「失職」。


把「我很好」當成習慣性的防衛語

交班後,總有人問:「妳還好嗎?」

我總是笑著回答:「我很好啊!」

這句話,幾乎成了標準答案。

「我很好」不是誠實的回答,而是一種防衛。

只因在這個職場裡,沒有人敢輕易地說出:「我不太好」、「我壓力很大」、「我快撐不住」。

太多人害怕,一旦承認脆弱,就會被貼上不適任、不堅強的標籤。

於是,我們選擇硬撐,直到情緒崩潰。

堅強——不應該是把自己悶出病來。


同理心與理性的平衡

我曾以為,要成為好的護理師,就要把「共感」成為一種本能。

後來才發現,真正的專業,不是吸收所有負面情緒,

而是能在溫柔與冷靜之間找到平衡。

同理心是特質,理性是界線。

學會在悲傷中保持清醒,在關懷中保有自我,這不是冷漠,而是一種成熟。

就像燭火——

太近會燙傷自己,太遠則照不亮別人。

我們要學的,是拿捏「剛剛好的距離」。

那也是我在醫護工作中,領悟到的「適度的幸福」。

【格言反思】學會「適度的幸福」


共感的續航力:讓同理心不被耗盡

照顧人、理解人、幫助人——這些溫柔的力量,其實都需要能量。

如果不懂得放鬆,溫柔就會變成壓力的來源。

所以我開始讓自己「慢下來」。

在快的世界裡,重新定義「慢的美學」

下班後泡杯薄荷茶、散步、做瑜珈、寫作、冥想——讓心回到自己的節奏。

也提醒自己:

我可以堅強,也能有情緒,我有權利被安慰。
求助不是軟弱,而是一種能持續溫柔的力量。

請不要把護理師的溫柔當成理所當然,我們是人,也會害怕與不安。

醫病關係是彼此的信任與配合。

擔任護理師後,我深刻體會到——沒有人理當對你好。

若有人願意耐心照顧你,那是一種值得感謝的幸福。


有時候,我們太習慣當別人的避風港,

卻忘了問自己:風來了,我要往哪裡去?

妳(你)也曾有過這樣的感覺嗎?

