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選擇的弔詭

更新 發佈閱讀 9 分鐘

如果你總是追求最好的,那麼大量選擇就會造成嚴重問題。因為要找到最好的選擇必須檢視所有選項。相反的,如果你只是夠好就好,那麼選擇太多就不會是嚴重的問題,因為你找到夠好的東西時就會停止搜尋。

相較於知足者,最大化者在選擇上更為困難,通常也對自己的選擇和生活更不滿意。

讓別人替我們做一些決定生活就會更美好。但前提是該把哪些決定權交出去得由我們自己決定。

 在下列情況下生活會更美好

  1. 自發性的限制選擇自由,而不是抗拒限制
  2. 夠好就好,而不是一位追求最好
  3. 不要對選擇的結果抱太高期待
  4. 做了決定就不要給自己改變心意的機會
  5. 不要一直關注周遭他人的舉動

 

 

第一章 生活總是琳瑯滿目

如果凡事都是追求最划算,就會讓選擇的難度更高

  • 逛大賣場選擇更多,但花了更多時間
  • 看Netflix,選擇比看還花時間

 小結:選擇增加了,但時間變少了

 消費者面對太多選擇可能反而會因為太難決定而洩氣甚至不買,因決策複雜而讓購物的樂趣打折扣。太多選擇可能讓人不滿意最後所選的商品而不停回顧已經放棄的選項。

 

第二章 新選擇是福是禍? 

  • 減少獲得生活必需品所耗費的時間精力
  • 自動化

 

第三章 決定與抉擇 一點都不簡單 

釐清目標:我要的是什麼? 

常犯的錯誤 

  • 記憶中的經驗 :Peak-end rule: 峰終定律
    • 該體驗在高峰時(最好或最差),和結束時的感受。我們運用這個原則來總結自己記憶中的體驗。 
  • 經驗法則:
    • 以自己的經驗當作證據。我聽說怎樣怎樣
    • Ex.因為廣告有撞車安全測試,就覺得這品牌很安全

 

  • 定錨效應:一件商品的所在環境影響我們衡量它的價值
    • 瓶裝水賣80在餐廳裡相較便宜而選他

 

  • 框架效應:我們無法從價格判斷這個價格是打了折扣還是額外收費了
    • 付現折扣和刷卡加收其實是一體兩面感受卻不同

 

  • 心理帳本:
    • 掉了$200還是會去看電影
    • 掉了電影票就不一定會再花$200看電影
    • 端看$200是記帳在電影費用還是雜項

 

  • 避守自身效應,覺得自己擁有的是比較好的
    • 車子簡配加選配覺得貴,車子全配好拿掉喇叭扣30,000卻不捨

 

  • 沉沒成本 

第四章 當你只要最好的

  • 最好不可還是夠好就好?
  • 考量到收集全部選項的資訊,所耗費的成本。知足才是能夠帶來最大效益的策略

 

  • 最大化者,通常對生活滿意度和主觀幸福感也較低比較悲觀,容易憂鬱。
  • 對於這充滿選擇的世界要能夠享受美好的生活,關鍵的步驟是學習知足 

 

  • 最大化跟完美主義的差別: 他們都追求最好的結果,但完美主義者不是非達到高標準不可而最大化者則要求自己必須達到高標準。因此完美主義者不像最大化者那麼猶豫後悔或不快樂。
  • 最大化者容易選擇困難 

第五章 選擇越多越快樂?

  • 有選擇是好事,但選擇太多反而造成困擾
  • 要學會取捨把精力放在真正重要的決定上

 幸福跟快樂

  • 有錢比沒錢快樂,但錢到達一定程度後就沒有太大差異。邊際效應遞減
  • 最重要的因素是緊密的社會關係、婚姻、好友、家人
  • 多數人感到寂寞,不是因為孤獨,而是缺乏親密感。

 減輕選擇帶來的負擔

  • 原則:開車就是要繫安全帶,不管近還是遠
  • 預設:預設字體
  • 標準:限縮了選擇範圍

 

第六章 錯失的機會

 

  • 選擇所放棄的機會成本是第二選項

 

  • 選擇最重要的還是人的主觀體驗,並不存在一個客觀的標準
  • 消費者需要一個正當的理由來合理化自己的選擇
  • 當人產生矛盾糾結的心態就會選擇逃避

 

