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還在用「待辦清單」過日子?難怪越忙越窮!「自動運轉系統」 揭開真相

更新 發佈閱讀 16 分鐘

🎯 揭開真相:那些每天準時下班、存款卻年年增長的人,都在用這套「自動運轉系統」


你有沒有發現,辦公室裡總有那麼一兩個人——他們不加班、不熬夜,看起來輕鬆自在,但升遷速度比誰都快,存款數字也比你多一個零?

而你呢?手機裡裝了五款待辦事項 App,每天早上醒來第一件事就是看今天要做什麼,晚上睡前還在焦慮明天的任務。你很努力,真的很努力,但銀行帳戶的數字就是不動,職場上也卡在同一個位置動彈不得。

問題不在你不夠努力,而在於你用錯了方法。

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 2024 年的調查數據顯示,台灣上班族平均每週工作時數高達 42.3 小時,位居亞洲前三名。但弔詭的是,薪資中位數卻在過去五年僅成長 8.2%,遠低於物價上漲的幅度。

這代表什麼?你越忙,不代表越有價值。

真正讓人變富的,從來不是「做更多事」,而是建立一套能自動運轉、持續產生價值的人生系統


💡 為什麼「任務清單人生」讓你永遠在原地踏步?

你以為的高效,其實是低效的偽裝

台北某家科技公司的產品經理李先生,每天早上七點進公司,晚上十點才離開。他的筆記本密密麻麻寫滿待辦事項,每完成一項就打勾,看起來非常有成就感。

但三年過去了,他還在同一個職位,存款也只有可憐的 50 萬。

相反地,他的同事陳小姐,每天五點半準時下班,週末從不加班。但她在兩年內升了兩次職,年薪從 80 萬跳到 150 萬,還在板橋買了一間小套房。

差別在哪?

李先生每天都在「做事」,但陳小姐在「建立系統」。

李先生的一天:

  • 回覆 50 封 email
  • 參加 3 場會議
  • 修改 10 頁報告
  • 協調 5 個部門的需求

陳小姐的一天:

  • 建立 email 自動分類和回覆模板(一次設定,終身受用)
  • 設計會議標準流程和決策框架(讓會議從 2 小時縮短到 30 分鐘)
  • 製作報告範本和數據儀表板(以後只需更新數字,不用重新排版)
  • 建立跨部門溝通 SOP(減少 70% 的來回確認時間)

李先生每天都在救火,陳小姐在裝滅火器。

raw-image

🔧 什麼是「人生系統化」?不是目標管理,是系統建構

系統思維 vs 目標思維:為什麼設目標總是失敗?

2024 年初,台灣各大健身房會員數暴增 40%,因為大家都立下「今年要瘦 10 公斤」的目標。但到了 6 月,根據《康健雜誌》的追蹤報導,超過 78% 的人已經放棄,健身房變成「月繳停車費」。

目標導向的問題:

  • ❌ 目標:我要存到 100 萬
  • ❌ 目標:我要升職加薪
  • ❌ 目標:我要學會英文

這些目標看起來很明確,但它們都缺少一個關鍵要素:執行系統

系統導向的做法:

  • ✅ 系統:每月薪水入帳當天,自動轉帳 30% 到儲蓄帳戶
  • ✅ 系統:每週五下午固定 2 小時,學習職場所需的新技能並記錄成果
  • ✅ 系統:每天通勤時間聽 30 分鐘英文 Podcast,週末用 Shadowing 練習

目標是終點,系統是讓你自動抵達終點的軌道。

暢銷書《原子習慣》作者 James Clear 說過:「你不會上升到目標的高度,你會下降到系統的水平。」


🚀 打造「自動運轉人生系統」的四大核心模組

模組一:財務自動化系統——讓錢自己流向該去的地方

新竹某科技公司的工程師王先生,年薪 120 萬,但每個月都是月光族。他不是亂花錢,而是「沒有系統」。

薪水進來後,他會這樣想:「這個月先付房租,然後繳信用卡,剩下的看能存多少...」結果每次都存不到錢。

後來他建立了「六罐子理財系統」:

薪水入帳後,自動分配到六個帳戶:

  1. 生活費帳戶(55%):日常開銷
  2. 儲蓄帳戶(10%):絕不動用的緊急預備金
  3. 投資帳戶(10%):定期定額買 ETF
  4. 教育帳戶(10%):學習、上課、買書
  5. 玩樂帳戶(10%):娛樂、旅遊
  6. 贈與帳戶(5%):孝親費、捐款

關鍵動作:設定自動轉帳,在發薪日當天完成分配。

一年後,王先生在完全不影響生活品質的情況下,存到了人生第一個 30 萬,還去了兩次日本旅行。

根據金管會 2024 年的調查,有使用「自動化儲蓄」的家庭,平均存款金額比沒有使用的家庭高出 3.2 倍。


raw-image

模組二:時間管理自動化——不是管理時間,是設計流程

高雄某廣告公司的創意總監林小姐,每天要處理的事情多到爆炸:客戶簡報、團隊會議、創意發想、提案撰寫...

