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篇|跨世代的共生:從對立到理解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專欄系列:《我們真的過得比較好嗎?——世代之間的真實與想像》

raw-image

一場沒有結論的對話

這是一場跨世代的小型論壇。桌上擺著簡單的茶點,坐著五位不同年齡的參與者。


七十歲的退休教師說:「現在的年輕人太容易放棄了,我們以前什麼都撐過來。」

四十多歲的中年主管苦笑:「可是現在房價是你們那個時代的十倍,我們也想撐,但撐不起。」

二十多歲的社工插話:「我們只是希望能喘口氣,不是想偷懶。」

旁邊的高中生小聲地說:「我覺得長大好像沒有什麼值得期待的。」

而一位六十歲的婦人輕輕補了一句:「我們都只是希望下一代比自己好,但現在,好像誰都不快樂。」


這場對談沒有結論,卻道出了一個時代的核心矛盾:世代之間,明明都想要彼此過得更好,卻在焦慮中彼此誤解。

這也是一個虛構的場景,但這樣的對話,每天都在台灣的各個角落真實上演。在家庭餐桌上、在網路論壇裡、在政策辯論中,世代之間的聲音始終平行,卻很難真正交會。


為什麼世代對話變得困難?

世代對立的背後,其實不是情緒問題,而是結構性的語言斷裂。

經驗的落差

上一代的成長背景,是努力就有回報的年代;而下一代面對的是努力也可能無法改變結構的現實。兩種人生邏輯,使溝通從一開始就站在不同的世界觀上。

一個相信線性成長,一個面對非線性困境。當經驗無法互相參照,對話就變成各說各話。

資訊的斷層

長輩習慣從報紙、電視吸收資訊;年輕人活在社群演算法的泡泡中。同一件事,兩邊看見的世界,甚至不在同一個現實裡。

一邊看見的是秩序與傳統,一邊看見的是變動與多元。當資訊來源不同,價值判斷自然分歧。

情感的誤會

上一代以責任表達關心;下一代以自由追求自我。兩者並非對立,而是語彙不同。但在缺乏傾聽的社會中,這些語彙往往被誤讀成指責與逃避。

「你為什麼不結婚?」聽起來是關心,感受起來是壓力。「我需要自己的空間」聽起來是自私,其實是求生。

當結構性焦慮與語言誤會交織,世代之間就不再是對話,而是互相防衛。


不是誰過得比較好,而是怎樣讓大家都能過得更好

世代之間,從來不是競賽,而是接力賽,一場需要交棒與接棒的合作。

前一代的努力,讓下一代能有更多選擇;下一代的創新,也讓前一代的努力不被浪費。每一代都在自己的時代裡盡力而為,每一代也都需要下一代的理解與延續。

唯有如此,我們才能真正走出「誰比較辛苦」的爭辯,走向怎樣讓每一代都能被照顧、被尊重的共生社會。

跨世代的理解,不只是道德訴求,更是台灣邁向成熟社會的必經之路。因為一個懂得照顧彼此的社會,才有資格談未來。


我們真的過得比較好嗎?

從「我們那個時代」的懷舊,到「三明治世代」的焦慮,再到「跨世代共生」的願景,這一連串的討論,都是為了回答同一個問題:

在這個變動的時代,我們如何仍然相互理解、共同生活?


