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家庭、責任與愛:三明治世代的困境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專欄系列:《我們真的過得比較好嗎?——世代之間的真實與想像》

raw-image

當照顧成為第二份全職工作

※以下故事為虛構場景,但在台灣社會中,類似的家庭處境並不罕見。

清晨五點半,王小君起床煮粥。母親患有失智症,需要按時吃藥與餵食。等母親安頓好,她匆忙出門上班。

中午,她在公司茶水間偷偷打電話回家,確認外傭有沒有讓母親午休、吃飯。晚上六點多,她趕回家準備晚餐,邊哄高中生的孩子念書,邊協助母親洗澡。等到孩子睡了、母親也安穩入睡,時間已是深夜十一點。

「我有時候覺得,我不是活在自己的人生裡。」她苦笑著說。


這樣的生活,並非個案。在台灣,有上百萬名中壯年族群同時背負上有老、下有小的雙重責任,他們被稱為三明治世代。他們是社會的中堅,也是最被壓榨的夾心層。


從孝道到制度:照護責任如何變成私事

在傳統觀念裡,孝順是家庭倫理的核心。照顧父母、撫養子女,被視為天經地義的家務事。

然而,當社會結構改變,這份家務事卻逐漸成為國家制度的真空地帶。

台灣的長照制度雖已推行多年,但現實卻顯示照護人力不足、資源分布不均。多數家庭仍需靠自己撐。一邊是理想化的政策宣傳,一邊是家家戶戶關起門來的無聲掙扎。


孝道的文化期待,使許多中年人不敢抱怨、也不願求助。一旦照護出現疲憊或怨言,社會輿論容易以不孝或不盡責相待。於是,照護壓力被迫回到家庭內部,用個人犧牲去填補制度的漏洞。

這是現代孝道的矛盾:它被理想化為愛的實踐,卻在現實中變成情感與經濟的枷鎖。

愛本該是一種選擇、一種自願,但當它被制度綁架、被文化規訓,就變成了一種無法逃脫的責任。


少子化、高齡化的結構代價

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每 5 人中就有 1 人超過 65 歲。同時,少子化讓每位中壯年需要負擔的照顧對象愈來愈多、可分擔的人卻愈來愈少。

以一個典型家庭為例:夫妻兩人,扶養兩個孩子,照顧雙方父母四人。

這樣的「2 扶 6 模式」,幾乎無法只靠家庭內部支撐。然而,職場彈性不足、托老資源缺乏、外傭成本高漲,使得中生代不得不自我犧牲,請假、辭職、削減生活品質,甚至放棄自我照顧。

最嚴重的,是這群人幾乎「沒有聲音」。

他們不是政策的主要受益者,也不是輿論焦點。他們只是默默在夜裡擦拭母親的身體、幫孩子做報告、第二天依舊準時上班的穩定者。他們撐起了整個社會的運作,卻很少有人看見他們的疲憊。

社會感謝他們的付出,卻無法支撐他們的困境。


中年世代的心理狀態:被夾擊的無聲焦慮

中年族群的焦慮往往不是爆發性的,而是「慢性潰蝕型」。

他們可能:

  • 在照顧中失去自我認同,覺得自己只是角色的延伸。
  • 在婚姻中因責任分配不均而產生情感倦怠。
  • 在職場中因無法請假而感到孤立。
  • 在心理上陷入不能倒的焦慮。因為倒下,整個家庭就會崩塌。