她以前每天都活在「時間不夠用」的焦慮中,直到她導入了「時間區塊系統」。

她的一週時間配置:

時段 週一 週二 週三 週四 週五 9:00-12:00 深度工作(創意發想) 深度工作(提案撰寫) 深度工作(策略規劃) 深度工作(創意發想) 深度工作(專案收尾) 13:30-15:00 例行會議 客戶會議 團隊會議 客戶會議 自由緩衝 15:00-17:30 行政雜務 Email & 溝通 行政雜務 Email & 溝通 週覆盤

三大原則:

  1. 深度工作時段絕不開會:這是她創造最大價值的時間
  2. 批次處理相似任務:Email 一天只看兩次,集中回覆
  3. 固定週期檢視:每週五下午做「週覆盤」,調整下週計畫

實施三個月後,她的工作時數從每週 60 小時降到 45 小時,但產出的專案品質反而提升,還拿下了公司年度最佳創意獎。

關鍵洞察:不是時間不夠,是你沒有系統地使用時間。


模組三:技能成長自動化——建立個人「護城河」

台中某製造業公司的採購主管張先生,在疫情期間被裁員。他 42 歲,在同一個職位待了 15 年,履歷投了 50 份,只有 3 家公司願意面試。

為什麼?因為他沒有「持續學習系統」。

他的技能停留在 15 年前,不會用新的數位工具,不懂數據分析,英文也只停留在看得懂 email 的程度。

後來他找到新工作後,痛定思痛建立了「技能成長系統」:

每週技能投資時間表:

  • 週一、三、五早上 6:30-7:30:線上學習 Excel 進階功能和 Power BI
  • 週二、四通勤時間:聽商業英文 Podcast
  • 週六上午:參加產業相關的線上研討會或讀一本商業書籍
  • 每月最後一個週日:整理學習筆記,更新技能清單

更重要的是,他建立了「輸出系統」:

  • 在 LinkedIn 上分享學習心得
  • 在公司內部擔任 Excel 小講師
  • 把學到的技能直接應用在工作專案中

兩年後,他不但職位升到資深採購經理,年薪從 80 萬跳到 130 萬,還接到了三家獵頭公司的挖角邀請。

根據人力銀行 2024 年的調查,有「持續學習習慣」的上班族,在職場上的平均薪資成長率是沒有學習習慣者的 2.8 倍。

raw-image

模組四:健康管理自動化——身體是你最重要的資產

台南某金融業高階主管陳先生,45 歲,年薪 300 萬,看似人生勝利組。但去年健檢發現血糖、血壓、膽固醇三高,醫生警告再不改善,五年內有心血管疾病風險。

他嚇壞了,開始瘋狂健身、節食,每天只睡 5 小時也要擠出時間運動。結果一個月後,體重沒降多少,反而因為過度疲勞,在公司重要會議上體力不支。

問題出在哪?他又在用「目標思維」而不是「系統思維」。

後來他調整方法,建立了「健康管理系統」:

自動化健康習慣:

  1. 睡眠系統:晚上 10:30 手機自動開啟勿擾模式,11:00 準時上床
  2. 運動系統:不追求每天運動,而是「每週固定三天,在公司樓下健身房運動 30 分鐘」
  3. 飲食系統:週日花 2 小時備好五天的便當,不用每天煩惱吃什麼
  4. 喝水系統:手機設定每小時提醒喝水,辦公桌放 2000cc 水瓶

關鍵是「可持續性」而不是「高強度」。

六個月後,他的三高指數全部恢復正常,體重減少 8 公斤,精神狀態比 30 歲時還好。

衛福部國健署 2024 年的報告指出,有「規律生活習慣」的上班族,生病請假天數比一般人少 40%,工作效率提升 25%。

raw-image

📊 系統化人生的實戰案例:他如何在三年內翻轉人生?