第七章 懊悔是件麻煩事

比起沒採取行動而錯過原本該有的好結果,採取失敗的行動更讓人遺憾,這稱為不作為偏誤。

  • 銀牌心情比銅牌還差,差一點效應。覺得差一點就能拿金牌了。

 

後悔和責任相關:

Ex.餐廳很難吃的話,會後悔這是自己選的餐廳,不會後悔這是朋友選的餐廳

 

反事實思維:想像一個與現實相反,但可能發生或原本應該要發生的世界

Ex.要是早1分鐘就好了,要是我出生在美國就好了

  • 通常是發生了不愉快的事才會激發反事實思維。凡事實思維容易引發更多後悔

 

後悔和責任關係密切,也就是可以控制的部分

  • 例如會後悔開車沒小心一點,而不會去怪下大雨。

 

向上反事實:想像比實際更好的情境

向下反事實:想像比實際更差的情況

 需要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就能避免陷入痛苦的迴圈,又能激勵自己不斷進步

 

人趨向於迴避後悔。例如預測丟銅板,決定得到$200,我們傾向於穩賺$100。但如果選擇$100也會揭曉銅板結果,答案就不一樣了。

 

不作為慣性:看到一組沙發正在打七折,而且是我喜歡的款式,但心想才剛看而已,而沒買幾週過去了,都沒找到更好的選擇打算回頭買卻發現只打九折,大部分人會選擇不買,因為如果買了就會後悔,當初沒早點買如果不買還有機會會找到更好的沙發。

 

沉沒成本

  • 第二件八折第二件通常不會選較便宜但想喝的飲料,而是選同價位的。
  • 現在投降,我的同胞們就白死了 

 

第八章 適應效應:由奢入儉難

  • 快樂變貴
  • 快樂有期限

 

  • 怎麼做?只要能夠意識到適應現象對他的影響有心理準備。在做決定時,不要只想到當下的感受,而要預想數個月後的心情能夠讓看似巨大的差異變得微不足道,也會讓我們對夠好的選項滿足,而放棄追求最好的選項。這樣就不會耗費太多時間和精力在選擇上。
  • 對擁有的一切心存感激
  • 把注意力放在目前生活比以前更不足的地方和已經擁有的東西可以減少適應效應造成的失落感。

 

第九章 人比人煩死人

期望越高反而會事與願違。改善的方法就是控制自己的期待,保持適度期待的好處是許多體驗會變成令人愉快的驚喜或快樂。方法就是讓美好體驗變得稀有而珍貴,例如把最好的酒留到最特別的時刻。

 競逐地位:成功獲得地位的方法就是找到對的池塘,並且待在裡面。

  • 放棄地位的爭奪,生活就會更快樂

  

第十章 是誰的錯?選擇、失望、猶豫。

 控制感對幸福快樂很重要

  • 自己能決定幾點睡、吃什麼

 

人在失敗和失去掌控感之後會問自己為什麼,人會尋找失敗的原因。歸因風格

  • 如果歸因風格是全面、長期、內在的角度,那就會覺得下次也會失敗而失去掌控權
  • 如果是特定、短暫、外在因素,就會覺得下次可能就會順利。

最好的方法是面對現實做出正確歸因,準確分析成敗原因找出問題所在

 

第11章 11招幫你掙脫選擇牢籠

 

一、決定何時該做選擇

  • 有所選擇是好的,但是當選擇太多會導致就算客觀結果更好,但主觀感受卻更糟

只把時間和精力集中在重要的選擇。

 

二、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而不是隨波逐流

 

三、調節你的最大化傾向

  • 接受夠好就好將有助於簡化決策過程提升滿足感。
  • 不可能樣樣追求完美,學習接受和體會知足常樂的真諦
  • 怎樣算夠好要了解自己在意的東西設定自己的標準

 

四、別太在意機會成本

  • 堅持原本的購物習慣,除非真的不滿意某項商品
  • 別被更新更好的商品給迷惑
  • 除非真的有需要,不然不要考慮太多選項
  • 別擔心錯過所有新事物,你跟朋友聊天時自然會聊到

 

五、別讓自己有反悔的餘地

  • 大家會去可以退貨的商店買東西,因為可以反悔對這個決定就不會那麼滿意。

 

六、感激的神奇功效

  • 如果想像更好的選項就會覺得自己做的選擇很糟糕
  • 經常下意識的感激某個選擇或體驗的正向之處
  • 每天回想一些值得感激的事

 

