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與幸福的距離,真的只有「黃金兩小時」
誰說非得把生活填得像沙丁魚罐頭,每一分鐘都要榨出精華,才能證明自己「不虛此行」?
我們都被一個巨大的幻覺綁架了,那就是「成功與幸福」的公式,似乎得用「24小時的精彩度」來衡量。
於是我們焦慮、我們追趕、我們不斷地在待辦清單上打勾,但內心深處那塊空虛的黑洞,卻好像從來沒被真正填滿過。
那些在你眼中看來「成功又幸福」的人,他們真的每天都過著電影情節般的生活嗎?
其實,他們跟你我一樣,有瑣碎的日常、有令人抓狂的會議、有不想洗的碗和還不完的帳單。
但他們比我們多做對了一件事:他們懂得為自己創造出「最好的時光」,而這份精華,平均只要兩小時。
《你與幸福的距離,只有2小時》這本書的作者今井孝,他從一個努力有成卻身心俱疲的上班族,到一個功成名就卻依然感到空虛的創業家,他發現:「什麼都不做覺得空虛,努力做出成績也不算幸福」,這真是殘酷的真相。
我們的努力,很多時候只是在追逐社會定義的「好」,而不是我們內心真正渴望的「幸福感」。
於是他,轉向那數萬名看起來真正幸福的人請教,從他們的人生經驗裡,淬煉出一個驚人的結論:重點不在於「提高生產力」去塞滿你的人生,而在於「只專注於那重要的兩小時」。
這兩小時不是讓你拿來「加班」或「做更多事」的,它是你一天的「錨點」,是你為自己精心設計的「自我獎勵」和「能量來源」。它可以是:
早上6點到8點,獨自完成你最熱愛或最有成就感的工作,享受那份安靜的專注。
午餐後30分鐘,單純地與同事進行一場深度、無壓力的交流,強化人與人的連結。
晚上9點到11點,徹底放下手機和工作,專注於一項讓你身心放鬆的活動,例如閱讀、聽音樂或陪伴家人。
你可以將這兩小時視為你的「幸福濾網」或「心靈充電器」。
要成為這位「兩小時天才」,書中給了幾個非常實用、充滿生活智慧的建議:
1.整理自己的幸福清單:什麼事會讓你感到真正的充實、快樂或有意義?不是社會期待你做的,而是你發自內心想做的。
2.事先決定「獎勵」:把「做完」一件事的快樂,變成「享受」這兩小時的動力。
3.為每一天或每一週決定好「主題」:今天的主題是「專注」,這週的主題是「連結」,讓你的行動有所依歸,而非盲目地隨波逐流。
4.思考「如果只剩十年可以活,你想做什麼?」這是個殘酷卻有效的濾鏡,它能瞬間幫你篩選掉所有不重要的雜訊,讓你直搗核心。
我們都不是機器,不需要像機器一樣無休止地運轉。
真正的幸福,從來不是用時數堆疊出來的,它是一種內在的「品質」和「感受」。
別再糾結於沒達到完美了,從現在起,開始當一個「善用兩小時的天才」吧!

加入《閱讀人電子報》,讓每一天的生活越來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