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學:第6章 骨與骨骼組織(Bones and Skeletal Tissues)

更新 發佈閱讀 10 分鐘

一、骨骼組織概論 Overview of Skeletal Tissues

骨骼系統(Skeletal system)是人體的結構支柱,由骨(Bones)、軟骨(Cartilage)、韌帶(Ligaments)與關節(Joints)組成。

不僅提供形體支撐,亦具備保護器官、儲存礦物質、產生血細胞以及提供運動力學支點的功能。

1️⃣ 骨骼系統的六大功能

(1)支撐 Support:

骨構成人體的主架構,支撐軀幹與四肢,使軀體保持形狀。


(2)保護 Protection:

顱骨(Cranial bones)保護腦部;脊椎(Vertebrae)包覆脊髓;胸廓(Thoracic cage)保護心與肺。


(3)運動 Movement:

骨是肌肉(Skeletal muscles)的附著點,肌肉收縮時牽動骨產生運動。


(4)礦物質儲存 Mineral storage:

骨為鈣(Calcium ions, Ca²⁺)與磷(Phosphate ions)的主要儲庫,維持血液濃度恆定。


(5)造血功能 Blood cell formation:

紅骨髓(Red marrow)位於鬆質骨內,是血球形成(Hematopoiesis)的主要場所。


(6)能量儲存 Energy storage:

黃骨髓(Yellow marrow)由脂肪組成,可作為能量儲備。


二、軟骨 Cartilage

1️⃣ 定義與組成

軟骨(Cartilage)是一種半堅固、具彈性的結締組織(Connective tissue),由:

  • 軟骨細胞(Chondrocytes
  • 細胞外基質(Extracellular matrix
  • 軟骨膜(Perichondrium)所構成。

基質主要由膠原蛋白纖維(Collagen fibers)、彈性纖維(Elastic fibers)與水合膠體(Ground substance)組成。

軟骨不含血管(Avascular),營養需經由周圍結締組織擴散(Diffusion)進入。


2️⃣ 軟骨的三種類型

(1)透明軟骨 Hyaline cartilage:

  • 結構:基質透明,含細小膠原纖維(Type II collagen)。
  • 位置:關節表面(articular cartilage)、鼻尖、氣管(trachea)、肋軟骨(costal cartilage)。
  • 功能:提供光滑表面以減少摩擦、作為胚胎期長骨的發展模板。


(2)彈性軟骨 Elastic cartilage:

  • 結構:含大量彈性纖維(elastic fibers)與膠原纖維。
  • 位置:耳廓(auricle)、會厭(epiglottis)。
  • 功能:維持形狀並允許反覆彎曲後恢復原狀。


(3)纖維軟骨 Fibrocartilage:

  • 結構:膠原纖維(Type I collagen)豐富,細胞少,無軟骨膜。
  • 位置:椎間盤(intervertebral discs)、恥骨聯合(pubic symphysis)、膝半月板(meniscus)。
  • 功能:抗拉伸與抗壓,吸收震盪。


3️⃣ 軟骨的生長方式

(1)間質生長 Interstitial growth:

由軟骨內部的軟骨細胞分裂與基質分泌造成體積增加。


(2)附加生長 Appositional growth:

由軟骨膜(perichondrium)內層幹細胞分化成新軟骨細胞,使軟骨外層增厚。


三、骨的結構與分類 Structure and Classification of Bones

1️⃣ 骨的分類

依形狀可分為五種:

  • 長骨(Long bones):長於寬,如股骨(femur)。
  • 短骨(Short bones):立方形,如腕骨(carpals)。
  • 扁骨(Flat bones):薄而廣,如胸骨(sternum)、顱骨(cranium)。
  • 不規則骨(Irregular bones):形狀不規則,如椎骨(vertebrae)、髖骨(coxal bone)。
  • 籽骨(Sesamoid bones):嵌於肌腱中,如髕骨(patella)。


2️⃣ 骨的宏觀構造 Gross Anatomy of Bone

(1)緻密骨 Compact bone:

外層堅硬致密,主要提供支撐與保護。


(2)鬆質骨 Spongy (Cancellous) bone:

由骨小樑(Trabeculae)構成,內部空隙含紅骨髓,用於造血。


(3)骨膜 Periosteum:

覆蓋在骨外表,由外層纖維層與內層細胞層組成。 內層含造骨細胞(osteoblasts)與破骨細胞(osteoclasts)。


(4)骨內膜 Endosteum:

內襯於骨髓腔(medullary cavity)與骨小樑表面,同樣含造骨與破骨細胞。


(5)骨髓腔 Medullary cavity:

位於長骨中央,含黃骨髓(fat storage)或紅骨髓(blood formation)。


四、骨的顯微構造 Microscopic Structure of Bone

1️⃣ 骨細胞 Bone Cells

(1)造骨細胞(Osteoblasts)

分泌未礦化的骨基質(osteoid),並啟動鈣化過程。


(2)骨細胞(Osteocytes)

成熟骨細胞,位於骨陷窩(lacunae)中,透過骨小管(canaliculi)彼此相連,維持養分交換。


(3)破骨細胞(Osteoclasts)

大型多核細胞,源自單核球系,釋出酸與酶溶解骨質,進行骨吸收(resorption)。


2️⃣ 緻密骨的結構

骨單位(Osteon / Haversian system)

緻密骨的基本單位,呈圓柱狀排列以承受壓力。

  • 哈佛氏管(Haversian canal):中央管道,包含血管與神經。
  • 同心層板(Concentric lamellae):圍繞中央管的層狀骨質。
  • 骨陷窩(Lacunae):內含骨細胞。
  • 骨小管(Canaliculi):微細通道,供營養與廢物交換。
  • 福克曼管(Volkmann’s canal):橫向交通通道,連接哈佛氏管與骨膜血管。


五、骨的發育 Bone Development

1️⃣ 成骨過程(Ossification)

人體在胚胎期開始形成骨組織,分為兩種:

  • 膜內成骨(Intramembranous ossification):由纖維膜直接形成骨(例如顱骨、鎖骨)。
  • 軟骨內成骨(Endochondral ossification):以透明軟骨為模板,逐漸被骨取代(如長骨)。


2️⃣ 骨的生長(Bone Growth)

  • 縱向生長(Longitudinal growth):在生長板(epiphyseal plate)中進行,軟骨持續分裂、鈣化、骨化。
  • 橫向生長(Appositional growth):骨膜增厚形成新骨層,使骨徑增大。


六、骨的重塑與修復 Bone Remodeling and Repair

1️⃣ 骨重塑(Bone Remodeling)

骨不斷進行破壞與再生:

  • 破骨作用(Resorption):破骨細胞溶解礦物質與膠原。
  • 造骨作用(Deposition):造骨細胞分泌新骨基質並促進鈣化。


2️⃣ 調控機制

  • 副甲狀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 PTH):促進破骨活性,釋放鈣入血。
  • 降鈣素(Calcitonin):抑制破骨作用,降低血鈣。
  • 沃夫定律(Wolff’s Law):骨會根據受力方向調整密度與形態。


3️⃣ 骨折修復過程

(1)血腫形成(Hematoma formation)

(2)纖維軟骨痂形成(Fibrocartilaginous callus formation)

(3)骨痂形成(Bony callus formation)

(4)重塑(Remodeling)恢復骨原狀。


七、骨骼疾病與臨床關聯 Skeletal Disorders and Clinical Correlations

(1)骨質疏鬆症(Osteoporosis)

骨密度下降、結構脆弱,常見於停經後女性。


(2)骨軟化症(Osteomalacia)與佝僂病(Rickets)

礦化不足導致骨軟化或兒童骨彎曲,主因為維生素D缺乏。


(3)軟骨發育不良(Chondrodysplasia)

遺傳性軟骨發育障礙,造成侏儒症或畸形。


(4)骨折癒合不良與假關節(Pseudarthrosis)