努力照顧每個人,卻忘了照顧自己。

如果此刻的你(妳)正在疲憊,請給自己一個擁抱。

學會溫柔對待別人之前——

別忘了,也要溫柔地對待自己。

我是夜鶯☘️若我的文字帶給您一點鼓舞與共鳴,歡迎追蹤、留言,留下足跡。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仲夏夜之夢
29會員
143內容數
🌙 歡迎來到 仲夏夜之夢。 這裡記錄著夜鶯的生命經歷與格言反思, 也有夏德的社會觀察與原創小說。 我們不追逐營利,沒有彈幕與廣告的干擾。 只希望能與你一同靜下心來, 細細品味文字所帶來的啟發與成長。
仲夏夜之夢的其他內容
2025/10/23
從三元街、泉州街一帶的老屋、植物園、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到疍宅Egghost老宅咖啡館,透過文字與照片,邀請讀者一同放慢腳步,感受生活中的「小確幸」。文章更深入探討了「慢」的生活哲學,以及為何三十歲後感覺時間變快的原因,並提供實用的建議,讓人們能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回真實的溫度與平靜。
Thumbnail
2025/10/23
從三元街、泉州街一帶的老屋、植物園、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到疍宅Egghost老宅咖啡館,透過文字與照片,邀請讀者一同放慢腳步,感受生活中的「小確幸」。文章更深入探討了「慢」的生活哲學,以及為何三十歲後感覺時間變快的原因,並提供實用的建議,讓人們能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回真實的溫度與平靜。
Thumbnail
2025/10/21
從觀察人、理解他人到運用文字共享情感。提倡創作本質是「面對人」,唯有理解他人才能引起共鳴。
Thumbnail
2025/10/21
從觀察人、理解他人到運用文字共享情感。提倡創作本質是「面對人」,唯有理解他人才能引起共鳴。
Thumbnail
2025/10/17
愛與你期望得到的無關;它只與你願意付出的有關 — 凱瑟琳·赫本
Thumbnail
2025/10/17
愛與你期望得到的無關;它只與你願意付出的有關 — 凱瑟琳·赫本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精神專科病房不同於普通科病房,除了室內設計盡量讓病人感到有在家的感覺之外,醫護也不用穿傳統的制服上班,希望帶給病人有更多的親切感。 為了安全保障,男醫護不能打領帶,女醫護若是長頭髮的,一定要紥起來並盤成髮髻,並禁止穿戴有吊墮的耳環和頸鍊⋯⋯
Thumbnail
精神專科病房不同於普通科病房,除了室內設計盡量讓病人感到有在家的感覺之外,醫護也不用穿傳統的制服上班,希望帶給病人有更多的親切感。 為了安全保障,男醫護不能打領帶,女醫護若是長頭髮的,一定要紥起來並盤成髮髻,並禁止穿戴有吊墮的耳環和頸鍊⋯⋯
Thumbnail
新加坡的加護病房護理嚴格要求,護理人員需經過培訓和考核。病房以顏色劃分病人照顧程度,從白色到藍色再到黃色代表不同訓練程度,並需要具備照顧能力。在這裡工作會面臨各種挑戰,但也抱有對病人的照顧和服務的滿足感。
Thumbnail
新加坡的加護病房護理嚴格要求,護理人員需經過培訓和考核。病房以顏色劃分病人照顧程度,從白色到藍色再到黃色代表不同訓練程度,並需要具備照顧能力。在這裡工作會面臨各種挑戰,但也抱有對病人的照顧和服務的滿足感。
Thumbnail
在照顧精神疾病家人的路上,很多家屬都會考慮要不要入住康復之家。但是,該如何決定要不要入住康復之家?如何尋找和選擇康復之家?入住前要做什麼準備?諸多來電中,我們聽見了家屬焦慮。因此,我們與接線志工們一起整理彼此的經驗知識,書寫成兩篇文章,期待提供讀者一些參考方向。
Thumbnail
在照顧精神疾病家人的路上,很多家屬都會考慮要不要入住康復之家。但是,該如何決定要不要入住康復之家?如何尋找和選擇康復之家?入住前要做什麼準備?諸多來電中,我們聽見了家屬焦慮。因此,我們與接線志工們一起整理彼此的經驗知識,書寫成兩篇文章,期待提供讀者一些參考方向。
Thumbnail
講到臨終你可能會想到遺囑、遺產等關鍵字,但臨終照顧卻鮮少有人提及。當親友即將離開人世,站在病床前的家人能對病人做的遠比護理人員能做的還多。以6大步驟來提供臨終照護,包括同理病人的心理和需求、說話、傾聽、翻身、滋潤口腔、給予宗教的力量。
Thumbnail
講到臨終你可能會想到遺囑、遺產等關鍵字,但臨終照顧卻鮮少有人提及。當親友即將離開人世,站在病床前的家人能對病人做的遠比護理人員能做的還多。以6大步驟來提供臨終照護,包括同理病人的心理和需求、說話、傾聽、翻身、滋潤口腔、給予宗教的力量。
Thumbnail
为了赚钱给父亲治病,我开始了植物人护理的工作。 没想到,我所护理的病人竟然是一位极品美女。面对这样的病人,我觉得自己的运气来了。由于我父亲生病急需用钱,我接受了一个特殊护理的工作。简而言之,我的任务就是照顾一位瘫痪在床的女性病人。委托人王姐带我进入了一所别墅,她走路时不经意地将身体轻靠在我的手臂上
Thumbnail
为了赚钱给父亲治病,我开始了植物人护理的工作。 没想到,我所护理的病人竟然是一位极品美女。面对这样的病人,我觉得自己的运气来了。由于我父亲生病急需用钱,我接受了一个特殊护理的工作。简而言之,我的任务就是照顾一位瘫痪在床的女性病人。委托人王姐带我进入了一所别墅,她走路时不经意地将身体轻靠在我的手臂上
Thumbnail
在照顧服務產業久了,總會看到一些奇奇怪怪的事 前面談了照服員,現在來說家屬。 在面談完照服員後接到一通要聘照服員的電話, 通常我們接應業務電話的都會先問服務地點 後問病情及相關事宜。 但家屬對我問的問題都不回應,只是一直強調, 我們的病人很好顧,看護來這裡沒有什麼事好做, 很輕
Thumbnail
在照顧服務產業久了,總會看到一些奇奇怪怪的事 前面談了照服員,現在來說家屬。 在面談完照服員後接到一通要聘照服員的電話, 通常我們接應業務電話的都會先問服務地點 後問病情及相關事宜。 但家屬對我問的問題都不回應,只是一直強調, 我們的病人很好顧,看護來這裡沒有什麼事好做, 很輕
Thumbnail
這個世界,需要多一點的彼此諒解與尊重 在兒科的醫療世界裡,支撐我繼續前進的,是每一個孩子蹦蹦跳跳進診間,熱情的呼喊著我"醫生阿姨",我會為了這些可愛的你們而努力存在著。 回家後,我摟著我的女兒們良久。 她們知道媽媽心底有些委屈,雖然搞不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但她們就是輕輕的倚靠著我,給了我很大的力量。
Thumbnail
這個世界,需要多一點的彼此諒解與尊重 在兒科的醫療世界裡,支撐我繼續前進的,是每一個孩子蹦蹦跳跳進診間,熱情的呼喊著我"醫生阿姨",我會為了這些可愛的你們而努力存在著。 回家後,我摟著我的女兒們良久。 她們知道媽媽心底有些委屈,雖然搞不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但她們就是輕輕的倚靠著我,給了我很大的力量。
Thumbnail
投身於護理師這行的工作真的辛苦妳了,感覺這行業要做的事情非常非常的多,病人的各式疑問,家屬的喜怒情緒都需要極大的耐性去處理。
Thumbnail
投身於護理師這行的工作真的辛苦妳了,感覺這行業要做的事情非常非常的多,病人的各式疑問,家屬的喜怒情緒都需要極大的耐性去處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