這一代人最大的恐懼不是貧窮,而是失能:他們擔心自己哪天病了,就沒有人能照顧那兩端的家人。

這份焦慮不只是個人的,而是一種世代間的結構壓力。

他們不是不堅強,而是這個結構本身就不該由個人來承擔。當照護責任全部落在家庭身上,當制度缺位、文化加壓,任何人都可能被壓垮。

問題不在這一代人不夠努力,而在這個社會沒有給他們足夠的支撐。


從家庭責任轉向社會責任

照顧不應只是家庭的義務,而應是國家的集體承諾。

這並非否定孝道,而是重新詮釋「孝」的意義,讓愛不再等於犧牲,而是能被制度支持、被社會理解。孝順不該是一種消耗,而該是一種有餘裕的陪伴。


在社會上,我們需要承認:三明治世代不是軟弱,而是撐起整個國家的穩定者。他們的焦慮,不是抱怨,是這個時代的求救訊號。

當我們能看見他們的處境、理解他們的疲憊,當照顧從家庭責任轉為社會責任,愛才有餘裕被好好實踐,也讓下一代不必再複製同樣的疲憊與孤單。


讓愛回到愛的本質

照顧不該是一場耐力賽,而該是一種被支持的選擇。

當制度到位、資源充足、社會理解,中年世代才不必在責任與自我之間拉扯,才不必用自己的健康換取家人的安穩。

他們值得更好的對待。

不是因為他們付出了,而是因為他們本來就該被好好照顧。

這不只是一代人的困境,而是整個社會必須共同面對的課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Zeseri 捷思艾瑞
77會員
106內容數
數位工具設計師 專為個人與小商家打造 Google Sheets / Notion 模板, 幫你省時、省力,專注在更重要的事。 除了設計實用工具,也喜歡動腦、討論與思辨。 我在文字裡探索議題、整理想法, 把痛點變知識,把知識做成工具。 讓生活與思考,都更清晰。
Zeseri 捷思艾瑞的其他內容
2025/11/16
專欄系列:《我們真的過得比較好嗎?——世代之間的真實與想像》 最連線的時代,最孤單的人們 滑開手機,你可以在幾秒內與世界上任何一個人對話。 但同時,也可能在滿滿的訊息裡,感覺自己一個人都不屬於。 這是一個矛盾的時代。我們擁有了前所未有的社交工具,卻也誕生出前所未有的孤獨感。每天接收上百則訊息,卻找不
Thumbnail
2025/11/16
專欄系列:《我們真的過得比較好嗎?——世代之間的真實與想像》 最連線的時代,最孤單的人們 滑開手機,你可以在幾秒內與世界上任何一個人對話。 但同時,也可能在滿滿的訊息裡,感覺自己一個人都不屬於。 這是一個矛盾的時代。我們擁有了前所未有的社交工具,卻也誕生出前所未有的孤獨感。每天接收上百則訊息,卻找不
Thumbnail
2025/11/15
專欄系列:《我們真的過得比較好嗎?——世代之間的真實與想像》 那些正在改變的廣告詞 你或許注意過這樣的變化: 銀行招募廣告裡的年輕人,不再強調一輩子保障,而是職涯靈活、自由選擇;房地產業者不再只賣「使用權」,而是「共享空間、可變生活」;甚至連保險公司,也從「保一生」轉成「保你的轉變」。
Thumbnail
2025/11/15
專欄系列:《我們真的過得比較好嗎?——世代之間的真實與想像》 那些正在改變的廣告詞 你或許注意過這樣的變化: 銀行招募廣告裡的年輕人,不再強調一輩子保障,而是職涯靈活、自由選擇;房地產業者不再只賣「使用權」,而是「共享空間、可變生活」;甚至連保險公司,也從「保一生」轉成「保你的轉變」。
Thumbnail
2025/11/09
專欄系列:《我們真的過得比較好嗎?——世代之間的真實與想像》 餐桌上的那句話 「你們薪水那麼高,還買不起房?」 這句話,你可能也聽過。長輩端著茶,眼神裡帶著半分不解、半分責備;年輕人低頭苦笑,想說的話卡在喉嚨裡吞不出來。 表面上,這是一場關於金錢的對話。實際上,它揭露了世代之間對努力與結果截然不同的
Thumbnail
2025/11/09
專欄系列:《我們真的過得比較好嗎?——世代之間的真實與想像》 餐桌上的那句話 「你們薪水那麼高,還買不起房?」 這句話,你可能也聽過。長輩端著茶,眼神裡帶著半分不解、半分責備;年輕人低頭苦笑,想說的話卡在喉嚨裡吞不出來。 表面上,這是一場關於金錢的對話。實際上,它揭露了世代之間對努力與結果截然不同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當職場小資女 Zoe 面對 X 世代主管的壓力、愛情中的世代眼光,以及生活的倦怠感時,她求助於導師 Alan 大叔。這是一場關於世代衝突、價值觀差異與自我成長的對話。從「換頻溝通」到「愛情選擇」,再到「生活平衡」,文章用口語化故事呈現,帶你看見跨世代共存的智慧。
Thumbnail
