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職心路】今年最正確決定之一:參加曼陀號,發掘無限職涯可能性!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前文 所述,我今年歷經蠻重要的轉職,第一次踏入外商投信。

老實說,一路以來,從政大新聞系,迂迴轉職到投信,說沒有迷惘焦慮是騙人的。

但很幸運是,今年轉職路上遇見「曼陀號領航計畫」。在這裡,不只認識各產業的行銷、數據、BD 好手,更發現無限的職涯可能性。

也想簡單紀錄一下,在曼陀號期間的所見所聞,以及關鍵收穫:

raw-image

曼陀號如何運作?

首先,簡述一下曼陀號,這裡主要是鏈結職涯水平、垂直人脈的成長型社群,活動為期約半年,期間會有每月月會、不定期講座,以及跨組交流會:

月會:每月一次專業充電!

對很多人來說,離開學校後要再能有系統、有同儕的學習是不容易的。

但在曼陀號,每個專業組別,都會固定舉辦月會,並邀請領域資深專家(船長)分享共學,帶領大家一起思考問題並解決。

好比行銷組船長 Sidney,首場月會談的是品牌行銷。

從如何拆解品牌三大核心:差異化、一致性、加值感,一路談到很重要的「Jobs to be done theory」,到最後如何說成完整的故事。

其後,還有包括數據分析、AI 應用、職涯探索等主題。而且每堂月會都有實務工作坊,最可貴是,看見同一套框架下,其他人如何分析、解題、找答案。

raw-image

跨組交流:看見不同職能視角!

除了固定月會,曼陀號還會舉辦跨組交流,6 月我參加了一場「打造指標體系」,是集合行銷、數據、PM 的一場跨組工作坊。

船長 Brown 先帶我們快速走過,各種常見的商業指標框架,比如 AARRR、HEART、Product-Led Growth Flywheel 等。接著更現場出題,要跨職能夥伴小組,一起討論出解決商業問題的策略、指標和簡報。

雖然當天臨時上場報告相當刺激,但真心喜歡不同專業的人彼此提供觀點,最後淬鍊成一份 Pitch 的過程。

raw-image

專業講座:探索更多職涯可能性!

雖然不知道,曼陀號一開始辦各類主題講座,是否鼓勵跨領域的人參加,但總之,我參加了立秦的設計工程、Irene 的職涯進化、美伶的 UX 研究、BetweenGos 蓋洛普等,真心都覺得深有收穫。

某方面來說,我覺得在 AI 打破專業壁壘的未來,多接觸總是好的。

好比過去在新創,為了提升行銷轉換率,我同樣要思考用戶 UX 體驗,怎樣的訂閱流程,可以增加轉換、降低流失;怎樣的新功能與頁面,能更促動使用者付費意願?

而這些多元接觸,恐怕是我在外面踏破鐵鞋尋找資源,也難以湊齊的。

曼陀號的關鍵收穫?

最後也彙整一下,曼陀號半年來的關鍵收穫。

其實,與其說曼陀號真的幫我紮根,多麼深刻的知識體系,不如說在各種層面上,透過每個人的經驗櫥窗,打開我的認知廣度,包含從職涯路徑、商業決策、行銷分析皆然。核心的收穫更是與人相關,涵蓋以下三項:

