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柏寧管制藥品 正面

安柏寧管制藥品 背面
前言
你好,我是Lewis。這是我第一次在Vocus上分享自己的心路歷程。
這篇文章很長,但如果你正在服用抗焦慮藥物,或是身邊有人長期依賴這類藥物,我必須把這些經歷完整地說出來。
希望我的故事能給你一些參考和希望。這篇文章記錄了我與安柏寧(Alpraline)共處18年,最終成功戒斷的完整經歷。一切的開始:高三那年的夏天
故事要從2007年說起,那年我正準備從高二升高三,面對即將到來的大學考試。
有一天,為了準備考試,我連續一天多沒有睡覺。眼睛開始感到不舒服,那時候我還吃了葉黃素,想說對眼睛有幫助。但沒想到,過了一陣子後,我開始出現一個奇怪的症狀——身體會自己晃動,完全無法集中注意力看書或做任何事情。
這個症狀就這樣一直持續下去,完全沒有好轉的跡象。
漫長的求醫之路
為了找出問題,我開始了漫長的就醫過程:
去過的醫院:
- 台大醫院
- 板橋亞東醫院
看過的科別:
- 神經內科、神經外科
- 腦科
- 心臟科
- 肝膽腸胃科
- 耳鼻喉科
- 骨科
做過的檢查:
- CT(電腦斷層)
- MRI(磁振造影)
- 腦波檢查
- 心電圖
- 內耳平衡測試
- X光
結果呢?所有檢查都說沒問題。
這種「明明很不舒服,但檢查都正常」的狀態,相信很多有類似困擾的人都能理解那種無助感。
與安柏寧的相遇
最後,在神經內科醫師的建議下,我開始服用信東藥廠的安柏寧。
神奇的是,吃了之後我真的覺得有改善!後來醫生也曾建議換成其他品牌,說成分差不多的「贊安諾」,但我吃了之後覺得沒有改善效果,所以還是堅持使用信東的安柏寧。
初期用藥方式:
- 一天四次,每次半顆
後來調整為:
- 一天三次,每次半顆
就這樣,這個用藥模式陪伴了我將近18年。
生活中的觀察
在這18年間,我也慢慢摸索出一些規律:
會讓症狀較明顯的情況:
- 肚子餓的時候
- 吃維他命、魚油等保健品(感覺吃了就不舒服,那個身體晃動的感覺會變明顯)
不會造成問題的:
- 正常飲食
- 運動(我一直保持運動習慣:爬山、跑步、馬拉松、游泳)
其他健康狀況:
- 曾在健康檢查時發現胃有息肉,檢驗是良性發炎,已切除並每年追蹤
2024年的調整嘗試
去年(2024年)年初,我決定試著調整用藥。
醫生開了睡前的其他藥物,希望能替換掉安柏寧。但因為我吃安柏寧已經很久了,停藥會有戒斷症狀,讓人很不舒服。
第一次嘗試:
- 吃醫生新開的藥
- 結果:隔天超累,不敢再吃
第二次嘗試:
- 晚上完全不吃安柏寧
- 改為一天兩次
- 持續了四個月
- 結果:晚上感覺不太好,因為還要工作,最後又恢復一天三次
當時我意識到,戒斷這件事不能急,需要更謹慎的計劃。
2025年:成功戒斷的策略
今年(2025年),我下定決心要好好處理這件事。我採取了非常謹慎、循序漸進的方式:
減量策略
原則:每次減量後,觀察1個月以上,確認沒問題才繼續下一步
第一階段:減量
- 從一天三次每次半顆
- 改為一天三次每次1/4顆
- 觀察期:1個月
第二階段:減少次數(從晚上開始)
- 改為一天兩次(停晚上)
- 為什麼先停晚上?因為早上和中午要上班,不敢冒險
- 觀察期:1-1.5個月
第三階段:繼續減少次數
- 改為一天一次(再停早上)
- 觀察期:1-1.5個月
第四階段:完全停藥
- 最後停中午
- 觀察期:持續追蹤
輔助方式
在調整過程中,我使用了DHC的聖約翰草保健食品作為輔助:
- 晚上:1顆
- 早上:1顆
- 中午:2顆
克服戒斷不適的四大法寶
戒斷過程中,身體和心理都會出現各種不適。在這段期間,我找到了幾個對我來說非常有效的方法:
1. 放慢生活步調
這是我覺得最重要、最有幫助的改變。
回想起來,從準備考高中、考大學開始,我就一直不停地努力、不停地往前衝。其實當時身體已經在向我發出警訊了,告訴我它已經不堪負荷,但我沒有注意到,或者說,選擇忽略了。
出社會後,這個模式並沒有改變。我還是不斷追求能不能賺更多錢,一直在學習、進修,停不下來。
戒斷的過程,讓我不得不正視這個問題:我需要慢下來。
現在的我學會了:
- 適時給自己休息的時間
- 不再把行程排得滿滿的
- 允許自己「什麼都不做」
- 傾聽身體的聲音
這個改變不只幫助我戒斷成功,更讓我重新找到生活的平衡。
2. 盒式呼吸法(Box Breathing)
當戒斷症狀出現,身體不舒服的時候,盒式呼吸法成為我最即時的救援工具。
什麼是盒式呼吸?
