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不下也沒關係:在關係課題中尋找內在支持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放不下也沒關係:在關係課題中尋找內在支持
raw-image


《放不下也沒關係》導讀筆記

有時候,有些人和事在我們內心實在是太過重要、太過沈重,以至於我們真的「放不下」。今晚,我們將透過這本書,帶領大家一起來好好釐清,在「放與不放」之間該如何面對。更重要的是,如果真的放不下,我們又該做些什麼,才能讓心情和緩,甚至能夠儘管沒放下,依然可以踏出去,繼續生活。

#放下與提著的兩難

我們榮幸邀請到這本書的作者——海苔熊老師,親自為大家導讀分享他的新作品,並希望透過這本書,帶給大家不一樣的心靈慰藉與生命支持。

當被問及為何書名如此溫柔時,海苔熊老師分享了一個帶有淡淡哀傷的故事。他提到,最近一位他非常敬仰的蔡璧名老師過世,讓他心裡一直有個坎過不去,後悔在老師生前忙碌到忘了履行訪問的承諾。這讓他意識到人生中有很多「沒有辦法放下的時刻」,而這本書正是對這些時刻的回應。

書名也與十多年前自己曾架設的網站上陳俊欽精神科醫師所寫的暢銷電子書《放不下就提著吧》有所呼應。海苔熊老師在想,既然放不下,不如就「提著」,這個概念激勵他想將其傳遞下來。這本書更是海苔熊老師從十年前就開始醞釀,一路從非心理師身份,寫到讀完博士班、考上心理師,集結了長達十年的生命故事與牽掛。

釐清自我懷疑與破碎的世界

關係的結束,尤其是長期的分離,往往最難放下,內心會不斷牽掛,甚至會產生「我還能不能被愛或愛人」的自我懷疑。

海苔熊老師從心理學的角度解釋了這種自我懷疑。當我們與一個親密對象(無論是親人或伴侶)在一起時,自我與對方會產生某種程度的「連結」,就像兩個圓圈的交集。當關係結束,這種分離會像撕裂一樣,使人需要經歷一個「重新調節你對自己的定義」(re-regulation)的過程。

書中提到一個重要的概念「破碎世界理論」,即當我們與最愛的人分離時,會開始懷疑原本相信的「世界是善良、公平的,我是可愛、有價值」的基石。這個基石通常是透過與身邊最在乎你的人的互動所建立的。當連結斷裂,人就會開始懷疑自我價值,甚至產生「我活著跟沒有活著有什麼差別」的虛無感。

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海苔熊老師以他父親過世的經驗為例,提到人在失去親人後,會經歷「否認」的感覺,覺得一切是假假的。直到某一刻,重擊感襲來,你意識到過往的自我認同與回憶都與那個人緊密相連。療癒的過程,就是將這些鉤子一個一個拿下來,並隨著生命歷程,再一點一點地勾上新的鉤子,形成一個新的自我。

#填空練習:找回情緒的控制感

針對如何走出長久關係分離的傷痛,書中提供了一個實用方法,源自於暢銷書《陰影探索》的填空練習。這個練習利用一些簡短的句子,引導你完成一段日記,幫助你梳理思緒。

例如,句子可能是:「我總覺得自己是屬於\__的那種人」、「想逃避的時候我會\_\_」、「做\_\_會帶給我一種平靜的感覺」等。

這個練習的設計精妙之處在於,它並不是一味要求你只看好的一面,而是讓你體驗情緒的起伏。它會讓你體驗正面的事物,也會讓你面對負面情緒,最終導向一個充滿「愛」的結尾。透過這樣的結構,你可以發現自己的情緒可以在每時每刻被自己決定,而不是只有掉下去或上來,從而找回對情緒的「控制感」,並往一個比較平穩、有愛的方向前進。

#重新建立連結:誰才是真正的朋友?

在關係結束後,許多人會失去對愛的想像,也失去了部分社交網絡。書中提到了「重新建立連結」的重要性。這不只是重新連結原本的朋友或自己,有時也包括重新連結「前任的朋友和家人」,特別是對於原生家庭破碎的人,這可能是他們新的家庭與支持系統。

如何判斷前任的朋友是否能成為你的朋友?書中提供了幾個判斷標準:

1.單獨相處:在沒有前任在場的情況下,你會單獨跟他們出去嗎?