一、看見無限的職涯可能性。

過去,我總覺理想職涯是線性的:設定目標,一路補足裝備,達到終點自我實現的過程。

但在看見數十種截然不同、發散又收斂的職涯軌跡後,漸漸可以告訴自己,這場遊戲沒有標準答案。只要依據核心原則決策,多解鎖幾個副本支線,未嘗不好。

回過頭,甚至反而感謝每一次轉職,帶我看見不同產業視角、商業模式、產品 / 行銷的運籌帷幄,過程累積的技能點更是珍貴。

有些東西,是身處外圍、作為消費者,難以理解也看不見的,親身去做更是另一回事。

而我很喜歡這種,持續解鎖新故事線、累積資料庫的過程:原來世界可以這樣運作、日常的背後居然長這樣,甚至發現自己還能參與其中、開啟更多可能,是難以言說的有趣。

raw-image

二、見賢思齊的學習之旅

曼陀號是很能引發「見賢思齊」的地方。

每次月會,雖然大家都在解同一套題,但資深、跨產業的工作者,總能在相同的問題與框架中,給出更細緻周詳、更有效率、更具經驗洞察的答案。

有次工作坊,我們接到的命題是,某軟體服務的 AI 智能推薦功能,初期反應佳,但兩週後使用率快速下滑。

雖然這完全在我過去經驗範圍內,也足以提出對應的分析解方,但經驗更資深的航海士,則能在相同時間,提出顆粒度更細、更細緻的分析與簡報。

當然,與此同時,也會反身發現,自己身上的某些經驗,或許對別人也有價值,值得好好深化把握。

而從彼此對照學習的過程中,更能從每個人身上,看見值得學習的閃光點。

比如,Sidney 的持續挑戰與不安現況、Tim 的看事通透、Nancy 的臨場處變不驚、Fanny 的目標導向、Lena 待人關照親和。數量繁多,難以列舉。

raw-image

三、最大收穫還是人

閉幕當天,大家都提到,最大收穫是人際連結。畢竟,我們無法預料,未來哪天,可能需要誰的幫助,或者有機會幫助誰。

事實上,我就曾在轉職路上,諮詢了曾在某國內金融軟體廠商工作的前輩,也曾就職涯的決策邏輯,和大家有了深入的切磋交流。

很幸運,在曼陀號遇見一群,對未來積極、渴望成長改變的人。我倒真心相信,未來肯定有各種契機,讓彼此得以再相見、交流與互助。

感謝半年的旅程,讓我看見職涯不同可能性,結識很棒的一群人,也再次謝謝曼陀號主辦團隊,期許這份能量與緣分,可以一路陪我們到未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羊羽的備忘錄
222會員
120內容數
關注自我成長|職涯|財經|閱讀,書寫不為人所道的學習反思。目前任職於外商投信,曾經待過財經雜誌記者、金融新創,關注基金與 ETF。持續向外探索、向內叩問,希望找到更多人生答案。歡迎聊聊:devinwang17@gmail.com
羊羽的備忘錄的其他內容
2025/02/03
每逢新年,我們往往會許下新年新希望,但也往往在年底發現,最終結果不如預期。 最近閱讀《12 週做完一年工作》,相信書中方法與工具,能幫你離目標更近一點! 本文介紹,書中核心理念為何?如何提高 12 週內生產力與效率?並透過量化、有架構方式,追蹤並達成目標,讓新年希望不再是空談?最後分享實務模板工具!
Thumbnail
2025/02/03
每逢新年,我們往往會許下新年新希望,但也往往在年底發現,最終結果不如預期。 最近閱讀《12 週做完一年工作》,相信書中方法與工具,能幫你離目標更近一點! 本文介紹,書中核心理念為何?如何提高 12 週內生產力與效率?並透過量化、有架構方式,追蹤並達成目標,讓新年希望不再是空談?最後分享實務模板工具!
Thumbnail
2024/12/30
