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本封面
嗨,我是 Lewis,這是我在方格子的第七篇分享。
最近讀完了一本很特別的職場書《不遲職也能快樂!》,想跟大家分享一些觸動我的想法。
你有沒有想過辭職?
老實說,應該沒有上班族沒想過辭職吧?但這本書讓我重新思考:辭職這件事,到底代表什麼意義?作者是一位在廣告公司工作超過二十年的創意總監,同時也是一位作家。她說自己「跟辭職很熟」,常常把辭職掛在嘴邊,甚至組員都習慣她的口頭禪了。但有趣的是,她並沒有真的離職,反而在職場上越走越穩。
這讓我思考:原來辭職不一定要真的執行,它可以是另一種存在的方式。
辭職卡的真正意義
書中有個很棒的比喻:作者把「辭職」比喻成一張隨時可以打出的牌,或是一扇永遠亮著燈的緊急逃生門。
重點不是你真的要逃走,而是當你知道自己「有能力離開」時,反而能更有勇氣面對當下的挑戰。
就像在看電影時,你知道自己隨時可以起身離場,反而能更放鬆地欣賞。這種「我有選擇權」的感覺,給了你面對困境的底氣。
這個概念讓我想到:很多時候我們感到痛苦,不是因為環境真的有多糟,而是因為覺得自己「被困住了」。當你重新掌握選擇權,即使還在同一個位置,心境卻完全不同。
當你有兩份工作時
另一個觸動我的部分是關於「工作平衡」的討論。
作者同時擁有廣告人和作家兩個身份。她分享了如何在兩份工作間取得平衡的心法:
均衡與支持
她認為,如果你想同時做好幾件事,關鍵是讓它們互相支持,而不是互相消耗。白天在職場遇到的挫折,可能在晚上的寫作中得到療癒;從寫作中獲得的能量,又能讓你在職場上更有力量。
最重要的是:不能因為個人追求而影響到團隊。如果有同事的工作,就應該優先考慮;不能讓別人為你的選擇承擔代價。
這讓我反思:在追求自我實現的同時,如何不失去對他人的責任感?這個平衡點,或許就是成熟的開始。
寫在最後
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收穫不是「如何辭職」,而是「如何更好地工作」。
當你知道自己隨時有能力離開,反而能更專注在當下;當你的工作能互相支持,生活就不再是零和遊戲。
如果你也在職場中感到迷惘,或許這本書能給你一些不同的思考角度。
推薦給所有在職場中奮鬥的你。
書籍資訊
- 書名:不遲職也能快樂!
- 作者:金敃澈
- 譯者:陳品芳
Lewis 的 100 本書計畫 這是我 2025 年的閱讀計畫,希望透過閱讀和書寫,記錄下每一本書帶給我的思考。如果你也喜歡閱讀,歡迎追蹤我的文章,一起在書中尋找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