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中間誰是有智慧有見識的呢?他就當在智慧的溫柔上顯出他的善行來。你們心裡若懷著苦毒的嫉妒和分爭,就不可自誇,也不可說謊話抵擋真道。
這樣的智慧不是從上頭來的,乃是屬地的,屬情慾的,屬鬼魔的。在何處有嫉妒、分爭,就在何處有擾亂和各樣的壞事。
惟獨從上頭來的智慧,先是清潔,後是和平,溫良柔順,滿有憐憫,多結善果,沒有偏見,沒有假冒。並且使人和平的,是用和平所栽種的義果。--《雅各書》 3:13-18 人們在尋求智慧時,往往首先想到知識的累積、經驗的豐富,或論證的犀利。然而,《雅各書》却提醒我們:真正的智慧,不在於言語的華美,也不在於自我標榜,而在於生命的溫柔與善行——「在智慧的溫柔上顯出他的善行來。」這一句話,使人不由得反思自己的心:究竟追求智慧,是為了建立自己,抑或是為了成全他人? 經文揭示一個深切的屬靈提醒:人心若隱藏著苦毒嫉妒與自我鬥爭,即便口裡仍然談論真道,其實已經偏離真理的方向。那樣的智慧,是屬地的、屬情慾的,甚至落入黑暗的操縱。
因為嫉妒之處,必將伴隨擾亂;分爭之地,也必生出各樣敗壞。這是靈性之路最容易忽略的陷阱:以為自己正在為真理爭辯,實則已在爭辯之中耗損了心靈的純淨;以為自己正在捍衛神的義,卻不知在忿怒與比較中早已遠離義的本質。 然而,從上頭來的智慧,卻以另一種面貌臨到人間。它不是喧囂的,也不是急躁的;而是清潔、和平、溫良、柔順。它滿有憐憫,能結出善果;它沒有偏見,沒有假冒,不需以外在的姿態說服旁人,卻能以內心的正直與仁慈,使人看見神的光。 這樣的智慧,並非力量的減弱,而是力量的正向安置;不是放棄立場,而是以和平的靈維護真理;不是不敢面對衝突,而是在面對衝突時,讓神的義更深地栽種在心田之中。
雅各說:「使人和平的,是用和平所栽種的義果。」亦即,義不是在紛擾中生長,而是在和平的土壤裡扎根。真正的智慧,不是勝過他人,而是勝過自己;不是在爭鬧中證明什麼,而是在靜默中站立得住。 在現今這個世代,資訊繁雜,觀點紛歧,人心容易急切地尋求「對」「錯」,卻忽略了智慧的源頭究竟從何而來?若心中不潔,智慧便成為利器;若心中柔和,智慧就成為祝福。
信徒所當追求的,不是喧囂中的優勢,而是從上頭來的清潔與和平,使自己的生命,能在平常的行為與態度中,呈現出神的善與美。 願我們學習在作各樣決定時,先靜下來問一句:這是從上頭來的智慧嗎?願主的光潔淨我們的心,使我們行在和平之路上,多結善果,叫人看見天父真實的臨在。
甚願義果在我們裡面生長,使我們在紛亂之中,仍能以溫柔為記號,以清潔為本質,以和平為方向。




















