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請你閉上眼睛,回想人生中一段特別艱難的時光。
那段時間,你也許睡不好、吃不下,甚至每天早上睜開眼的第一個念頭就是:「這又是難熬的一天…」
J.K. Rowling,《哈利波特》系列的全球知名作家,很多人只知道她全球賣了上億冊書、是個億萬富翁,但很多人卻不知道,她是在極度困難的處境中走出逆境。當時的Rowling,剛經歷婚姻破裂,帶著剛出生的女兒、靠失業救濟金度日,還陷入憂鬱症。那段時間,她幾乎一無所有了。但仍每天抱著女兒去咖啡館,把腦海中的故事一點一滴寫下。Rowling曾說:「那是我人生中最低谷的時刻,但也是我真正開始寫作、真正成為自己的時刻。」無路可退的逆境,讓她回到自己內在的熱情與天賦——創作魔法故事。她曾投稿給12家出版社,全被拒絕。但是Rowling沒有放棄,也還好她沒有放棄,最後第13家——出版了她的第一本書。自此,人生開啟了一扇門,走進了精采紛呈的世界。而Rowling並不是少數,許多當下活在光亮中的人,先前的人生軌跡都是高低起伏的。你呢?過往人生道路上的大石頭,對於此刻的你,除了不舒服、甚至沉痛的回憶,還帶來什麼啟發、成長或意想不到的轉折呢?如果人生的種種挑戰不可避免,我們又能懷抱著什麼心情,用什麼姿態去應對,從痛苦中,找出意義,轉化為推動我們前行、走向理想的力量呢?
逆境不是阻礙,而是意義的養分
德國哲學家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有句名言:「凡殺不死我的,必使我更強大。」人生當中許多意外發生,我們都無能為力,許多逆境降臨,我們也無法掌控。雖是如此,結局是好是壞,取決於心態,取決於隨後如何因應。
在第五集曾提及二十年前創業失敗的經歷。幾年的努力付諸東流。那時很迷茫,也很失落。其中一位股東接納了我,讓我到他的公司上班,擔任總經理特助。由於他的信任,有機會按部就般了解各個部門的運作。我也在協助管理的過程中,逐漸理解公司的核心業務與商業模式。三年下來,累積了豐富的跨部門管理經驗。由於長年跟隨總經理參與會議與決策過程,讓我學習用經營者思維去看待問題。因此,我也逐漸明白當初為什麼會創業失敗。我很感恩這位前輩,給了我機會,也常分享他的心路歷程。當下的我,回看過去這段生命軌跡,反而覺得是件幸運的事。如同前面28集曾提及的,每段深刻的旅程,都能讓我們更加認識自己,並在過程中累積實務經驗,這些對我後來的顧問與培訓師生涯,起到奠基作用。此外,因為體驗到失敗所蘊含的正面價值,讓我後來即使再面對逆境,心境得以更加豁達、樂觀且自信。
心理學家Victor Frankl 說:「痛苦本身並沒有意義,只有當我們找到它的意義時,痛苦才成為值得的經驗。」如果我們只把逆境看成「人生的不幸」或「上天的懲罰」,那就真的只剩痛苦。如果把它看成一次「生命的重塑」,那麼,會在旅程中留下深刻的覺知或啟發,更加看清楚並靠近自己的使命。
繪製生命能量曲線
接下來,想邀請你體驗一個簡單的練習,讓我們學習用不同的角度來看見逆境。過去在一對一教練與領導力工作坊中,「生命能量曲線」是我很喜歡使用的自我覺察與重塑視角的工具,步驟如下:
- 拿一張紙,在中間畫一條橫軸(代表時間),從左到右代表從有記憶(不一定是出生)到現在,每5年為一個單位。縱軸畫在最左邊,代表你的「生命能量」或「幸福感」——可以理解為你當時的生命能量狀態或幸福感。兩根軸交點是0,向上到+10,代表正向的強烈程度(能量高、幸福或熱情洋溢),向下到-10,代表負向的強烈程度(能量低、痛苦或挫折無力)。
- 從有記憶到現在,回憶過往,尋思印象深刻或影響重大的事件(正面或負面),用一個點來表示(在旁用關鍵字註明),再用曲線將這些點連接起來,完成你的生命能量曲線圖。
- 可以將生命能量曲線圖分成3-6個不同的階段,每個階段思考一個命名,可能是一個形容詞(如:至暗時刻),也可能是一個隱喻(如:冬雨) ,也可能是一個畫面(如:天邊的彩虹)
- 回看每個階段中的低谷,反思自己在當時的感受,從中得到的啟發或收獲,以及對當下自己的意義
逆境和意義不是無關的兩條平行線,而是彼此交織的。這個練習讓我們發現,——生命旅程的低谷,常常幫助我們形塑價值觀或使命感,或是打破舒適圈、釋放潛能、挑戰不可能的關鍵時刻。
面對逆境的心態:轉化痛苦為學習
當我們在逆境中,最容易陷入三種心態陷阱:
- 受害者模式:覺得一切都是環境或別人的錯,自己只能被動承受,毫無還手之力。這時,我們會說:「為什麼偏偏是我?」,因此容易陷入抱怨、憤怒、無力感,失去行動力。舉例來說:近年因經濟不景氣,且AI興起,許多設計公司開始裁員或外包工作,小強被波及,心裡吶喊:「這太不公平了,我努力工作這麼多年,卻被公司無情拋棄!」於是把大部分時間花在向朋友訴苦、抱怨。之後,心情更加沮喪,對尋找新工作的信心也大幅下降。
- 逃避模式:面對困境,選擇不面對、不處理,假裝什麼都沒發生,可能用追劇、遊戲、暴飲暴食、購物、或藉由各種嗜好來轉移注意力或暫時自我麻痺。短期雖然確實能減輕或釋放壓力,但長期來看,問題因時間拖延而惡化。