2.焦慮程度:你跟他們相處時會感到緊張或焦慮嗎?如果相處自然,則或許他們也是你的朋友。

3.時間篩選:給自己足夠的時間去悲傷和篩選朋友。真正會是你的朋友,就會留下來。

4.共同出席:需要思考在兩人共同的朋友圈中,你是否願意與前任共同出席聚會?如果會,你可能會面臨「二次失戀」(看到對方有了新對象的再度心碎感)的風險。

此外,千萬不要把朋友當成傳聲筒,這不僅會讓朋友難做,也容易在訊息傳遞中產生誤會。

最後,心理學研究顯示,分手後人們通常會選擇與「仍有利用價值」或「你還喜歡他」的人繼續當朋友。如果一個人只在有特殊需求時才找你,那他可能只是把你當成「工具人」,需要特別小心。

#自我對話:聆聽內在小孩的聲音

面對關係中的苦痛與自我控告,自我覺察與對話至關重要。海苔熊老師推薦使用「內在家庭系統理論」(IFS),即將自己的內心區分為「大人」與「小孩」的角色。

你可以試著問自己:「你心中那個小孩是幾歲?」這個年紀通常與你生命中發生過特別或重要事件的歲數有關。如果你能想起這個內在小孩的樣貌、穿著,那就代表你很幸運,你的內在願意出來見面。

接著,可以問他:「他想要怎樣被對待?」、「他想要什麼?」

如果一時想不到答案,這可能代表你面前有一個「保護者」(就像一團龍捲風)擋在內在小孩前面,這是為了避免小孩揭開真正需要的東西時會受傷。此時,不必逼迫內在小孩出來,就給自己一點時間「等一等」,龍捲風總有一天會走掉,而內在小孩也會慢慢現身。給自己一點時間,才能聽到內心最真實的聲音。

#走出傷痛:去旅行吧!

對於如何走出傷痛,海苔熊老師最推薦的方法是去旅行。研究顯示,去旅行的效果比讀書更有助益於康復。旅行能夠讓你「連接大自然」並「離開3C螢幕」,使你的大腦像重新開機一樣,不再陷入思維反芻的迴圈。

旅行等同於「拓展新的世界」,就像認識新的對象一樣,能幫助你跳脫舊有的框架。雖然失戀後「快速找下一個對象」是研究中顯示最快能走出傷痛的方法,但它的副作用是容易產生「社會比較」,拿新對象與前任比較。如果你想探索新世界,又不想有這些副作用,不如就去探索真的新世界,來一場療癒的旅行。