桃園某科技公司的軟體工程師吳先生,2021 年時的狀態:

  • 年齡:32 歲
  • 年薪:85 萬
  • 存款:20 萬
  • 技能:只會寫基礎程式碼
  • 健康:過重 15 公斤,經常失眠

他看著身邊朋友一個個買房、創業、升遷,自己卻還在原地踏步,決心改變。

但他沒有設定「三年後要年薪 200 萬」這種虛無的目標。

他做的是:建立四大系統。

2021 年第一季:建立財務系統

  • 開設六個帳戶,設定自動轉帳
  • 開始定期定額投資台股 ETF(0050、0056)
  • 記帳 App 自動分類支出

2021 年第二季:建立學習系統

  • 每天早上 6:00-7:00 學習新技術(容器化、雲端架構)
  • 週末參加技術社群活動,認識業界高手
  • 在 vocus、Medium 寫技術文章,建立個人品牌

2021 年第三季:建立健康系統

  • 每週三天在家做 HIIT(只需 20 分鐘)
  • 週日備餐,控制飲食
  • 晚上 11:00 前就寢

2021 年第四季:建立時間系統

  • 用「時間區塊法」規劃每週工作
  • 拒絕無效會議,只參加有決策權的會議
  • 建立個人知識庫,避免重複查資料

2024 年的成果:

  • 年薪:從 85 萬跳到 180 萬(跳槽兩次)
  • 存款:從 20 萬成長到 280 萬
  • 技能:成為公司的技術顧問,還接了三個外包案子
  • 健康:體重減少 18 公斤,半馬完賽

更重要的是,他每天 6 點下班,週末完全不工作。

「我不是變得更努力,而是讓系統自動運作。」他說。


🎯 如何開始打造你的人生系統?(實戰 SOP)

第一步:盤點現狀(用數據說話)

拿出筆記本,寫下這些問題:

財務面:

  • 每月收入多少?
  • 每月固定支出多少?
  • 目前存款多少?
  • 有無投資?報酬率多少?

時間面:

  • 每天工作幾小時?
  • 每週有多少時間是在做「重複性低價值」的工作?
  • 有多少時間投資在「學習成長」上?

技能面:

  • 目前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 三年後,這個技能還有市場價值嗎?
  • 最近半年學了什麼新東西?

健康面:

  • 每天睡幾小時?
  • 每週運動幾次?
  • 上次健檢的紅字有幾個?

不要自欺欺人,用數字說話。


第二步:設計最小可行系統(從小處著手)

不要一次建立完美系統,先從「一個領域」開始。

範例:如果你最大的痛點是「存不到錢」

Week 1:設定自動轉帳

  • 開一個「不能動用」的儲蓄帳戶
  • 設定每月發薪日自動轉 10% 進去

Week 2:追蹤支出

  • 用記帳 App 記錄每一筆花費
  • 週日檢視,找出「隱形支出」

Week 3:優化消費

  • 取消沒在用的訂閱服務
  • 把「衝動購物」的錢轉入儲蓄帳戶

Week 4:建立獎勵機制

  • 如果這個月存款達標,用「玩樂帳戶」的錢犒賞自己

三個月後,再加入投資系統。


第三步:建立檢視機制(系統需要維護)

系統不是建立一次就完美,需要定期檢視和優化。

每日檢視(5 分鐘):

  • 早上:檢視今天的時間區塊安排
  • 晚上:記錄今天完成了什麼,有什麼可以改進

每週檢視(30 分鐘):

  • 週五下午或週日早上
  • 檢視本週的財務、時間、健康數據
  • 規劃下週的行動

每月檢視(1 小時):

  • 檢視四大系統的運作狀況
  • 找出瓶頸,優化流程
  • 慶祝小成就

每季檢視(半天):

  • 全面檢視人生系統
  • 調整不適合的部分
  • 設定下一季的重點

第四步:持續迭代升級(系統是活的)

台北某新創公司的產品經理黃小姐,一開始建立的「時間系統」是早上 6:00 起床工作。

執行三個月後發現,她不是「晨型人」,早起反而效率更低。

於是她調整成「晚上 9:00-11:00 深度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系統的核心是「適合你」,不是「照抄別人」。


💰 系統化人生的複利效應:為什麼富人越來越富?