七、減少後悔造成的影響

  • 採用知足者的標準而不追求最大化
  • 再做決定之前減少列入考量的選項數量
  • 做了決定之後練習對好的部分心存感激,不要一直對壞的部分耿耿於懷

 生活包含許多面向,不會因為單一決定就發生巨大轉變,不必高估任何單一決定的影響力

八、為適應效應做好心理準備

培養感激的心態比較不會把現在的快樂視為理所當然

  • 買新車時要有心理準備,兩個月後就不會像一開始那麼興奮
  • 不要花太多時間和心思尋找完美的事物,你最後選擇獲得的滿足感比較不會被高網的搜尋成本攤消掉
  • 提醒自己看到現況的正向之處,而非不斷強調他們變得多差

 

九、控制過高的期望

  • 不要考慮太多選項
  • 做個知足者,而非最大化者
  • 保持開放心態,練習隨遇而安

 你嚐到了期待已久的餐廳卻大失所望嗎?有時候偶然遇到的小餐館帶來的快樂程度遠大於事先安排好的高級餐廳。

 

十、減少社會比較

  • 不要太在意旁人的表現
  • 關注讓你快樂,讓你的生活有意義的事

 

十一、有一點限制反而更自由

社會提供的規定標準和規範而個人經驗也會形成習慣這些都有助於簡化選擇

例如開車一定繫安全帶,晚上最多喝兩杯酒,這些都能讓我們快速做決定把空出的時間思考其他重要的決定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Yabi的沙龍
26會員
31內容數
分享閱讀筆記,書目種類包含投資理財、生活態度、自我成長等,歡迎推薦書籍。
Yabi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4/07
第五章 企業界:心態與領導力   成功的領導人的特質:謙虛,經常詢問問題,能夠正視失敗,保持信心堅信會成功 不會總是試圖證明自己比別人優秀,例如不會強調自己的高位階,不會搶別人的功勞,不會貶低別人   成長心態領導人願意雇用比他懂更多的人   第六章人際關係:愛的心態   一段關係
Thumbnail
2024/04/07
第五章 企業界:心態與領導力   成功的領導人的特質:謙虛,經常詢問問題,能夠正視失敗,保持信心堅信會成功 不會總是試圖證明自己比別人優秀,例如不會強調自己的高位階,不會搶別人的功勞,不會貶低別人   成長心態領導人願意雇用比他懂更多的人   第六章人際關係:愛的心態   一段關係
Thumbnail
2024/03/31
第一章 心態   定型心態fixed mindset:急於證明自己的智能、性格、品格達到標準。 成長心態Growth mindset:你可以透過努力來培養你的基本素質。   不用證明自己有多出色來掩飾自己的不足,而是設法克服自己的不足。   舉例來說,你今天考試拿了C+,車子被開了罰單
Thumbnail
2024/03/31
第一章 心態   定型心態fixed mindset:急於證明自己的智能、性格、品格達到標準。 成長心態Growth mindset:你可以透過努力來培養你的基本素質。   不用證明自己有多出色來掩飾自己的不足,而是設法克服自己的不足。   舉例來說,你今天考試拿了C+,車子被開了罰單
Thumbnail
2024/03/17
第3章  為何而活 問題15  有人因你活著而幸福嗎? 志業: 讓別人快樂 問題16  你為了什麼,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呢? 你為了什麼工作? 問題17  你說得出爺爺、奶奶的名字嗎? 你的生命是祖先們的結晶 問題18  唯有你才能做到的事是什麼? 你對小孩溫柔,對妻子溫柔
Thumbnail
2024/03/17
第3章  為何而活 問題15  有人因你活著而幸福嗎? 志業: 讓別人快樂 問題16  你為了什麼,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呢? 你為了什麼工作? 問題17  你說得出爺爺、奶奶的名字嗎? 你的生命是祖先們的結晶 問題18  唯有你才能做到的事是什麼? 你對小孩溫柔,對妻子溫柔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其實很簡單,但一般人卻很容易忽略它,那就是....