因血流不足或固定不當導致骨頭未完全癒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浮光影夢
1會員
35內容數
你好,我是影,一名護理系學生。 平時忙於課業、打工和考試,兼顧信仰及個人生活,雖挑戰重重,我仍相信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 在這裡,我會分享我的生活點滴,從時間管理到未來規劃,探索如何在忙碌中找尋平衡與成長。 為自己開闢第二條路的同時,也希望能和你一起找到那一抹屬於自己的光亮,為各自的故事添上一筆溫柔而堅定的色彩。
浮光影夢的其他內容
2025/10/29
解剖學:第5章 皮膚系統(The Integumentary System) 根據Human Anatomy Global Edition 9th Edition - Elaine Marieb
2025/10/29
解剖學:第5章 皮膚系統(The Integumentary System) 根據Human Anatomy Global Edition 9th Edition - Elaine Marieb
2025/10/27
解剖學:第4章 組織(Tissues) 根據Human Anatomy Global Edition 9th Edition - Elaine Marieb
2025/10/27
解剖學:第4章 組織(Tissues) 根據Human Anatomy Global Edition 9th Edition - Elaine Marieb
2025/10/27
解剖學:第3章 基礎胚胎學(Basic Embryology) 根據Human Anatomy Global Edition 9th Edition - Elaine Marieb
2025/10/27
解剖學:第3章 基礎胚胎學(Basic Embryology) 根據Human Anatomy Global Edition 9th Edition - Elaine Marieb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骨相美」跟「皮相美」 你知道自己屬於哪一種嗎? 「骨相美」 五官立體、輪廓分明 骨骼感強,一般側臉更為驚豔! 先天臉看起來會比較成熟 屬於耐看、耐老類型 「皮相美」 五官輪廓線條柔和 骨骼感不明顯,一般正臉更為驚豔! 先天臉看起來比較幼態、有優勢 後天會需要更多保養去
Thumbnail
「骨相美」跟「皮相美」 你知道自己屬於哪一種嗎? 「骨相美」 五官立體、輪廓分明 骨骼感強,一般側臉更為驚豔! 先天臉看起來會比較成熟 屬於耐看、耐老類型 「皮相美」 五官輪廓線條柔和 骨骼感不明顯,一般正臉更為驚豔! 先天臉看起來比較幼態、有優勢 後天會需要更多保養去
Thumbnail
從事這個行業,或是對這方面有興趣的同好至少對於健康養生是同一個方向。 人體的設計是宇宙中最奧妙的事,筆者看過吳清忠先生的人體的使用手冊一書也是極好的一本書,但我們先了解人體的基本結構是很重要的。 若對於中醫有興趣,筆者建議可以看看倪海廈老師的影片作品。這些都是可以幫助你突破的恩典。
Thumbnail
從事這個行業,或是對這方面有興趣的同好至少對於健康養生是同一個方向。 人體的設計是宇宙中最奧妙的事,筆者看過吳清忠先生的人體的使用手冊一書也是極好的一本書,但我們先了解人體的基本結構是很重要的。 若對於中醫有興趣,筆者建議可以看看倪海廈老師的影片作品。這些都是可以幫助你突破的恩典。
Thumbnail
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具有多種重要功能。 它起到了保護身體內部組織和器官免受外界傷害、病原體入侵的作用,如防止物理損傷、化學物質侵蝕和微生物感染。 在外觀上,皮膚也影響著個人的形象和美觀。
Thumbnail
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具有多種重要功能。 它起到了保護身體內部組織和器官免受外界傷害、病原體入侵的作用,如防止物理損傷、化學物質侵蝕和微生物感染。 在外觀上,皮膚也影響著個人的形象和美觀。
Thumbnail
你是哪種內臟類型的人 人的體內有五臟 包含肝 心 脾 肺 腎 人的體質也可以根據體內 各臟器的健康狀況分為五種 即心型 肝型 脾型 肺型和腎型 每一種類型的人 其所對應類型的內臟就相對較弱 例如 心型的人的心臟比較虛弱 在改善體質時可以從加強心臟的功能人手 五臟是一個有機的整體
Thumbnail
你是哪種內臟類型的人 人的體內有五臟 包含肝 心 脾 肺 腎 人的體質也可以根據體內 各臟器的健康狀況分為五種 即心型 肝型 脾型 肺型和腎型 每一種類型的人 其所對應類型的內臟就相對較弱 例如 心型的人的心臟比較虛弱 在改善體質時可以從加強心臟的功能人手 五臟是一個有機的整體
Thumbnail
隨著醫檢師分科化,除了病理醫檢師,有細胞醫檢師的證照求職時可以加分喔!
Thumbnail
隨著醫檢師分科化,除了病理醫檢師,有細胞醫檢師的證照求職時可以加分喔!
Thumbnail
幾年前,我曾經幫一位正骨大師整理書稿,在北上採訪大師的過程中,他教了幾個自我檢測和治療的小撇步,大家也可以藉此檢查一下自己的骨頭夠不夠「正」哦!
Thumbnail
幾年前,我曾經幫一位正骨大師整理書稿,在北上採訪大師的過程中,他教了幾個自我檢測和治療的小撇步,大家也可以藉此檢查一下自己的骨頭夠不夠「正」哦!
Thumbnail
近期在有限的時間,我覺得我衛教的文章很多都過眼雲煙,有時候要跟一般民眾分享我的經驗時,還是會想找一下相關之前寫的文章(因為能說的東西太多了,怕會LOSS),所以建立這個魚骨圖分享給更多人參考
Thumbnail
近期在有限的時間,我覺得我衛教的文章很多都過眼雲煙,有時候要跟一般民眾分享我的經驗時,還是會想找一下相關之前寫的文章(因為能說的東西太多了,怕會LOSS),所以建立這個魚骨圖分享給更多人參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