時間複利 × 技能複利 × 財務複利 = 指數成長

假設有兩個人:

A 先生:沒有系統

  • 每天花 2 小時處理雜事
  • 每月存款不固定,平均 5,000 元
  • 不投資學習,技能停滯

B 小姐:有系統

  • 每天省下 2 小時做深度工作
  • 每月自動存款 20,000 元,投資 ETF
  • 每週投資 5 小時學習新技能

五年後的差距:

項目 A 先生 B 小姐 累積存款 30 萬 150 萬 投資報酬 0 20 萬 薪資成長 5% 80% 職場競爭力 持平 大幅提升

十年後,差距會大到你無法想像。

這就是富人越來越富的秘密:他們不是更努力,而是有更好的系統。


🚫 打造人生系統的五個常見誤區

誤區一:追求完美系統,遲遲不開始

「我要等研究清楚再開始建立系統...」

結果研究了三個月,還是沒開始。

正確做法:先建立最簡單的版本,邊做邊優化。


誤區二:照抄別人的系統

「某某 YouTuber 說他每天 5:00 起床,我也要這樣做!」

結果堅持一週就放棄了。

正確做法:根據自己的生活型態和個性,設計專屬系統。


誤區三:一次建立太多系統

同時要改善財務、時間、健康、人際關係...

結果什麼都做不好。

正確做法:一次只專注一個領域,穩定後再擴展。


誤區四:沒有彈性,過度僵化

「我的系統規定每天要做 X,今天沒做到,我是個失敗者...」

正確做法:系統要有緩衝空間,允許意外和調整。


誤區五:建立系統後就不管了

系統需要定期維護和升級,就像你的手機需要更新一樣。

正確做法:建立檢視機制,持續優化。


🎁 給你的行動清單:今天就可以開始的三件事

如果你看到這裡,我相信你真的想改變。

但「想要改變」和「真的改變」之間,差的就是「行動」。

現在,立刻,馬上做這三件事:

1. 財務自動化(5 分鐘)

  • 打開手機銀行 App
  • 設定「自動轉帳」,每月發薪日轉 10% 到儲蓄帳戶
  • 就算只有 3,000 元也沒關係,重點是「啟動系統」

2. 時間區塊化(10 分鐘)

  • 拿出行事曆
  • 規劃明天的「深度工作時段」(至少 2 小時)
  • 在這個時段,關閉所有通知

3. 學習系統化(1 分鐘)

  • 在手機設定每天的「學習提醒」
  • 時間可以是通勤、午休、睡前
  • 先從 15 分鐘開始

不要小看這些小動作,這就是系統的起點。


結論:你的人生,值得一套好系統

2024 年即將結束,2025 年即將到來。

你可以繼續用「任務清單」過日子,每天忙忙碌碌,三年後還在同一個位置。

或者,你可以從今天開始,建立一套屬於自己的人生系統。

系統化人生不是要你變成機器人,而是讓你把精力花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 陪伴家人
  • 追求夢想
  • 享受生活
  • 持續成長

當系統自動運轉,你就真正自由了。

記住:成功不是一次爆發,而是長期穩定的自我複利。

而複利的基礎,就是系統。


📢 你的行動,從現在開始

你準備好建立自己的人生系統了嗎?

在下面留言告訴我:

  • 你最想優化人生的哪個領域?(財務/時間/技能/健康)
  • 你目前最大的困擾是什麼?
  • 你打算從哪個小系統開始?

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請分享給同樣需要改變的朋友!