我發現,很多人在思考職涯、設定目標時,容易陷入一種傳統賽道盲點。比如,目標成為最強工程師、行銷、......。然而,在這種大眾主流賽道中,要出頭何其困難。 我的省思是,與其競爭早已擠滿人的主流賽道,不如發掘自己的不平等優勢,並在利基賽道上盡量往前衝,這恐怕才是在職涯、專業領域突出的高勝率策略。
Thumbnail
2024/12/30
我發現,很多人在思考職涯、設定目標時,容易陷入一種傳統賽道盲點。比如,目標成為最強工程師、行銷、......。然而,在這種大眾主流賽道中,要出頭何其困難。 我的省思是,與其競爭早已擠滿人的主流賽道,不如發掘自己的不平等優勢,並在利基賽道上盡量往前衝,這恐怕才是在職涯、專業領域突出的高勝率策略。
Thumbnail
2024/10/28
真正的行情轉折何時到來?股市還能再創高嗎?如何在合理的時間點,調整配置,讓獲利入袋為安? 分享愛榭克的《景氣循環投資》中的「七大轉折指標」。 以下會解釋,為何務必掌握市場轉折?七大轉折指標如何觀察與使用?目前市場情況?我也利用M平方工具,幫大家畫出七大轉折指標儀表板,點擊收藏,即可幫助持續追蹤!
Thumbnail
2024/10/28
真正的行情轉折何時到來?股市還能再創高嗎?如何在合理的時間點,調整配置,讓獲利入袋為安? 分享愛榭克的《景氣循環投資》中的「七大轉折指標」。 以下會解釋,為何務必掌握市場轉折?七大轉折指標如何觀察與使用?目前市場情況?我也利用M平方工具,幫大家畫出七大轉折指標儀表板,點擊收藏,即可幫助持續追蹤!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身為新手媽媽,育兒生活讓你無法逛街?別擔心!本文精選多款網購必備母嬰用品,包含寶寶粥、尿布、玩具、童書、衣物和育成椅,並分享實用的省錢購物技巧,讓你輕鬆購得好物,享受聰明網購樂趣。另有蝦皮雙11購物節與分潤計畫介紹,幫助你省荷包,開創斜槓收入。
Thumbnail
身為新手媽媽,育兒生活讓你無法逛街?別擔心!本文精選多款網購必備母嬰用品,包含寶寶粥、尿布、玩具、童書、衣物和育成椅,並分享實用的省錢購物技巧,讓你輕鬆購得好物,享受聰明網購樂趣。另有蝦皮雙11購物節與分潤計畫介紹,幫助你省荷包,開創斜槓收入。
Thumbnail
本文開箱介紹 Fjällräven Räven Anorak 機能外套,分享其 G-1000® Lite 布料的特性、絕佳機能性、透氣性及簡潔設計。並提供蝦皮雙11購物攻略與介紹蝦皮分潤計畫,讓內容創作者也能透過分享好物賺取被動收入,為迎接寒冬做好裝備與荷包的雙重準備!
Thumbnail
本文開箱介紹 Fjällräven Räven Anorak 機能外套,分享其 G-1000® Lite 布料的特性、絕佳機能性、透氣性及簡潔設計。並提供蝦皮雙11購物攻略與介紹蝦皮分潤計畫,讓內容創作者也能透過分享好物賺取被動收入,為迎接寒冬做好裝備與荷包的雙重準備!
Thumbnail
第七屆 Enginearing 組船長是顧職創辦人 Bryan,本次月會分享「技術力:如何有效學習一項技術」介紹了將技術學得更扎實的技巧,適合有明確學習方向的人。 去年有個相似的主題:「軟體工程師的技能養成」,從整個職涯的角度看學習新技能,適合對職涯迷茫、連該學甚麼都不曉得的人,歡迎大家搭配使用!
Thumbnail
第七屆 Enginearing 組船長是顧職創辦人 Bryan,本次月會分享「技術力:如何有效學習一項技術」介紹了將技術學得更扎實的技巧,適合有明確學習方向的人。 去年有個相似的主題:「軟體工程師的技能養成」,從整個職涯的角度看學習新技能,適合對職涯迷茫、連該學甚麼都不曉得的人,歡迎大家搭配使用!
Thumbnail