​與自己站在一起

這本書之所以叫《放不下也沒關係》,是想鼓勵大家不要讓自己內在的能量互相打架。當一個聲音說「你要放下」,另一個聲音說「我還在想」時,你等於是拿自己跟自己打架。

「你放不下已經很辛苦了,所以你就跟你自己站在一起說:『沒有關係,我們就一起放不下吧。』或許哪一天就會放下了。」

給時間一點時間,不要走得太急太快。慢慢來,你也會走到你想要去的地方,遇到更好的對象,或遇到更好的自己。

《放不下也沒關係》,期待我們都能在書中找到人生的解答,以及關係的答案。

訪談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live/VdY6DJnW5rs?si=VXETmGNElGGl4LUi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閱讀人生大學
5會員
12內容數
閱讀人生大學|學會閱讀,也學會活出自己 在資訊爆炸、時間稀缺的時代,我們不缺知識, 我們缺的是能讓生命產生改變的閱讀。 閱讀人生大學,為那些渴望成長、想重新出發的人而設。 我們相信:一本書,能改變一個人;一群人,能改變一個世界。
閱讀人生大學的其他內容
2025/10/27
你與幸福的距離,真的只有「黃金兩小時」 ​誰說非得把生活填得像沙丁魚罐頭,每一分鐘都要榨出精華,才能證明自己「不虛此行」? 我們都被一個巨大的幻覺綁架了,那就是「成功與幸福」的公式,似乎得用「24小時的精彩度」來衡量。
Thumbnail
2025/10/27
你與幸福的距離,真的只有「黃金兩小時」 ​誰說非得把生活填得像沙丁魚罐頭,每一分鐘都要榨出精華,才能證明自己「不虛此行」? 我們都被一個巨大的幻覺綁架了,那就是「成功與幸福」的公式,似乎得用「24小時的精彩度」來衡量。
Thumbnail
2025/10/27
這篇文章探討了現代人常有的迷思:認為長大、經濟獨立後就能獲得自由,實際上卻可能陷入「社會框架的牢籠」。作者呼籲停止過度的自我反省和與他人比較,建議透過「放下反芻」、「拆掉濾鏡」和「建立邊界」,溫柔地「重新養育」自己,找回真實、完整且不再被他人評價所綑綁的自己。
Thumbnail
2025/10/27
這篇文章探討了現代人常有的迷思:認為長大、經濟獨立後就能獲得自由,實際上卻可能陷入「社會框架的牢籠」。作者呼籲停止過度的自我反省和與他人比較,建議透過「放下反芻」、「拆掉濾鏡」和「建立邊界」,溫柔地「重新養育」自己,找回真實、完整且不再被他人評價所綑綁的自己。
Thumbnail
2025/10/27
人生追求理想與事業的道路上,容易因他人的期待與名利的誘惑而迷失方向,忘記初心。本文透過歷史事件與人性分析,探討了這條政治定律的殘酷性,並引用詩句,提醒讀者真正的智慧在於懂得進退,即使在無人欣賞之處,也能散發屬於自己的香氣,成為自己命運的主人。
Thumbnail
2025/10/27
人生追求理想與事業的道路上,容易因他人的期待與名利的誘惑而迷失方向,忘記初心。本文透過歷史事件與人性分析,探討了這條政治定律的殘酷性,並引用詩句,提醒讀者真正的智慧在於懂得進退,即使在無人欣賞之處,也能散發屬於自己的香氣,成為自己命運的主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搬家不只添購必需品,更能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近期搬家時添購的各種實用好物,包含多功能工作桌、電競椅、氣炸烤箱、收納神器等,並詳述如何透過蝦皮雙 11 活動聰明購物、善用優惠,同時利用分潤機制將敗家行為轉化為被動收入,推薦給想聰明消費又想賺額外收入的你!
Thumbnail
搬家不只添購必需品,更能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近期搬家時添購的各種實用好物,包含多功能工作桌、電競椅、氣炸烤箱、收納神器等,並詳述如何透過蝦皮雙 11 活動聰明購物、善用優惠,同時利用分潤機制將敗家行為轉化為被動收入,推薦給想聰明消費又想賺額外收入的你!
Thumbnail
貓奴每月進貢的時間又來啦! 身為專業貢品官,我從蝦皮搜尋各種零食,只為取悅家中三位貓主子!結果究竟會是龍心大悅,亦或是冷眼相待,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貓奴每月進貢的時間又來啦! 身為專業貢品官,我從蝦皮搜尋各種零食,只為取悅家中三位貓主子!結果究竟會是龍心大悅,亦或是冷眼相待,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尤其「有限度的社交」「思考和談話方式不同」「羞恥感」超級有感😭看到第三點差點掉淚...
Thumbnail
——尤其「有限度的社交」「思考和談話方式不同」「羞恥感」超級有感😭看到第三點差點掉淚...
Thumbnail
本書主要談論關於「放下」的生活智慧,拋開無謂的執著和擔憂,讓你在面對工作或人際關係,可以淡泊一點,活出自在愉快的人生。
Thumbnail
本書主要談論關於「放下」的生活智慧,拋開無謂的執著和擔憂,讓你在面對工作或人際關係,可以淡泊一點,活出自在愉快的人生。
Thumbnail