讓我們一起,用系統化思維,打造更富足、更自由的人生。


🏷️ 熱門相關文章

#人生系統化 #習慣養成 #時間管理 #財務自動化 #技能成長 #個人品牌 #生活效率 #理財規劃 #職場競爭力 #斜槓人生 #被動收入 #自我提升 #上班族理財 #人生規劃 #複利思維 #系統思考 #目標管理 #投資理財 #工作效率 #人生設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assiveSpark被動收入課程啟發系統
85會員
147內容數
為什麼上班族需要這套系統? 🔹 90%的人陷入「時間換錢陷阱」:加班賺外快 ≠ 真正被動收入 🔹 你只需做到這3件事: 1️⃣ 「微流量煉金術」:每天30分鐘將興趣變現的實戰框架 2️⃣ 「自動印鈔模組」:複製已被驗證的7種收入管道藍圖 3️⃣ 「防呆監控系統」:用AI工具即時排除90%營運地雷
2025/11/03
真正的效率,不是做更多,而是做對的事 「主管又在LINE群組丟任務了。」王小姐盯著手機螢幕,眼神透露著無奈。此刻是晚上九點半,她剛洗完澡準備休息,卻發現工作訊息如雪片般飛來。她嘆了口氣,打開筆電,這已經是本週第四次加班到深夜。 這樣的場景,你熟悉嗎? 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2024年的統計數據
Thumbnail
2025/11/03
真正的效率,不是做更多,而是做對的事 「主管又在LINE群組丟任務了。」王小姐盯著手機螢幕,眼神透露著無奈。此刻是晚上九點半,她剛洗完澡準備休息,卻發現工作訊息如雪片般飛來。她嘆了口氣,打開筆電,這已經是本週第四次加班到深夜。 這樣的場景,你熟悉嗎? 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2024年的統計數據
Thumbnail
2025/10/30
內容不是產出,而是長期滾動的數位資產 「為什麼我這麼努力,存款還是只有五位數?」 這是林先生連續第三年在年終檢視財務狀況時,內心最大的疑問。身為台北某科技公司的資深專員,月薪5萬5,看似不差,但扣掉房租1萬8、生活費、孝親費,每個月能存下來的不到1萬5。按照這個速度,光是頭期款就要存10年。
Thumbnail
2025/10/30
內容不是產出,而是長期滾動的數位資產 「為什麼我這麼努力,存款還是只有五位數?」 這是林先生連續第三年在年終檢視財務狀況時,內心最大的疑問。身為台北某科技公司的資深專員,月薪5萬5,看似不差,但扣掉房租1萬8、生活費、孝親費,每個月能存下來的不到1萬5。按照這個速度,光是頭期款就要存10年。
Thumbnail
2025/10/30
提早自由,不只是離職,而是有選擇的權力 不是退休,而是重啟人生:「FIRE 2.0 自由方程式」新世代的財富革命 凌晨三點,台北市信義區某棟辦公大樓依然燈火通明。林先生盯著電腦螢幕上的財務報表,突然意識到:這已經是他連續第五個週末加班了。40歲的他,年薪破百萬,在外商公司擔任中階主管,卻感覺自
Thumbnail
2025/10/30
提早自由,不只是離職,而是有選擇的權力 不是退休,而是重啟人生:「FIRE 2.0 自由方程式」新世代的財富革命 凌晨三點,台北市信義區某棟辦公大樓依然燈火通明。林先生盯著電腦螢幕上的財務報表,突然意識到:這已經是他連續第五個週末加班了。40歲的他,年薪破百萬,在外商公司擔任中階主管,卻感覺自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想在蝦皮雙11買到最划算?這篇文章將分享作者精選的蝦皮高CP值商品,包含HERAN禾聯冷氣、HITACHI日立冰箱、DJI無線麥克風、FUJIFILM拍立得,並提供蝦皮雙11優惠券領取教學、省錢技巧,以及蝦皮分潤計畫介紹,讓你買得開心、省得多!
Thumbnail
想在蝦皮雙11買到最划算?這篇文章將分享作者精選的蝦皮高CP值商品,包含HERAN禾聯冷氣、HITACHI日立冰箱、DJI無線麥克風、FUJIFILM拍立得,並提供蝦皮雙11優惠券領取教學、省錢技巧,以及蝦皮分潤計畫介紹,讓你買得開心、省得多!
Thumbnail
2025 蝦皮 1111 購物節又來了!分享三大必買原因:全站 $0 起免運、多重優惠疊加、便利取貨。 此外,推薦兩款高 CP 值的即食拉麵(無印良品即食迷你拉麵、維力迷你麵野菜拉麵),並分享如何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放大效益,開心購物之餘還能獲得額外收益!
Thumbnail