曼陀號最幸福的就是,有機會可以去其他組交流,很感謝Engineer組給予這樣的機會,竟然成為PM中1/4的幸運兒,總結來說,除了船長Jalex公司漸強實驗室的模式十分特別,也藉由這個月會提醒我,擁有產品思維只是基本,PM需要在團隊中需要擁有哪些優勢是我接下來的課題,畢竟工程師都強成這樣了,沒理由PM
Thumbnail
曼陀號最幸福的就是,有機會可以去其他組交流,很感謝Engineer組給予這樣的機會,竟然成為PM中1/4的幸運兒,總結來說,除了船長Jalex公司漸強實驗室的模式十分特別,也藉由這個月會提醒我,擁有產品思維只是基本,PM需要在團隊中需要擁有哪些優勢是我接下來的課題,畢竟工程師都強成這樣了,沒理由PM
Thumbnail
不知不覺第六屆曼陀號也已經進入了尾聲,想來分享在PM組的takeaway 首先大大感謝船長Samuel,身為Hahow的Product Director,再加上擁有工程背景,規劃出來的月會每一堂都根據大家實際遇到的問題回覆,腦袋裝著滿滿的乾貨,心情也隨著他的幽默嘴角上揚,因為內容太豐富,所以以下我
Thumbnail
不知不覺第六屆曼陀號也已經進入了尾聲,想來分享在PM組的takeaway 首先大大感謝船長Samuel,身為Hahow的Product Director,再加上擁有工程背景,規劃出來的月會每一堂都根據大家實際遇到的問題回覆,腦袋裝著滿滿的乾貨,心情也隨著他的幽默嘴角上揚,因為內容太豐富,所以以下我
Thumbnail
我們身處在進步速度飛快的科技業,在職涯中不斷學習已經是必備的技能了,這次分享由漸強實驗室的Backend Lead Chris和Staff Software Enginee Jalex主講,分享的內容很精彩充實,我把兩位講者的分享跟月會前導讀的內容混合,分成了三個主軸: 為甚麼學?學什麼?怎麼學?
Thumbnail
我們身處在進步速度飛快的科技業,在職涯中不斷學習已經是必備的技能了,這次分享由漸強實驗室的Backend Lead Chris和Staff Software Enginee Jalex主講,分享的內容很精彩充實,我把兩位講者的分享跟月會前導讀的內容混合,分成了三個主軸: 為甚麼學?學什麼?怎麼學?
Thumbnail
第三次月會來了!這個月的主題是「工程師的溝通秘訣」 很多人認為,當工程師只要跟電腦對話就好,在轉職之前我也這麼認為的,尤其是以前在服務業工作,從早到晚跟客戶對談、處理他們各種疑難雜症和情緒的過程,實在太容易讓我感到心累了,倒不如整天跟電腦對話,對錯很明顯,也不用顧及雙方情緒,肯定比處理客訴簡單
Thumbnail
第三次月會來了!這個月的主題是「工程師的溝通秘訣」 很多人認為,當工程師只要跟電腦對話就好,在轉職之前我也這麼認為的,尤其是以前在服務業工作,從早到晚跟客戶對談、處理他們各種疑難雜症和情緒的過程,實在太容易讓我感到心累了,倒不如整天跟電腦對話,對錯很明顯,也不用顧及雙方情緒,肯定比處理客訴簡單
Thumbnail
剛開始學前端都是跟著六角的課程進度走,雖然知道自己不會的技術很多,但至少有明確的學習目標,也會定期產出結果,當時的焦慮來源只覺得時間總是不夠,殊不知真正踏入實務工作後,除了焦慮時間不夠之外,甚至還有點迷失了方向。 轉職後的公司僅一人前端,我沒有 mentor 帶領,也找不到可以效仿學習的 Ro
Thumbnail
剛開始學前端都是跟著六角的課程進度走,雖然知道自己不會的技術很多,但至少有明確的學習目標,也會定期產出結果,當時的焦慮來源只覺得時間總是不夠,殊不知真正踏入實務工作後,除了焦慮時間不夠之外,甚至還有點迷失了方向。 轉職後的公司僅一人前端,我沒有 mentor 帶領,也找不到可以效仿學習的 Ro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