- 自責模式:把所有責任都往自己身上攬,過度放大自己的過錯,覺得「都是我能力太差,所以才會被裁員」。這種心態陷入內耗,打擊自信。
如果要讓逆境轉化為養分,需要轉換成不同的正面心態:
- 探索者心態:如同我們第9集所分享的,首先覺察與接納情緒,如失落與不安,但不受困於情緒中,並好奇「接下來,我有哪些選擇?」天無絕人之路,把逆境當作未知領域的探索旅程,相信在變化或無常中總有新的可能等待被看見。接續前述小強的案例,雖然第一反應仍是失落,在接納情緒後,很快轉念思考:「或許這是探索新方向的契機。我一直想嘗試去跨界,也許時機已然到來。」於是小強開始主動和不同行業的朋友交流,並參加職涯工作坊,發掘自己的未知潛能與可能選項。
- 學習者心態:把逆境當成學習成長的機會。古代智者說:人生不是得到就是學到。與其問「為什麼是我?」不如問「這件事要教會我什麼?」把寶貴經驗轉化為能力或智慧,成為未來的籌碼。小強開始反思,什麼原因自己被納入優先裁員的名單,雖然專業能力不錯,設計的作品也不差,但缺少與客戶溝通與前沿市場意識,因此在老闆眼中缺少未來能力。他利用這段空檔報名人際溝通課程,並主動了解行業趨勢與客戶需求,積極為下一步做準備。
- 創造者心態:善用經驗,採取行動創造新的機會或價值,將自己當成人生電影的導演,而不只是等待著劇本的配角。小強開始尋思:「我能不能善用過去的專長與經驗,在不同領域、創造新的價值?」他偶然發現手工傢具是個小眾市場且被主流忽視,多年來產品設計的經驗有機會擴展到新領域,經過積極打聽,發現他的學長正在經營一家工作室,替客戶手工定製桌椅,於是主動與學長聯繫,表達希望加入或合作的意願。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與嘗試,幾個月後,開始接到學長委託的訂單,並得到了客戶的好評,走上一條全新賽道。
人生所經歷的事情其實是中性的,真正賦予它意義的,是我們的視角。心態像一副眼鏡,戴什麼顏色的鏡片,就看到什麼樣的世界。關鍵不一定在於發生了什麼,而在於我們如何詮釋、如何回應。正面心態讓我們更具心理韌性,把未來的挑戰當成是機會,迎難而上。
困難時刻的應對之道
Victor Frankl 在集中營的日子裡,發現了一個殘酷的真相:我們無法選擇外在發生什麼,但永遠可以選擇——如何回應。
面對逆境,除了心態,可以用3P步驟來幫助自己:
- 停下來(Pause):先暫停,允許自己感受情緒,不急著反應,也不急著解決。防止在情緒高漲時,做出衝動或後悔的決定。可以參考第9集的STOP原則。
- 看清楚(Perspective):換角度看事情,從不同的時間跨度或他人視角來審視與理解,避免陷在單一或情緒化的解讀裡。舉例:可以問自己:「當我三年後(或十年後)的我再回頭看這件事,有著什麼意義?」,或者:「如果我是旁觀者,會怎麼看待這件事?」,借用上面小強的例子,也許會是:「或許這不是失業,而是一個帶我離開舒適圈的契機。」
- 採取行動(Proceed):不一樣才會創造不一樣,將情緒沉澱、且用多元視角重新審視後,開始有意識採取選擇後的行動,而不是原地踏步或空想。起初,不一定是很大的動作,可以先從一小步開始。行動會讓我們感覺重新掌握主導權,減少無力感。
這三步驟就像逆境中的救生圈,不會因此立刻上岸,但能幫你不被海浪吞沒,直到重新看見方向、找回力量。
結尾
節目到了尾聲,今天我們分享了:
- 從J.K. 羅琳的故事,逆境,能讓我們回到生命的核心價值。
- 尼采與 Frankl 的思想提醒我們,痛苦的意義來自我們的態度與詮釋。
- 「生命能量曲線」幫助我們看見低谷與成長的連結。
- 三種正向心態——探索者、學習者、創造者——能讓逆境成為養分。
- 3P步驟(停下來、看清楚、採取行動)幫助我們在逆境中不被吞沒,並逐步跨越。
📌本週實踐行動:請你繪製「生命能量曲線」,圈出三個低谷,反思以下三個提問:
- 那段經歷時的心情或感受?
- 現在的我回看那段經歷,從中學到了什麼?得到了什麼?對現在的自己有著什麼意義?
- 現在的我,回頭面對那時的自己,最想說的一句話是什麼?
正念大師喬卡巴金說:「你無法停止海浪,但可以學習御浪前行」。逆境,讓我們跌倒、流淚,甚至自我懷疑。但當我們願意站起來、抬起頭,就會發現那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逆境,或許是生命中最嚴厲的導師,但它教會的課,往往是最深刻且最有價值的。
願你在每一次低谷裡,都能找到下一次高飛的力量。如果你喜歡今天的內容,記得訂閱 《做自己的幸福教練》, 我們下集見!
💡如果想聽Podcast,歡迎點擊以下連結(每週五更新):
🎧 Spotify | Apple Podcast | Google Podcast | KKBo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