2025 蝦皮 1111 購物節又來了!分享三大必買原因:全站 $0 起免運、多重優惠疊加、便利取貨。 此外,推薦兩款高 CP 值的即食拉麵(無印良品即食迷你拉麵、維力迷你麵野菜拉麵),並分享如何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放大效益,開心購物之餘還能獲得額外收益!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的世界裡,我們都渴望能夠更高效地工作和生活。你是否曾經好奇過,為什麼有些人似乎總能事半功倍?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我最近採用的4個習慣,這些習慣不僅大幅提升了我的工作效率,還改善了我的生活質量。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的世界裡,我們都渴望能夠更高效地工作和生活。你是否曾經好奇過,為什麼有些人似乎總能事半功倍?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我最近採用的4個習慣,這些習慣不僅大幅提升了我的工作效率,還改善了我的生活質量。
Thumbnail
一開始的時候,我是一個日更仔。我每天會固定在 IG 上發一則圖文創作。這樣做的目的,是給自己一個作業,練習流程化,把例行公事優化到最好。很多事都已經流程化了,像是每天早上醒來做的第一件事,這些都是流程化。 我們喜歡流程化,是因為大腦需要減少思考。思考會讓大腦消耗大量資源,流程化能減少時間上的消耗。
Thumbnail
一開始的時候,我是一個日更仔。我每天會固定在 IG 上發一則圖文創作。這樣做的目的,是給自己一個作業,練習流程化,把例行公事優化到最好。很多事都已經流程化了,像是每天早上醒來做的第一件事,這些都是流程化。 我們喜歡流程化,是因為大腦需要減少思考。思考會讓大腦消耗大量資源,流程化能減少時間上的消耗。
Thumbnail
這幾天忙,一直沒空上來寫點什麼。 來到這個平台開始寫文章時,我就告訴自己,要在這裡學習寫作習慣、檢視自己的習慣,因為環境之故,也只有有上班的日子能夠上來寫文,而工作若是忙起來,又不受控制,所以要提醒自己勿忘初心,儘可能依照原本的規劃,有上班的日子就儘量上來練習寫文及記錄自己的自我檢視。 這幾天裡
Thumbnail
這幾天忙,一直沒空上來寫點什麼。 來到這個平台開始寫文章時,我就告訴自己,要在這裡學習寫作習慣、檢視自己的習慣,因為環境之故,也只有有上班的日子能夠上來寫文,而工作若是忙起來,又不受控制,所以要提醒自己勿忘初心,儘可能依照原本的規劃,有上班的日子就儘量上來練習寫文及記錄自己的自我檢視。 這幾天裡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區,你既沒領先,也未落後」。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區,你既沒領先,也未落後」。
Thumbnail
時間管理對於現代人來說是一個挑戰。這篇文章將分享作者親身實驗下來確認可行且有效的提升效率的方式,藉此提升效率並保持工作品質,成功地擠出更多時間來做更多不同的事情。
Thumbnail
時間管理對於現代人來說是一個挑戰。這篇文章將分享作者親身實驗下來確認可行且有效的提升效率的方式,藉此提升效率並保持工作品質,成功地擠出更多時間來做更多不同的事情。
Thumbnail
你是否常常感到自己一天浪費了哪裡?學不會有效利用時間? 這次微光研究室推出兩款手寫日計畫電子模板,讓你量化每個時刻,詳細規劃每天時段,高效安排時程,以條列化方式掌握時間,用量化的方式紀錄努力成果。
Thumbnail
你是否常常感到自己一天浪費了哪裡?學不會有效利用時間? 這次微光研究室推出兩款手寫日計畫電子模板,讓你量化每個時刻,詳細規劃每天時段,高效安排時程,以條列化方式掌握時間,用量化的方式紀錄努力成果。
Thumbnail
常常會有人好奇,一個善於管理時間的人都用什麼軟體呢? 其實我用的軟體大都數的人都有聽過,或多或少都有用過! 這個小系列會介紹共六種好用 App,幫助你重新駕馭時間!
Thumbnail
常常會有人好奇,一個善於管理時間的人都用什麼軟體呢? 其實我用的軟體大都數的人都有聽過,或多或少都有用過! 這個小系列會介紹共六種好用 App,幫助你重新駕馭時間!
Thumbnail
每天生活都快節奏,如何提高工作效率成為了很多人關心的問題。這篇文章教你如何計畫每一天,為代辦事項安排輕重緩急,以及拒絕瞎忙,每天完成最優先事項。
Thumbnail
每天生活都快節奏,如何提高工作效率成為了很多人關心的問題。這篇文章教你如何計畫每一天,為代辦事項安排輕重緩急,以及拒絕瞎忙,每天完成最優先事項。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如何利用自動化記帳方法,讓你的記帳更加輕鬆,並且能夠預估一整年的開銷。通過設定自動入帳和提醒功能,可以減少遺漏記錄的情況,讓你的記帳更加準確。也分享了在記帳過程中的一些心得和打算,希望這次的記帳可以長久執行。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如何利用自動化記帳方法,讓你的記帳更加輕鬆,並且能夠預估一整年的開銷。通過設定自動入帳和提醒功能,可以減少遺漏記錄的情況,讓你的記帳更加準確。也分享了在記帳過程中的一些心得和打算,希望這次的記帳可以長久執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