答案或許不在口號裡,而在每一次願意傾聽的對話中。

當我們願意放下誰比較苦的比較,願意承認每一代都有自己的困難,願意從指責轉向理解,從懷舊走向共創,那麼,世代之間就不再是鴻溝,而是橋樑。

這座橋樑,需要每一代人一起搭建。

而搭建的第一步,就是願意聽見彼此的聲音。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Zeseri 捷思艾瑞
77會員
105內容數
數位工具設計師 專為個人與小商家打造 Google Sheets / Notion 模板, 幫你省時、省力,專注在更重要的事。 除了設計實用工具,也喜歡動腦、討論與思辨。 我在文字裡探索議題、整理想法, 把痛點變知識,把知識做成工具。 讓生活與思考,都更清晰。
Zeseri 捷思艾瑞的其他內容
2025/11/22
專欄系列:《我們真的過得比較好嗎?——世代之間的真實與想像》 當照顧成為第二份全職工作 ※以下故事為虛構場景,但在台灣社會中,類似的家庭處境並不罕見。 清晨五點半,王小君起床煮粥。母親患有失智症,需要按時吃藥與餵食。等母親安頓好,她匆忙出門上班。中午,她在公司茶水間偷偷打電話回家,確認外傭有
Thumbnail
2025/11/22
專欄系列:《我們真的過得比較好嗎?——世代之間的真實與想像》 當照顧成為第二份全職工作 ※以下故事為虛構場景,但在台灣社會中,類似的家庭處境並不罕見。 清晨五點半,王小君起床煮粥。母親患有失智症,需要按時吃藥與餵食。等母親安頓好,她匆忙出門上班。中午,她在公司茶水間偷偷打電話回家,確認外傭有
Thumbnail
2025/11/16
專欄系列:《我們真的過得比較好嗎?——世代之間的真實與想像》 最連線的時代,最孤單的人們 滑開手機,你可以在幾秒內與世界上任何一個人對話。 但同時,也可能在滿滿的訊息裡,感覺自己一個人都不屬於。 這是一個矛盾的時代。我們擁有了前所未有的社交工具,卻也誕生出前所未有的孤獨感。每天接收上百則訊息,卻找不
Thumbnail
2025/11/16
專欄系列:《我們真的過得比較好嗎?——世代之間的真實與想像》 最連線的時代,最孤單的人們 滑開手機,你可以在幾秒內與世界上任何一個人對話。 但同時,也可能在滿滿的訊息裡,感覺自己一個人都不屬於。 這是一個矛盾的時代。我們擁有了前所未有的社交工具,卻也誕生出前所未有的孤獨感。每天接收上百則訊息,卻找不
Thumbnail
2025/11/15
專欄系列:《我們真的過得比較好嗎?——世代之間的真實與想像》 那些正在改變的廣告詞 你或許注意過這樣的變化: 銀行招募廣告裡的年輕人,不再強調一輩子保障,而是職涯靈活、自由選擇;房地產業者不再只賣「使用權」,而是「共享空間、可變生活」;甚至連保險公司,也從「保一生」轉成「保你的轉變」。
Thumbnail
2025/11/15
專欄系列:《我們真的過得比較好嗎?——世代之間的真實與想像》 那些正在改變的廣告詞 你或許注意過這樣的變化: 銀行招募廣告裡的年輕人,不再強調一輩子保障,而是職涯靈活、自由選擇;房地產業者不再只賣「使用權」,而是「共享空間、可變生活」;甚至連保險公司,也從「保一生」轉成「保你的轉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現代親子關係的挑戰,從作者自身的經驗出發,反思世代間的價值觀差異與溝通問題。文章藉由作者重返校園的感受,引申出關於「擁有」、「滿足」與「愛」的反思,並鼓勵父母與孩子重新理解彼此。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現代親子關係的挑戰,從作者自身的經驗出發,反思世代間的價值觀差異與溝通問題。文章藉由作者重返校園的感受,引申出關於「擁有」、「滿足」與「愛」的反思,並鼓勵父母與孩子重新理解彼此。
Thumbnail
世代之間對於新聞事件的反應差異,源於長輩的「預防型語言」與年輕人的「共感型語言」不同。長輩基於自身經驗,傾向於快速找出預防措施,而非沉溺於悲傷;年輕人則較重視同理與憤怒,先表達情緒再尋求解決方案。文章建議在溝通時,理解彼此的出發點,避免直接批判,透過翻譯和引導,促進更好的理解與溝通。
Thumbnail