「放下」是不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而操縱別人,而是允許別人 掌握自己的命運。 不表示停止關懷,它意味著我無法為別人做這件事。 不是將自己隔離,而是了解到我不能控制別人。 是不試著去改變他人或責怪他人,它是發揮自己最大的潛能。 是不刻意促成什麼,它是讓自己從自然的因...
Thumbnail
「放下」是不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而操縱別人,而是允許別人 掌握自己的命運。 不表示停止關懷,它意味著我無法為別人做這件事。 不是將自己隔離,而是了解到我不能控制別人。 是不試著去改變他人或責怪他人,它是發揮自己最大的潛能。 是不刻意促成什麼,它是讓自己從自然的因...
Thumbnail
破除自我批判、極端思維、逃避心理,洞悉壞習慣根源,使你過得更快樂的自我療癒指南
Thumbnail
破除自我批判、極端思維、逃避心理,洞悉壞習慣根源,使你過得更快樂的自我療癒指南
Thumbnail
學會放過自己 而不是什麼不順自己感受的話 全都收到腦袋瓜裡 於是就不開心 不然就否定了他人所對你的誠意 眼界跟心要學會懂得柔軟與寬闊些 真正的成長絕不是一時 而是日積月累經過時間的淬煉 而面對任何事情都能夠圓融看待 停、看、聽 是不二法門 停下脚步不是〔不停的追求無法〕
Thumbnail
學會放過自己 而不是什麼不順自己感受的話 全都收到腦袋瓜裡 於是就不開心 不然就否定了他人所對你的誠意 眼界跟心要學會懂得柔軟與寬闊些 真正的成長絕不是一時 而是日積月累經過時間的淬煉 而面對任何事情都能夠圓融看待 停、看、聽 是不二法門 停下脚步不是〔不停的追求無法〕
Thumbnail
#璞成歡慶九周年回饋講座 #掌握心理健康關鍵技能 #學會做自己的療傷者 □你是否常感到孤獨無助,缺乏家庭、社會或友情的支持? □你是否曾經因各種原因無法立即獲得專業心理輔導,例如財務限制或地理位置? □你是否渴望提升自我認識、增強心理韌性並實現個人成長? □你是否希望了解
Thumbnail
#璞成歡慶九周年回饋講座 #掌握心理健康關鍵技能 #學會做自己的療傷者 □你是否常感到孤獨無助,缺乏家庭、社會或友情的支持? □你是否曾經因各種原因無法立即獲得專業心理輔導,例如財務限制或地理位置? □你是否渴望提升自我認識、增強心理韌性並實現個人成長? □你是否希望了解
Thumbnail
透過敘事治療,重新認識自己的力量,接納不完美的自己,為自己找到溫柔的方向。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面對不舒服關係時的思考與成長,以及透過敘事夥伴的陪伴,讓自己找到文章的靈感與力量。文章中透露出了對自我理解和接納的重要性,並鼓勵讀者也對自己溫柔地接納,尋找力量的源頭。
Thumbnail
透過敘事治療,重新認識自己的力量,接納不完美的自己,為自己找到溫柔的方向。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面對不舒服關係時的思考與成長,以及透過敘事夥伴的陪伴,讓自己找到文章的靈感與力量。文章中透露出了對自我理解和接納的重要性,並鼓勵讀者也對自己溫柔地接納,尋找力量的源頭。
Thumbnail
電子書系列心得 - 找到了,不必努力讓人喜愛的我:40則插圖日誌×40則心靈諮商,活得越來越輕鬆! 沒有一種關係是只要單方面忍讓就好;在隱忍的過程裡,你就已經過得不好了。
Thumbnail
電子書系列心得 - 找到了,不必努力讓人喜愛的我:40則插圖日誌×40則心靈諮商,活得越來越輕鬆! 沒有一種關係是只要單方面忍讓就好;在隱忍的過程裡,你就已經過得不好了。
Thumbnail
去年在閱讀《羞辱創傷》與《過度努力》後,對自己剖析了一番,放下了一些執迷,也接納了更多自己的黑暗面。 在初步的療傷以後,我決定用新的樣貌來認識新朋友,常聽的那句話「打開你的心,讓更多人事物進來」,直到那時,我才真的願意把包廂打開一點點。 有些概念,不到特定的階段或事件觸發,是無法理解的。
Thumbnail
去年在閱讀《羞辱創傷》與《過度努力》後,對自己剖析了一番,放下了一些執迷,也接納了更多自己的黑暗面。 在初步的療傷以後,我決定用新的樣貌來認識新朋友,常聽的那句話「打開你的心,讓更多人事物進來」,直到那時,我才真的願意把包廂打開一點點。 有些概念,不到特定的階段或事件觸發,是無法理解的。
Thumbnail
2022.5.17 你知道, 你有一個從來無畏、盈滿智慧與無條件的愛的內心嗎? 當外在的你感到悲傷, 靜下來連結自己的心, 讓心擁抱自己、安慰自己、肯定自己 當外在的你感到無助, 讓心穩定自己、支持自己、指引自己 當外在的你不停向外討愛 回到內心, 感受心全然敞開,無條件愛自己的
Thumbnail
2022.5.17 你知道, 你有一個從來無畏、盈滿智慧與無條件的愛的內心嗎? 當外在的你感到悲傷, 靜下來連結自己的心, 讓心擁抱自己、安慰自己、肯定自己 當外在的你感到無助, 讓心穩定自己、支持自己、指引自己 當外在的你不停向外討愛 回到內心, 感受心全然敞開,無條件愛自己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