Thumbnail
其實很簡單,但一般人卻很容易忽略它,那就是....
Thumbnail
在面對不同的選擇時,我們常感到焦慮和自責,擔心自己無法做出最好的決定。然而,沒有一個決定是完美無缺的。我們不能全知全能,因此在面對選擇時,只需用當時擁有的資訊去做出當下認為最好的決定。即使結果未如理想,也不要苛責自己。
Thumbnail
在面對不同的選擇時,我們常感到焦慮和自責,擔心自己無法做出最好的決定。然而,沒有一個決定是完美無缺的。我們不能全知全能,因此在面對選擇時,只需用當時擁有的資訊去做出當下認為最好的決定。即使結果未如理想,也不要苛責自己。
Thumbnail
很多人在做事時會習慣做「加法」,愛情、工作、責任都是越多越好,一開始因為體力、腦力跟精神跟得上,不覺得這樣有什麼問題 但人生的真相是,我們不可能什麼都擁有,感情、時間、身體都有其限制,如果無止盡地索取,只是把生活變成一種不切實際的期待,當虛妄的期待達不成時,又開始覺得悔恨與不甘⋯⋯
Thumbnail
很多人在做事時會習慣做「加法」,愛情、工作、責任都是越多越好,一開始因為體力、腦力跟精神跟得上,不覺得這樣有什麼問題 但人生的真相是,我們不可能什麼都擁有,感情、時間、身體都有其限制,如果無止盡地索取,只是把生活變成一種不切實際的期待,當虛妄的期待達不成時,又開始覺得悔恨與不甘⋯⋯
Thumbnail
人生中總是充滿選擇 但在選擇地當下又是充滿著疑惑 來吧~想想你的是非題,看看下圖有沒有喜歡的 (特別提醒一句,沒有感覺不需要硬選)
Thumbnail
人生中總是充滿選擇 但在選擇地當下又是充滿著疑惑 來吧~想想你的是非題,看看下圖有沒有喜歡的 (特別提醒一句,沒有感覺不需要硬選)
Thumbnail
意識到選擇的重要性,並把控制權拿回自己手中是開始發展和改變的前提。誤以為只有符合理想狀況的選擇才算是真正的選擇,以及不願意承擔對自己的責任,是導致我們無法找到更好的人生選項的原因。
Thumbnail
意識到選擇的重要性,並把控制權拿回自己手中是開始發展和改變的前提。誤以為只有符合理想狀況的選擇才算是真正的選擇,以及不願意承擔對自己的責任,是導致我們無法找到更好的人生選項的原因。
Thumbnail
如果,你正因為找不到人生志業而焦急不安,那你或許能從這篇文章獲得一點撫慰; 如果,你正在找尋方向的途中,看到幾個「好像不錯啦」的選項,又有點遲疑,那你更該看看這篇文章再想想。
Thumbnail
如果,你正因為找不到人生志業而焦急不安,那你或許能從這篇文章獲得一點撫慰; 如果,你正在找尋方向的途中,看到幾個「好像不錯啦」的選項,又有點遲疑,那你更該看看這篇文章再想想。
Thumbnail
心理學的"證實偏差" 在選項多的時候下的決定越容易後悔 選擇交往對象時 2選1不容易後悔 20選1就容易後悔,尤其選擇後其他幾位忽然某方面表現突出,就會產生不滿足,因而開始有了負面情緒 選擇名產試吃時 分別有3種口味跟20種口味的店家 只有3種口味的品牌
Thumbnail
心理學的"證實偏差" 在選項多的時候下的決定越容易後悔 選擇交往對象時 2選1不容易後悔 20選1就容易後悔,尤其選擇後其他幾位忽然某方面表現突出,就會產生不滿足,因而開始有了負面情緒 選擇名產試吃時 分別有3種口味跟20種口味的店家 只有3種口味的品牌
Thumbnail
  早上朋友私訊我,說為了一件事情很焦慮,不知道怎麼辦。   他抽了張牌卡,試圖釐清內在的波瀾,發現自己的焦慮,來自於「什麼都想做到最好,什麼都想面面俱到」。   如果有什麼部分不夠好,就深深覺得是自己的錯,於是陷入無限憂慮的迴圈。   ***   我說,面面俱到本身就是一
Thumbnail
  早上朋友私訊我,說為了一件事情很焦慮,不知道怎麼辦。   他抽了張牌卡,試圖釐清內在的波瀾,發現自己的焦慮,來自於「什麼都想做到最好,什麼都想面面俱到」。   如果有什麼部分不夠好,就深深覺得是自己的錯,於是陷入無限憂慮的迴圈。   ***   我說,面面俱到本身就是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