當職場小資女 Zoe 面對 X 世代主管的壓力、愛情中的世代眼光,以及生活的倦怠感時,她求助於導師 Alan 大叔。這是一場關於世代衝突、價值觀差異與自我成長的對話。從「換頻溝通」到「愛情選擇」,再到「生活平衡」,文章用口語化故事呈現,帶你看見跨世代共存的智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現代親子關係的挑戰,從作者自身的經驗出發,反思世代間的價值觀差異與溝通問題。文章藉由作者重返校園的感受,引申出關於「擁有」、「滿足」與「愛」的反思,並鼓勵父母與孩子重新理解彼此。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現代親子關係的挑戰,從作者自身的經驗出發,反思世代間的價值觀差異與溝通問題。文章藉由作者重返校園的感受,引申出關於「擁有」、「滿足」與「愛」的反思,並鼓勵父母與孩子重新理解彼此。
Thumbnail
世代之間對於新聞事件的反應差異,源於長輩的「預防型語言」與年輕人的「共感型語言」不同。長輩基於自身經驗,傾向於快速找出預防措施,而非沉溺於悲傷;年輕人則較重視同理與憤怒,先表達情緒再尋求解決方案。文章建議在溝通時,理解彼此的出發點,避免直接批判,透過翻譯和引導,促進更好的理解與溝通。
Thumbnail
世代之間對於新聞事件的反應差異,源於長輩的「預防型語言」與年輕人的「共感型語言」不同。長輩基於自身經驗,傾向於快速找出預防措施,而非沉溺於悲傷;年輕人則較重視同理與憤怒,先表達情緒再尋求解決方案。文章建議在溝通時,理解彼此的出發點,避免直接批判,透過翻譯和引導,促進更好的理解與溝通。
Thumbnail
【《霸王別姬》電影心得之二:世代衝突】 《霸王別姬》的故事背景從1924年到1978年,五十人間中國歷經多個政權交替,京劇也從「下三濫」、文化交流、「牛鬼蛇神」到國族藝術。 六年前看小四這個角色的時候,只覺得氣憤,但現在回頭看,小四夾在想要成角和革命中,不僅是「跟風保全自己」的心態,更多的是
Thumbnail
【《霸王別姬》電影心得之二:世代衝突】 《霸王別姬》的故事背景從1924年到1978年,五十人間中國歷經多個政權交替,京劇也從「下三濫」、文化交流、「牛鬼蛇神」到國族藝術。 六年前看小四這個角色的時候,只覺得氣憤,但現在回頭看,小四夾在想要成角和革命中,不僅是「跟風保全自己」的心態,更多的是
Thumbnail
常聽到熟齡族嚷嚷是三明治世代的「夾心」,很難為。一邊是長輩,他們有時候讓我們難以理解,比方說長輩總是堅持用傳統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哪怕有更現代、更有效的方式,像阿妹建議媽媽用洗衣機洗衣服,但她媽媽堅決要阿妹用雙手洗衣.....
Thumbnail
常聽到熟齡族嚷嚷是三明治世代的「夾心」,很難為。一邊是長輩,他們有時候讓我們難以理解,比方說長輩總是堅持用傳統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哪怕有更現代、更有效的方式,像阿妹建議媽媽用洗衣機洗衣服,但她媽媽堅決要阿妹用雙手洗衣.....
Thumbnail
作為傳說擁有五千年文化的我們,"中華文化"擁有很多很仔細及固執的傳統觀念;在現在連老一輩都開始逐漸瞭解<<傳承>>的重要性的同時-他們到底何時能夠接受科技及前衛的發展方向?還是只是口頭承諾,事實上無限拖延...,傳統的思維有時候真的"限制了我們的發展格局"。 思想/工作: 結論:
Thumbnail
作為傳說擁有五千年文化的我們,"中華文化"擁有很多很仔細及固執的傳統觀念;在現在連老一輩都開始逐漸瞭解<<傳承>>的重要性的同時-他們到底何時能夠接受科技及前衛的發展方向?還是只是口頭承諾,事實上無限拖延...,傳統的思維有時候真的"限制了我們的發展格局"。 思想/工作: 結論:
Thumbnail
出社會的你們是否曾經抱怨過建築業界勞資雙方的代溝越來越深? 這集的建築業界新舊聞 我們要來聊聊與業界相關的三個主題 1.彭文苑三年六萬留言事件簿 2.建築師公會與建改社作為 3.建築籌備會執行進度簡易說明  一起來聽聽工會籌備的進度如何吧! 👉聆聽這集的節目 👉空間規劃設計產業工會籌備會
Thumbnail
出社會的你們是否曾經抱怨過建築業界勞資雙方的代溝越來越深? 這集的建築業界新舊聞 我們要來聊聊與業界相關的三個主題 1.彭文苑三年六萬留言事件簿 2.建築師公會與建改社作為 3.建築籌備會執行進度簡易說明  一起來聽聽工會籌備的進度如何吧! 👉聆聽這集的節目 👉空間規劃設計產業工會籌備會
Thumbnail
 華人的年節即將到來,往往在一片濃濃的年味當中,有更多心靈是充滿焦慮和不安的。 特別在現今社會,這種含有傳統習俗及家族團聚意涵的節期,遇到了社會上的個體,集體性的想要掙脫傳統束縛及框架,想要自由自在隨心所欲的風氣潮流,就容易在我們內心形成一種衝突及對立拉扯和震盪。有時,家是還沒回,心卻開始亂了...
Thumbnail
 華人的年節即將到來,往往在一片濃濃的年味當中,有更多心靈是充滿焦慮和不安的。 特別在現今社會,這種含有傳統習俗及家族團聚意涵的節期,遇到了社會上的個體,集體性的想要掙脫傳統束縛及框架,想要自由自在隨心所欲的風氣潮流,就容易在我們內心形成一種衝突及對立拉扯和震盪。有時,家是還沒回,心卻開始亂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