世代之間對於新聞事件的反應差異,源於長輩的「預防型語言」與年輕人的「共感型語言」不同。長輩基於自身經驗,傾向於快速找出預防措施,而非沉溺於悲傷;年輕人則較重視同理與憤怒,先表達情緒再尋求解決方案。文章建議在溝通時,理解彼此的出發點,避免直接批判,透過翻譯和引導,促進更好的理解與溝通。
Thumbnail
【《霸王別姬》電影心得之二:世代衝突】 《霸王別姬》的故事背景從1924年到1978年,五十人間中國歷經多個政權交替,京劇也從「下三濫」、文化交流、「牛鬼蛇神」到國族藝術。 六年前看小四這個角色的時候,只覺得氣憤,但現在回頭看,小四夾在想要成角和革命中,不僅是「跟風保全自己」的心態,更多的是
Thumbnail
【《霸王別姬》電影心得之二:世代衝突】 《霸王別姬》的故事背景從1924年到1978年,五十人間中國歷經多個政權交替,京劇也從「下三濫」、文化交流、「牛鬼蛇神」到國族藝術。 六年前看小四這個角色的時候,只覺得氣憤,但現在回頭看,小四夾在想要成角和革命中,不僅是「跟風保全自己」的心態,更多的是
Thumbnail
EP21 精華重點 1.    人力資源管理是一門藝術,需要時間和經驗累積才能掌握,包括溝通能力、領導力、情商等素質。 2.    在管理員工時,建立良好的溝通和信任關係非常重要,要給予員工適當的自主空間和創造力發揮。 3.    公平公正的獎勵機制有助於團隊向心力的培養,避免員工之間的對立情
Thumbnail
EP21 精華重點 1.    人力資源管理是一門藝術,需要時間和經驗累積才能掌握,包括溝通能力、領導力、情商等素質。 2.    在管理員工時,建立良好的溝通和信任關係非常重要,要給予員工適當的自主空間和創造力發揮。 3.    公平公正的獎勵機制有助於團隊向心力的培養,避免員工之間的對立情
Thumbnail
衝突的產生始自於「彼此的不同」,不論是想法的不同,或是作法的不同。 不論我們如何想逃,衝突都會以各種不同的樣貌在生活的某個時刻出現。 因此比起避免衝突的產生,我們都需要具備「應對衝突」的能力。
Thumbnail
衝突的產生始自於「彼此的不同」,不論是想法的不同,或是作法的不同。 不論我們如何想逃,衝突都會以各種不同的樣貌在生活的某個時刻出現。 因此比起避免衝突的產生,我們都需要具備「應對衝突」的能力。
Thumbnail
在疫情期間,突如其來一場莫名其妙的對話,讓我感受到不同世代的「價值觀差異」。在這個時代,很多時候「選擇比努力更重要」,努力是必備條件,同樣的時間利用,有些人可以一直累積成果,有些人卻只能每天歸零,時間一拉長差異就會顯現出來。
Thumbnail
在疫情期間,突如其來一場莫名其妙的對話,讓我感受到不同世代的「價值觀差異」。在這個時代,很多時候「選擇比努力更重要」,努力是必備條件,同樣的時間利用,有些人可以一直累積成果,有些人卻只能每天歸零,時間一拉長差異就會顯現出來。
Thumbnail
作為傳說擁有五千年文化的我們,"中華文化"擁有很多很仔細及固執的傳統觀念;在現在連老一輩都開始逐漸瞭解<<傳承>>的重要性的同時-他們到底何時能夠接受科技及前衛的發展方向?還是只是口頭承諾,事實上無限拖延...,傳統的思維有時候真的"限制了我們的發展格局"。 思想/工作: 結論:
Thumbnail
作為傳說擁有五千年文化的我們,"中華文化"擁有很多很仔細及固執的傳統觀念;在現在連老一輩都開始逐漸瞭解<<傳承>>的重要性的同時-他們到底何時能夠接受科技及前衛的發展方向?還是只是口頭承諾,事實上無限拖延...,傳統的思維有時候真的"限制了我們的發展格局"。 思想/工作: 結論:
Thumbnail
出社會的你們是否曾經抱怨過建築業界勞資雙方的代溝越來越深? 這集的建築業界新舊聞 我們要來聊聊與業界相關的三個主題 1.彭文苑三年六萬留言事件簿 2.建築師公會與建改社作為 3.建築籌備會執行進度簡易說明  一起來聽聽工會籌備的進度如何吧! 👉聆聽這集的節目 👉空間規劃設計產業工會籌備會
Thumbnail
出社會的你們是否曾經抱怨過建築業界勞資雙方的代溝越來越深? 這集的建築業界新舊聞 我們要來聊聊與業界相關的三個主題 1.彭文苑三年六萬留言事件簿 2.建築師公會與建改社作為 3.建築籌備會執行進度簡易說明  一起來聽聽工會籌備的進度如何吧! 👉聆聽這集的節目 👉空間規劃設計產業工會籌備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