- 吸氣 4 秒
- 憋氣 4 秒
- 吐氣 4 秒
- 憋氣 4 秒
- 重複循環
這個方法可以:
- 快速平靜自律神經
- 緩解焦慮感
- 讓注意力從不適轉移到呼吸上
每當我感到戒斷不適時,我就會找個安靜的地方,專注做幾輪盒式呼吸。通常做個5-10分鐘,身體就會舒緩很多。
3. 閱讀的療癒力量
看書,真的幫助我太多了。
戒斷過程中,心情很容易被影響。有時候身體的不適會讓我煩躁、焦慮,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做錯決定。
這時候,書本成為我最好的陪伴。
我會沒事就去誠品逛逛,找找看有沒有適合我看的書。可能是:
- 心理勵志類的書,給我正向的力量
- 小說,讓我暫時逃離現實的不適
- 健康養生類的書,幫助我更了解自己的身體
閱讀不只轉移了我的注意力,更重要的是,它讓我知道:我不是一個人在面對這些困難。很多人都走過類似的路,而他們都成功了。
4. 運動,最天然的抗焦慮藥
下班後身體或心理累的時候,跑一跑步,真的非常舒服。
運動對我來說不只是興趣,在戒斷過程中,它更是我的精神支柱:
- 爬山:在大自然中,讓心沉靜下來
- 跑步:讓腦內啡分泌,自然產生愉悅感
- 馬拉松:證明自己有能力完成困難的挑戰
- 游泳:在水中,感受身體的律動和放鬆
每次運動後,那種身心舒暢的感覺,是任何藥物都無法取代的。
更重要的是,運動讓我建立了一個健康的習慣迴圈:
- 運動 → 感覺好 → 更想運動 → 身心更健康
這個正向循環,幫助我度過了戒斷最困難的時期。
成功了!
截至今天(2025年10月28日),我已經完全停用安柏寧將近2個月了!
這個陪伴我18年的藥物,終於在2025年從我的生活中退出。說實話,真的非常開心,也很有成就感。
下一步計劃
現在我正準備逐步停用DHC的聖約翰草保健食品,希望能完全擺脫對任何輔助品的依賴。不過相較於戒斷安柏寧,我相信這會容易許多。
給同樣困擾者的建議
如果你也正在面對類似的情況,我想分享幾個心得:
1. 不要急著戒斷
長期用藥的身體需要時間適應。我的策略是:
- 每次只調整一點點
- 給身體充足的適應期(至少1個月)
- 確認狀況穩定再進行下一步
2. 選擇合適的時機開始
- 先從影響較小的時段開始(如晚上)
- 避開工作繁忙期
- 確保有足夠的休息時間觀察身體反應
3. 記錄自己的狀態
- 每天記錄身體感受
- 注意是否有戒斷症狀
- 有問題立即與醫師討論
4. 建立應對戒斷不適的工具箱
準備好幾個方法來應對戒斷症狀:
- 放慢生活步調:這是最根本的改變
- 呼吸練習:盒式呼吸、腹式呼吸等
- 轉移注意力:閱讀、聽音樂、看電影
- 規律運動: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
5. 尋找替代方案
在戒斷過程中,適當的輔助品(如聖約翰草)可能有幫助,但記得:
- 諮詢專業醫師意見
- 觀察自己的身體反應
- 最終目標是完全不依賴
6. 重新審視生活方式
問問自己:
- 是什麼讓我需要依賴藥物?
- 我的生活步調是否太快?
- 我有給自己足夠的休息時間嗎?
- 我有傾聽身體的聲音嗎?
7. 要有耐心
我的戒斷過程花了將近一整年的時間規劃和執行,但這是值得的。慢慢來,比較快。
後記
回顧這18年,從高三那個睡不著的夜晚,到現在成功戒斷,這條路真的很長。
我不是醫療專業人員,這篇文章只是分享我個人的經歷。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都不同,如果你也想嘗試調整用藥,請務必與你的醫師充分討論,制定適合自己的計劃。
但我想說的是:如果你正在經歷類似的困擾,請不要放棄希望。
戒斷的過程確實不容易,會有很多不舒服的時刻,會懷疑自己,會想放棄。但只要你:
- 有耐心
- 有計劃
- 願意慢下來
- 願意正視自己的身心狀態
改變是可能的。
這18年教會我的不只是如何戒斷藥物,更重要的是學會如何好好對待自己的身體和心靈。
祝福每一位正在這條路上的朋友,都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重獲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